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增压式真空预压在铁路站场地基处理的优化设计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增压式真空预压能弥补常规真空预压时间长、长期效果差等缺点,基于该方法的加固机理,利用PLAXIS平面有限元进行设计参数优化研究,优化参数包括排水板板长、板间距、板型、增压强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预压前期,渗透系数对沉降量的影响较显著,而预压后期则排水板的尺寸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对于工期和工后沉降都比较严格的工程,尽可能使排水板长度大于压缩层厚度,选取大尺寸、高渗透性排水板、间距取1.0 m,并尽可能增加增压装置的功率.
关键词:增压式真空预压;软土地基;优化设计;PLAXIS
-
1972.磨耗状态下机车车轮与曲线钢轨的接触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现场实测SS4型机车JM3磨耗型车轮踏面和干线铁路曲线段不同位置的钢轨型面.选取典型轮轨型面,建立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Marc计算两种车轮在不同位置处与钢轨的接触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段曲线上不同曲率钢轨的磨耗量和磨耗区域有较大差异;在相同外载荷条件下,与标准车轮相比,磨耗车轮与实测钢轨的接触斑面积较大,轮轨型面匹配较好,接触状况得到改善;针对线路上大量磨耗状态车轮,曲线钢轨型面应以磨耗状态车轮型面为参考对象进行设计,而不是标准车轮型面.
关键词:轮轨关系;曲线钢轨;型面配合;磨耗;弹塑性;有限元
-
1973.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铁路站场遍历算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所在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卫星定位技术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已经逐渐应用到列车定位技术中,在对列车进行定位时需要对定位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车站的定位数据可靠性验证工作建立在对车站站场进行多次遍历获得定位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列车在站场内遍历能够对现场很难实现的遍历情况进行重复测试.本文对铁路站场与有向图的相似性进行研究,建立基于铁路站场结构的拓扑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站场实际遍历的情况与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思路,提出一种基于链表数据结构的连续遍历站场的算法.结合实际站场图进行遍历算法仿真,较好地实现了连续遍历并获取较高的遍历效率.
关键词:站场遍历;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
1974.高速铁路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带刚臂的梁单元模拟桥梁,用非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并采用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塔-索-轨-梁-墩-桩的斜拉桥整体空间有限元模型.以沪昆高速铁路某(32+80+112)m槽型截面单塔斜拉桥为例,对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传递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纵向力对斜拉索和塔墩影响;探讨桥梁截面形式、线路纵向阻力模型、斜拉桥约束方式、主梁和拉索温度变化、风压以及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位置等设计参数对纵向力影响;提出相关取值建议.
关键词:铁道工程;铁路桥梁;斜拉桥;无缝线路;纵向力
-
1975.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体制与关键技术综述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为高速列车旅客提供稳定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服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比较国内外现有的几种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方案,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阐述在高速铁路特殊场景下公众宽带通信接入网络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多普勒频移、多径效应、穿透损耗和快速切换等;最后探讨认知无线电、压缩感知、OFDM、MIMO和RoF等技术在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网络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
1976.非稀疏欠定盲分离及其在语音分离中的应用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的贝叶斯非稀疏盲源分离算法.用广义高斯分布(GGD)来拟合源信号的分布,通过MCMC抽样得到GGD参数和隐变量的估计,并由此得到源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MSE),解决了GGD参数估计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鲁棒性差的问题.根据语音信号的局部平稳性,提出基于非稀疏度评判准则的盲分离算法,用MCMC方法分离非稀疏区的语音信号,进一步提高了语音信号分离精度.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方法改善了非稀疏信号和语音信号的分离效果,而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欠定盲分离;贝叶斯方法;非稀疏度评判准则
-
1977.简谐激励下轮轨非稳态滚动接触的蠕滑力特性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轮轨非稳态滚动接触是指接触斑内的质点在滚动接触过程中,接触斑的外形和其他参数产生快速变化的过程,这时运动波长L与接触斑纵轴半径a处于同一数量级.本文使用Kalker三维滚动接触理论计算轮轨蠕滑率、法向力、钢轨轨面接触几何简谐激励时的非稳态蠕滑力,并与由稳态滚动接触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在小蠕滑状态下,非稳态滚动接触的蠕滑力随L/a(简称波长比)的增长而产生明显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在蠕滑率和钢轨轨面接触几何简谐激励时,非稳态蠕滑力的变化规律可用波长比L/a的传递函数描述,而法向力情况却不能.对于短波渡磨等非稳态滚动接触行为,应使用非稳态滚动接触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轮轨接触;非稳态;蠕滑力;传递函数
-
1978.三种AT供电模式的比较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高速铁路一般使用AT供电方式.本文介绍3种AT供电模式:并从牵引变压器容量、牵引网输送容量和钢轨电位3方面对这3种供电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式下的钢轨电位最大值较其他两种模式稍高,而对接触网的载流能力需求低于其他两种模式.法国模式对牵引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容量要求较高,且需要中间抽头;日本模式居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AT供电模式;变压器容量;牵引网输送容量;钢轨电位
-
1979.无砟轨道高低和方向不平顺计算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在无砟轨道精调阶段,轨道静态平顺性控制指标是评判轨道几何形位是否满足验收标准的主要依据.本文针对目前该指标中高低和方向不平顺计算方法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精调中使用不便的现状,提出利用轨道高程和平面绝对偏差值来对其进行计算的方法;并通过与用三维坐标计算精确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应用该方法编制无砟轨道精调软件,对其在无砟轨道精调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反映出调后模拟值、调前实测值和调整值的本质关系,且计算简单,有利于调整值的给出.
关键词:客运专线;轨道静态平顺性;轨道几何形位;无砟轨道精调
-
1980.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安全通信协议是保证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通信安全的主要因素,其性质和最终实现正确的形式化验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通信协议规范中的一些未强制规定的要求明确化,选择分层赋时有色Petri网(CPN)对修改后的安全通信协议进行研究,综合安全层、信道与应用层模型提出无线通信系统模型的分层结构,通过改变信道与应用层模型的参数,分析修改的安全通信协议中安全连接建立的时间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信道丢包率为0.1、0.05、0.01的情况下,修改的安全通信协议安全连接建立时间特性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关键词:安全通信协议;ETCS;EURORADIO;有色Petri网;形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