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61.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作用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微生物是食品发酵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早期应用,并深入分析了食品新技术和微生物防止方面的应用,为提高食品发酵中微生物活力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发酵;微生物;菌落
-
18462.南宁一高校禁止外卖和打包食品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2016年12月12日,一张名为"禁止校园食品打包外卖"的通知在网上热传。通知称,自12月1日起,广西南宁学院校园内禁止任何食品的外卖派送,校园内食堂及其他店铺禁止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盒打包饭菜汤等食物。通知还称,自12月4日起,每发现违反规定一次,会对该商户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该校学生表示,因为这个规定,食堂变得拥挤不堪,许多同学为了避开食堂人流,只好买泡面或面包在宿舍里吃。
关键词:餐盒;违反规定;一次性餐具;就餐环境;吃饭问题;环境恶化;良好生活习惯;社会舆论;环境卫生;生因;
-
18463.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为了使人们吃到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快速检测技术作为测定食品安全与否的一种新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将具体探讨这一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应用
-
18464.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保障春节欢乐祥和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关键词:临港经济;环卫工人;宗国;区委书记;郑会;常务副区长;新港路;食品供应;政协主席;副主任;
-
18465.“严”出食品安全感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日前《农民日报》刊发了一条消息:据2016年年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展开的一项消费调查显示,与2015年同期数据相比,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感一年提升了6.8%。这的确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据统计,食品安全已连续5年位居中国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之首。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尤其是相对
关键词:食品;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感;食品安全监管;
-
1846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紫外吸收剂(UVA)能吸收波长范围290nm~400nm的紫外线,可有效抑制或减缓由于光氧化作用导致的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已成为塑料、纤维、涂料及粘合剂等高分子材料产品的重要添加组分。根据其化学结构,UVA被分为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水杨酸酯类、三嗪类和取代丙烯腈类等。其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型光稳定剂在食品包装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尽管紫外吸收剂的使用可有效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耐用性,但材料中的UVA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迁移溶出的隐患,尤其是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可能直接导致其在食品中的迁移扩散,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因此,很多国家及地区都将食品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的允许残留量和迁移量纳入了法规。本论文着眼于当前食品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的添加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分析方法。该研究的成果对加快食品接触材料中紫外吸收剂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建设和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经过认真调研分析,综合考虑了紫外吸收剂的种类及使用频率,选取了UV-P、UV-234等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作为研究对象;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简便、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用于结构、性质相近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检测分析;在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高效、快速的超声辅助萃取技术。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紫外吸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选择萃取溶剂并考察萃取剂的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超声萃取条件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目标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前处理条件:以5m L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4:1)为提取剂,在20℃下超声萃取10min。2.通过选择及优化流动相、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流速和检测波长等色谱条件,建立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HPLC-DAD分析法。试验结果表明,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0min,95%甲醇+5%乙腈,流速为0.7m L/min;8.0min,95%甲醇+5%水,流速为0.7m L/min;11.0min,100%甲醇,流速为1m L/min;12min后,100%甲醇,流速为2m L/min至分析完成。8种目标分析物在22min内获得满意分离,在340nm波长下进行测定。3.本文所建立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紫外吸收剂的分析方法,UV-P、UV-360及其他6种目标分析物分别在0.02~10mg/L、0.2~10mg/L及0.1~10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074~0.1250mg/L。3种不同添加水平下的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3.72%~114.33%,相对标准偏差≤5.04%(n=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的残留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紫外吸收剂;高效液相色谱;超声辅助萃取;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
18467.社会共治 护百姓“吃得安全”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关键词:投诉举报;食药监;药监局;市民投诉;现场检查;行政执法;不合格;市食;震慑作用;良说;
-
18468.基于熵权理论的食品安全预警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本文采取科学的定量的方法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指标,设计食品安全的预警模型,对企业的食品安全进行科学地预测与评价,得出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新常态"下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从物流流程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角度分析,并通过对物流管理各环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调查,确定"新常态"背景下对食品安全的预警评定,食品安全的预警评定就是从原材料的采集到食品销售以及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等一系列环节下构建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现有的不足,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食品供应链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分析,提高食品安全预警的可靠性,减少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新常态;食品安全预警;可持续发展
-
18469.实时定量荧光PCR快速鉴定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荧光PCR法(real-time PCR)快速鉴定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方法选取2016年国家食品风险监测样本134例与模拟灭活LM样本10例,采用GB/T4789.30-2010与real-time PCR方法同步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果共检测食品134份,包括肉制品、水产品、快餐和即食食品等。共检出8株LM,检出率为5.97%。以GB/T4789.30-2010为金标准判断,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样本中LM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达到100%。模拟灭活LM样本real-time PCR方法检出率为100%,标准法检出率为0%。结论本方法可以简化实验程序,减少工作量,节约检测试剂,为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尽早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实时定量荧光PCR;食品
-
18470.高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食品制造业] [2017-01-10]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帮助同学能顺利通过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同时也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主要从实验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的形式以及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