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87 篇 当前为第 198 页 共 219

所属行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971.高速铁路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带刚臂的梁单元模拟桥梁,用非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并采用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塔-索-轨-梁-墩-桩的斜拉桥整体空间有限元模型.以沪昆高速铁路某(32+80+112)m槽型截面单塔斜拉桥为例,对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传递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纵向力对斜拉索和塔墩影响;探讨桥梁截面形式、线路纵向阻力模型、斜拉桥约束方式、主梁和拉索温度变化、风压以及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位置等设计参数对纵向力影响;提出相关取值建议.
    关键词:铁道工程;铁路桥梁;斜拉桥;无缝线路;纵向力
  • 1972.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体制与关键技术综述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为高速列车旅客提供稳定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服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比较国内外现有的几种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方案,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阐述在高速铁路特殊场景下公众宽带通信接入网络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多普勒频移、多径效应、穿透损耗和快速切换等;最后探讨认知无线电、压缩感知、OFDM、MIMO和RoF等技术在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网络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 1973.简谐激励下轮轨非稳态滚动接触的蠕滑力特性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轮轨非稳态滚动接触是指接触斑内的质点在滚动接触过程中,接触斑的外形和其他参数产生快速变化的过程,这时运动波长L与接触斑纵轴半径a处于同一数量级.本文使用Kalker三维滚动接触理论计算轮轨蠕滑率、法向力、钢轨轨面接触几何简谐激励时的非稳态蠕滑力,并与由稳态滚动接触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在小蠕滑状态下,非稳态滚动接触的蠕滑力随L/a(简称波长比)的增长而产生明显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在蠕滑率和钢轨轨面接触几何简谐激励时,非稳态蠕滑力的变化规律可用波长比L/a的传递函数描述,而法向力情况却不能.对于短波渡磨等非稳态滚动接触行为,应使用非稳态滚动接触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轮轨接触;非稳态;蠕滑力;传递函数
  • 1974.非稀疏欠定盲分离及其在语音分离中的应用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的贝叶斯非稀疏盲源分离算法.用广义高斯分布(GGD)来拟合源信号的分布,通过MCMC抽样得到GGD参数和隐变量的估计,并由此得到源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MSE),解决了GGD参数估计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鲁棒性差的问题.根据语音信号的局部平稳性,提出基于非稀疏度评判准则的盲分离算法,用MCMC方法分离非稀疏区的语音信号,进一步提高了语音信号分离精度.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方法改善了非稀疏信号和语音信号的分离效果,而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欠定盲分离;贝叶斯方法;非稀疏度评判准则
  • 1975.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对加载顺序比较敏感,而传统的Miner法无法考虑载荷加载顺序.本文在损伤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及参数拟合算法,给出平均应力情况下使用此模型的扩展算式,并对铝合金焊接的对接接头、角接接头进行两级加载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模型计算误差小于10%,比传统的Miner模型有更高的精确度,说明这一模型可用于铝合金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计算.
    关键词:铝合金;焊接接头;非线性;损伤模型
  • 1976.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WINNER信道性能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在对无线信道模型和铁路电波传播环境研究基础上,提出WINNER D2a信道模型是高速铁路无线信道的合适选择,并建立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WINNER D2a信道半实物仿真平台.与传统的计算机仿真相比,半实物仿真平台具有更高的仿真性和实时性,并能在实验室对设备在高速铁路上的性能进行测试.在仿真平台上对不同移动速度、同频干扰、接收电平条件下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移动速度和同频干扰对系统性能影响非常大,而接收电平则对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最后探讨了改善系统性能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WINNER信道模型;半实物仿真
  • 1977.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列车制动力试验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列车制动力及其传递规律,在某新建高架标准跨槽形梁上进行列车制动试验,得到车体最大减速度、有效制动力及钢轨附加力.测试结果显示:钢轨制动附加力远小于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桥梁,且上部结构采用槽形梁可显著减小挠曲附加力;最大轨面制动力率为0.13,有效制动力率为0.10,轨面制动力率按现行规范取0.15偏于安全.建立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计算试验荷载下钢轨附加力,将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有效制动力率随墩顶纵向刚度增大而增大,对常用跨度简支梁,有效制动力率可从0.09~0.15范围内选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制动试验;最大制动力率;有效制动力率;纵向附加力
  • 1978.高速铁路平原场景无线信道小尺度衰落特征的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研究高速移动条件下无线信道特性是发展高铁新型通信系统的基础.本文基于标准信道探测仪Propsound在高速移动条件下平原场景的无线信道探测数据,分析此场景下的小尺度衰落特征.K因子在列车靠近接收天线时最大值为20dB,远离天线时取值为8dB~10dB;时间色散特性上,多径延时随着列车先靠近又远离接收天线而变化;区别于经典的Doppler功率谱,高速条件下无线信道在列车穿越基站的过程中呈现快速Doppler 特性,并无Doppler扩展.
    关键词:高铁无线信道;平原模型;K因子;多径时延;Doppler
  • 1979.CBTC列车安全定位中通信中断时间的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通信中断的存在会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CBTC列车安全定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列车安全间隔距离.CBTC车地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越区切换中断是导致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根据IEEE 802.11协议的越区切换流程,本文推导出越区切换中断时间与列车速度的关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定位的实现方法和移动闭塞系统中列车安全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通信中断时间与影响安全定位的因素之一——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两列列车追踪运行模型,仿真不同通信中断时间下两列车的追踪间隔距离.采用此关系表达式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仿真结果验证了通信中断时间与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的关系表达式是合理的.
    关键词:安全包络;估计的运行距离;安全间隔距离;通信中断;越区切换;802.11
  • 1980.三种AT供电模式的比较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高速铁路一般使用AT供电方式.本文介绍3种AT供电模式:并从牵引变压器容量、牵引网输送容量和钢轨电位3方面对这3种供电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式下的钢轨电位最大值较其他两种模式稍高,而对接触网的载流能力需求低于其他两种模式.法国模式对牵引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容量要求较高,且需要中间抽头;日本模式居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AT供电模式;变压器容量;牵引网输送容量;钢轨电位
首页  上一页  ...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