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新型客站随机地震响应的控制策略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高速铁路建造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客站往往以房桥合一为特征,其综合了房屋建筑和桥梁结构二者的特点,抗震与减震设计必然不同于一般结构物.本文首先建立在新型客站中设置层间隔震和混合减震控制的基本模型,并基于随机地震输入和虚拟激励法推导高效计算表达式.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层间隔震技术的减震效果和工作机理,指明层间隔震存在的缺陷.继而针对层间隔震的不足,在房桥合一客站中引入混合减震控制策略,其在层间隔震基础上通过设置连接阻尼器实现减小桥梁位移和避免梁体碰撞的目的,深入研究层间隔震与连接阻尼器的工作机理,提出混合减震策略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层间隔震与混合控制策略在房桥合一新型客站随机地震响应控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
关键词:房桥合一;层间隔震;混合控制;阻尼器;优化策略
-
1962.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算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研究轮对动力学相关问题时要考虑轮对的弹性变形,本文在传统迹线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滚动圆上的点和该点在轨道上的投影点的法向矢量确定可能接触点,形成接触迹线,根据迹线和轨道型面的垂向最小距离确定最终的接触点.利用该方法,本文建立单轮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来求解轮轨接触点,并通过刚性轮对与弹性轮对的计算结果对比,讨论轮对弹性变形对接触点位置和轮轨蠕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计算问题.
关键词:轮对弹性;迹线法;轮轨接触点;蠕滑率
-
1963.高速铁路弓网电弧试验系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高速动车组通过弓网电接触获取电能.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的提高,受轨道不平顺、接触网波动以及受电弓弓头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弓网电接触状态恶化,使得弓网电弧频繁发生,弓网电弧对接触网导线、受电弓滑板侵蚀严重,影响受流质量,制约动车组速度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弓网电弧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分析弓网滑动受流过程,研制一套弓网电弧试验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弓网柔性平直接触、滑板“Z”字形运动及垂向沉浮运动等弓网运动状态.并利用该系统对弓网接触电阻和电弧电气参数、形貌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关键词:弓网电接触;弓网电弧;接触电阻;接触网导线;受电弓滑板
-
196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岩溶注浆效果无损检测评估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以京沪高速铁路山东段岩溶区路基处理为依托,研究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和判识指标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研究确定试验段岩溶化岩体和覆盖土层探地雷达测试需求参数;确定针对具体试验点雷达频率选取.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典型溶洞和地层特征.选择典型岩溶进行现场模拟注浆试验,研究注浆前后典型岩溶雷达图像特征.在高速铁路注浆施工现场选择典型地段,结合钻孔勘查,分别应用不同频率雷达,以测线和测网方式,进行岩溶注浆效果雷达图像判识试验.综合试验和分析结果,给出岩溶注浆效果探地雷达无损检测判识特征指标表.
关键词:岩溶注浆;路基工程;无损检测;探地雷达;效果评估
-
1965.横风下高速列车通过挡风墙动力学性能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基于列车空气动力学和列车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横风下高速列车通过挡风墙的动力学性能.以运行速度为350 km/h的高速列车通过一类挡风墙为例,分析高速列车通过挡风墙的气动力和动力学响应.当高速列车进入和离开挡风墙时,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明显变差.当横风速度为9.56 m/s时,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达到2.5 m/s2;当横风速度为15.0 m/s时,列车的脱轨系数超过0.7且轮重减载率超过0.8.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类具有缓冲装置的挡风墙,使高速列车通过挡风墙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明显改善.
关键词:高速列车;横风;挡风墙;空气动力学
-
1966.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铁路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铁路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节点,在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客运站绿色等级进行科学评价是指导绿色客运站规划、建设的基础.根据绿色建筑定义,结合铁路客运站特点,提出绿色客运站及客运站绿色等级的概念;基于全生命周期原则,构建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营各阶段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可拓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客运站绿色等级物元评价模型,运用G1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对H客运站进行绿色等级评价,利用MATLAB实现评价过程中的矩阵运算.结果表明:物元模型适用于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绿色等级;评价;全生命周期;物元模型
-
1967.基于能量原理的弹性地基梁底面摩阻效应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针对Winkler地基模型不能考虑梁与地基底面摩阻效应的不足,在地基与梁底接触面上引入一系列各自独立的水平弹簧,假定弹簧反力即切向摩阻力与梁底和地基间的切向相对位移成正比,从能量角度出发,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考虑底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能量方程,并引入位移形函数进行求解,导出对称载荷条件下考虑切向摩阻力作用时地基梁位移及内力解答.最后通过地基梁计算实例分析,验证该解答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进行深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切向摩阻力沿梁长呈非线性分布,其对地基梁挠度及弯矩计算的影响较大,而对剪力的影响并不强烈.
关键词:弹性地基梁;Winkler地基模型;能量原理;切向摩阻力;位移形函数
-
1968.低速磁浮列车防侧滚吊杆运动学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针对磁浮列车位于弯道时防侧滚吊杆运动学问题,以单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基于D-H变换建立转向架正向运动学方程.结合轨道弯道线型的特征参数,分析磁浮列车通过弯道时悬浮模块的相对位姿关系,通过求解运动学模型的逆解,计算当车辆通过弯道时防侧滚吊杆的运动情况.考虑磁浮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间隙波动的问题,分析防侧滚吊杆满足解耦要求的运动学条件,最终为防侧滚吊杆的结构设计与改进提出建议,对低速磁浮列车防侧滚吊杆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速磁浮列车;防滚吊杆;转向架;解耦;D-H变换
-
1969.同步感应电磁推进中的套筒应力形变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为研究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中套筒(加速体)在强磁场环境中受力形变及其对系统加速力的影响情况,本文对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中的套筒受力进行理论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单级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建立电路-磁场-结构耦合分析模型,重点研究套筒自身结构参数对其应力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加速过程中,套筒在径向变形严重,套筒径向结构参数是影响套筒变形的主要因素.合理的选择套筒外内半径比不仅可以改变套筒的应力形变,而且有利于改进系统的加速效果.
关键词:电磁推进;结构应力;形变;有限元
-
1970.基于混合补偿的同相牵引供电系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为解决异相牵引供电方式存在的电能质量和电力机车过分相问题,将有源补偿和无源对称补偿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平衡变压器接线方式的混合式同相牵引供电系统结构.文中给出混合式同相供电的统一补偿理论、无源补偿系统的无源元件参数计算方法、有源补偿的控制策略、无源和有源补偿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以采用YNvd接线方式的平衡变压器为例,采用MATLAB软件仿真验证该系统方案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关键词:牵引供电;同相供电;电能质量控制;混合补偿;电分相;平衡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