[金融业] [2023-11-16]
短期来看,疫情的扰动刚刚过去,经济环境的复苏短期仍承压,但经济复苏大方向是明朗的。银行作为典型的顺周期板块,其市场表现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我们之所以称银行股“静水流深”,在于其相较于其他板块 ①价值长期低估;②业绩波动较低;③除资本利得外,能给投资者贡献较高股息;④优质银行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3-11-16]
2023 年以来地产债市场信用风险反复,而 10 月混合制房企的舆情进一步扰动市场。本周万科股东支持落地使得市场吃下“定心丸”。展望未来,对于未出险 房企而言,行业基本面逐步改善,信用风险正在逐步出清;对于舆情环绕的房企而言,其“燃眉之急”更需依靠股东支持,特别是地方政府股东的支持。无论是承接相对低质项目改善企业现金流,还是市场化购入债券提升市场信心,均可抽丝剥茧地切实改善房企信用资质,从而实现债务风险的化解。总而言之,地产风险的至暗时刻已过,虽然从“资质修复”到“行业康复”仍需时间,但对于秃鹫投资者而言,当前存在显著价差的地产债已显露参与价值。
[金融业] [2023-11-16]
衍生品是以挂钩资产价格为基础,包含不同收益形态的金融合约,美国衍生品规模全球领先。1)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合约,以利率、汇率、 商品、信用以及股票价格为基础,包含期货、远期、期权及互换等产品类别。衍生品交易业务是指由衍生品交易商充当交易对手方与交易者新开或买卖衍生品合约。2)在美国,衍生品交易多在场外开展,2022 年底,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占全部衍生品的 95%。同期,美国衍生品名义本金 191 万亿美元,占全球衍生品市场的 27%,全球领先。
[房地产业,金融业] [2023-11-15]
金融监管规则方面,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大方向上要继续推动注册制,同时要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第一,注册制改革是对市场化大方向的坚持,在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的过程中,也要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第二,监管规则继续完善融资端政策同时,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目的是提高境内机构自身的定价能力和投资收益率,推动中国二级市场的行稳致远。第三,对于重点领域如高频交易等继续加强研判跟踪,完善监管举措并且。加强监管科技建设,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市场资金杠杆水平和企业债务风险的综合监测,努力做到对各种违法行为和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金融业] [2023-11-15]
2023Q3 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 100 机构数据公布,受基金净值下跌影响,前 100 强销售机构权益基金规模保有一定幅度下降,分机构看,ETF 带动券商保有量继续增长,银行主导地位持续下降。
[金融业] [2023-11-15]
保险板块全年领涨33%,全年长端利率底部震荡但负债端业务景气度和政策端占优(类似2019年),复盘历史看保险超额收益来自利率上行和负债或政策端超预期。领涨个股中国太保受益NBV增速领先、新华保险受益资产端弹性和估值。券商板块下半年超额收益16%,受益市场预期“政策底”+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催化,头部和成长型中小券商较好,金融信息服务标的弹性突出,多元金融板块江苏金租、南华期货、中油资本具备较强的α弹性。
[金融业] [2023-11-15]
[金融业] [2023-11-15]
2023 年 11 月 8 日至 10 日,2023 金融街论坛年会于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年会上分别做主题演讲。
[金融业] [2023-11-13]
[金融业] [2023-11-09]
美联储 11 月议息会议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讲话未有更多鹰派信息,总体基调保持谨慎,市场解读中性偏鸽。我们预计美联储 12 月不加息的概率较大,首次降息时点或在明年年中前后。美国财政部四季度发债计划较三季度增加速度放缓对美债有阶段性利多,但附息国债发行规模继续增加,供给端仍难趋势性利多美债,建议关注 10 年期美债拍卖情况。短期来看,预计美元指数仍将高位震荡,美债利率或将高位偏弱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