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构架侧梁焊接顺序与方向优化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构架是机车车辆的重要承载部件,控制其侧梁的焊接残余变形至关重要.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APDL语言对侧梁进行焊接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并对侧梁进行现场跟踪测量.其焊接变形仿真计算结果与测量值基本吻合,误差在7%之内.以此仿真模型为基础,以焊接弯曲变形为目标函数,采用多层优化计算,对焊接顺序和方向进行数值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与现用方案相比,可使弯曲变形量降低34%左右.通过数值仿真优化所得的焊接方案可为焊接变形的控制、焊接工艺设计的选择和预留变形量的确定等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侧梁;数值仿真;测量;焊接顺序及方向;优化分析;焊接残余变形
-
1972.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回购调价模型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研究基于风险分担的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决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基价调整问题.首先在系统地识别、分析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价款的关键风险因素后,进行风险分担,得到BT主办方承担的关键风险因素,然后在剖析BT主办方承担的7种关键风险因素对回购基价的影响机理后,构建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回购基价调整模型,最后以案例证明影响回购基价的机理和因素.
关键词:BT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分担;回购基价调整模型
-
1973.变摩擦系数条件下的轮轨滚动接触特性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mixed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建立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在轮轨间使用与滑动速度相关的变摩擦系数定义切向接触属性,改变轮对角速度定义轮轨接触不同工况.在轮轨蠕滑工况下,通过对比取常系数摩擦系数和变摩擦系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变摩擦系数对轮轨滚动接触最大接触应力和接触斑面积影响较小;但是对轮轨接触斑内最大Mises应力、最大纵向切应力、最大横向切应力和蠕滑力影响较大,特别是对最大纵向切应力和蠕滑力影响幅度近20%;对轮轨滚动接触蠕滑力矢量分布的影响也应值得注意.不同工况时轮轨蠕滑率不同,变摩擦系数条件下的轮轨蠕滑力和剪切应力随蠕滑率增大而增大,当轮轨间出现完全滑动时,轮轨蠕滑力达到极限.
关键词:变摩擦系数;轮轨滚动接触;mixedLagrangian/Eulerian方法;黏着蠕滑
-
197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LS-SVM铁路货运量预测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为提高对铁路货运量的预测精度及建模速度,在分析货运量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LS-SVM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将货运量影响因素分为社会需求与铁路供给两方面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方面因素与货运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值,结合定性分析筛选LS-SVM输入变量,简化LS-SVM结构,再通过随机权重粒子群(SIWPSO)算法优化选择LS-SVM模型参数.通过对我国1980~2009年铁路货运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铁路货运量;预测;灰色关联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1975.基于RM的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分析轨道车辆网络通信系统特点,提出适用于轨道车辆网络系统的静态调度RM(Rate Monotonic)机制;然后通过分析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特点,提出适用于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周期选取方法;最后结合网络性能设计和控制性能设计,提出不同性能要求下,基于静态调度机制的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本文研究为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RM;轨道车辆;网络性能;控制性能;优化设计
-
1976.一种基于模型的形式化测试序列自动生成方法及在ETCS-2中的应用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随着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对列控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形式化测试案例和测试序列生成方法,并应用于ETCS-2级系统的测试中.首先提出有色Petri网(CPN)的建模规则,保证CPN模型适应测试生成的要求;然后,提出一种自动化的测试生成方法,包括测试案例自动生成算法和测试序列搜索算法.为提高整个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测试生成与测试执行的无缝结合,整个测试生成方法的输出是XML格式文件集.最后,以ETCS-2系统的车载子系统为例,运用CPN Tools工具完成建模,实现相应的算法,实现测试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CPN的测试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并且生成的测试案例集能够覆盖CPN模型反映的所有ETCS-2系统需求规范信息.
关键词:ETCS-2;有色Petri网;测试生成;形式化方法
-
1977.基于改进PCNN模型的车辆阴影消除方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消除车辆阴影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是车辆自动监控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阴影具有方向和大小不确定性的特点,充分利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优良的图像分割能力,结合阴影属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运动车辆阴影消除方法.此方法无需建立道路背景模型与车辆阴影模型,在消除车辆阴影的同时能较好地保留车牌、车窗以及车标等车体的重要信息,为车体定位、特征提取等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大量现场图像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消除车辆阴影的有效性,可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环境中车辆阴影的消除.
关键词:图像分割;阴影消除;改进PCNN模型;彩色直方图;运动车辆
-
1978.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乘客疏散能力及服务水平是地铁车站设计与站内客流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安全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M/G/c/c网络排队模型适用于各种空间内行人运动过程分析及相应指标的计算.本文在乘客运动特性分析基础上,结合车站空间结构特征,构建基于M/G/c/c的地铁车站楼梯与通道乘客疏散能力瓶颈分析模型.以北京地铁2号线与4号线的西直门换乘站为例开展研究,计算分析该站在乘客到达率发生变化时楼梯、通道的疏散能力瓶颈点,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地铁车站;疏散能力;M/G/c/c;模型;瓶颈分析
-
1979.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横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论证列车脱轨力学机理是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横向振动丧失稳定.基于系统运动稳定性能量增量分析方法,提出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横向振动稳定性分析的能量增量判别准则:当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横向振动极限抗力做功增量大于系统横向振动最大输入能量增量时,横向振动状态稳定;反之,系统横向振动状态不稳定;二者相等时,横向振动状态处于失稳临界状态.基于上述准则,提出系统横向振动失稳临界车速与容许极限车速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证明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上述方法得到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列车失稳临界车速为607.5 km/h,容许极限车速为486 km/h,证明我国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度较高.
关键词:列车脱轨;稳定性;临界车速;容许车速;高速铁路
-
1980.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对车轮材料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碳含量增加车轮钢硬度增加,耐磨性增强导致磨损量降低;车轮硬度增加导致对摩擦副钢轨试样磨损量增加,且轮轨试样总磨损量呈现增加趋势;车轮与钢轨试样两者损伤形态存在一定差异;碳含量为0.64%时车轮钢容易发生小块剥落损伤,而0.5%含碳量时容易发生大块状的剥落;钢轨试样主要表现为表面剥层损伤.
关键词:车轮钢;碳含量;摩擦磨损;磨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