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4-03-28]
2023 年全年,中国为对接 CPTPP 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所出台的相关 政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伴随这一趋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明显增强,企业的研发货币化潜力有所增加。我们在《2024 年海外&可转债年度策略:服务当“立”》中提到,在服务经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有 9 种范式涵盖的行业/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大。其中,范式 5 是关于研发占比较高的制造/服务企业,即企业通过研发,形成专利等无形资产,然后将其货币化。
[金融业] [2024-03-26]
2023年是中国信托行业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伴随着新三分类的落地,信托行业正式在非标产品的创设和发行方面划上了休止符,信托公司也将在未来三年不断从类信贷的定位中抽身,真正实现回归本源目标。从整个大金融历史周期看,任何一个金融赛道的变革都无法跳出实体经济转型的方向,当中国经济的驱动力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产业链走向高科技与先进制造后,信托的非标使命自然步入历史的终结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
[金融业] [2024-03-26]
“资金沉淀空转”是指由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和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之间存在改革时滞错位,存贷款市场利差扩大,导致资金在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空转,从金融体系“流出”的 金融资源又通过各种结构化金融产品“流回”金融体系,而没有形成资本开支,或并非资金出于规避金融监管的目的留存于金融体系,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利用负债刚性和资产风险错配进行制度套利。
[金融业] [2024-03-26]
2024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 3.3%,较 2023 年增速下移 3.4 个百分点,或体现出财政已经计入名义经济增长偏低对收入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预计增速有明显的下调,主要源于名义 GDP 增速的偏弱。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速和名义 GDP 呈现 2 倍弹性关系,主要是源于企业利润对价格的弹性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属性,但这二者均系于平减指数的大小。考虑到平减指数未来的不确定性,本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的下调是较为审慎和务实的。
[综合,金融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3-26]
我们预计,2 月宏观数据延续偏弱态势。1 月信贷社融超预期,2 月预计会回归平滑状态。生产、消费继续走弱,外需支持有限,CPI、PPI 仍在偏低水平。具体来看,我们预计 1-2 月工增同比 4.0%,1-2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4.8%,1-2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2.7%,2 月 CPI 同 比 0.3%,2 月 PPI 同比-2.7%。我们预计 1-2 月出口金额同比 2.0%,进口金额同比 0.3%。我们预计 2 月新增信贷 1.5 万亿,新增社融 2.3 万亿,M2 同比 9.5%。总体数据对债市胜率仍有支持。
[金融业] [2024-03-22]
截至 2024 年 2 月 23 日,昆明市共有 26 家发债平台,主要包括:地级市平台 16 家、区县级平台 3 家,国家级园区 7 家。昆明,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的发挥重要的支点作用,构建内外联动、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一区两港三平台四走廊”的开放新格局。昆明的经济实力整体位于省内第一,2023 年昆明市 GDP 为 7864.76 亿元,GDP 增速小幅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和国内宏观大环境一致的是,昆明市土地出让金近几年来大幅度下降,影响了其对债务的覆盖能力。
[金融业] [2024-03-22]
个人养老金将步入全面推广期,试点产品规模合计达 2179 亿元。1)政策如期推进:2024 年 1 月,人社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推进制度全面实施。2)运营情况良好,产品货架进一步丰富:截至 3 月 1 日,养老试点产品资产规模合计达 2179 亿元。
[金融业] [2024-03-21]
截至 2024 年 3 月 1 日,已披露 2023 年经济财政债务数据的发债地市数量超过 240 个,本文对其进行盘点。2023 年各地市 GDP 增速均为正,经济大省挑大梁。江苏、福建、山东、浙江、广东和河北整体经济实力较强,GDP 总量超过 3000 亿元的地市比例均超过 50%。从 GDP 增速来看,有 94 个地市增速在 6.0%(含)以上,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共有 12 个地市 GDP 增速在 7.0%以上,数量占全国的 36%。
[金融业] [2024-03-21]
从存量产业债的增信机制来看,CRM(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成为了当下为产业主体提供增信的较优机制,因为CRM 能够在发行人发生违约、破产事件时,由目前资质均较好的CRM 创设机构(例如中债增信、中大型银行)作为新的偿债来源保障,相当于为信用债“买保险”,对于产业债违约风险的对冲更为直接。相比担保增信,虽然从规模上看担保增信更为主流——产业债担保增信的绝对规模较大,但城投债相比产业债使用担保增信的比例明显更高一些。且从担保方为专业担保公司(比关联担保效力要强)的比例来看,同样是城投债明显高于产业债。而在 CRM 增信方面,产业债使用 CRMW(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增信的债券规模比例和城投债较为相当,债券规模占比均在 0.5%左右。
[金融业] [2024-03-21]
持续低利率环境,叠加存量非标高收益资产集中到期,险资再配置收益率显著承压。以十年期国债为代表的长端利率中枢水平整体下行,从疫情前 3.0%中枢震荡下行至当前 2.3%附近。IFRS9 下,原 AFS 科目被取消,虽然 FVOCI 权益工具可以平抑短期股票公允价值波动对利润表的冲击,但无法兑现标的资产持续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公司面临利润成长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对于负债成本较低的大型险企,高股息资产的相对优势逐步显现。但对于负债成本较高的中小险企,配置高股息掣肘来自股息策略或难以满足绝对收益率考核和“非交易性”实务判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