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系统建模及能量管理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针对混合动力内燃机车,基于车辆动力性分析软件ADVISOR,建立包括6个牵引电机联合驱动模型和轴重转移模型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调车机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恒温器控制与功率跟随控制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内燃机车控制策略.在机车手柄位操纵的基础上,该控制策略可根据列车所需求的功率调节内燃发动机及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并引入电池荷电量(SOC)补偿方法,通过控制电池充放电,保证电池SOC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优区域,从而减小了燃油消耗.
关键词:混合动力内燃机车;系统建模;能量管理控制
-
2022.基于压电偏振控制器辅助POTDR的光纤弯曲半径测量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压电偏振控制器辅助POTDR(PPC-assisted POTDR)测量光纤不同弯曲半径下的双折射分布.在光纤弯曲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双折射系数仍然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通过计算双折射系数并不能估算弯曲半径,必须对光纤进行多圈弯曲,通过平均双折射系数计算弯曲半径.提出引用计算被测弯曲半径的光纤双折射系数的分布函数与标准弯曲光纤(光纤标准弯曲半径为8 cm)双折射系数分布函数的相关系数,来估算光纤的弯曲半径.这种方法有利于在光纤弯曲很复杂的情况下确定光纤的弯曲位置和弯曲半径.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压电偏振控制器辅助POTDR;相关系数;双折射;弯曲半径
-
2023.深长桩基础施工期岩溶处置实时效果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桥桩基础岩溶处置工程,开展检测分析桥桩桩孔施工过程中冲击破岩地震波传播特征现场试验;研究岩溶空洞及其充填处置后不同地震波传播特征;明确岩溶及其处置效果典型特征.在相同试验点进行地震反射探测岩溶及其处置后状态试验,并在地表已知覆盖型岩溶地区进行地震反应特征试验.在3类测试试验基础上,处理试验数据,从反射波信号特征、同相轴等方面,总结典型岩溶及其处置后地震波现场实时无损检测方法与判别特征.
关键词:桥桩基础;冲击振动;地震波;无损检测
-
2024.弹性长枕无砟轨道动刚度垂向耦合动力及能量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本文探索弹性长枕无砟轨道动刚度的变化规律、轨道动力刚度改变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中各构件动力响应及其与车辆、轨道子系统中能量(动能、势能)变化的关系.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及哈密顿原理,列出耦合系统总动能、势能和阻尼做功方程并作一阶变分,按对号入座法得出耦合系统总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再用Wilson-θ法求解微分方程.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得出:轨道垂向动刚度与车速的变化规律;扣件刚度、枕下支撑刚度、道床板下(路基)支撑刚度各自对轨道动刚度的影响程度及其与耦合系统中各构件垂向位移、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车辆、轨道子系统势能(动能)与轨道动刚度之间的关系,势能(动能)也可作为评价轨道振动的依据.
关键词:弹性长枕;无砟轨道;轨道动刚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能量
-
2025.磁浮列车涡流制动热效应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电磁涡流制动是磁浮列车安全紧急状况下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通过解析法建立涡流制动过程感应板的温升模型以及温度对涡流制动力的影响作用模型,并结合具体参数分析温升情况和涡流制动力受影响情况.首先,根据磁路定律推导出涡流制动力与列车速度、励磁电流、气隙、电导率和磁导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从热平衡方程式出发建立制动过程中感应板的温升模型;再以电导率和磁导率为纽带使涡流制动力与感应板温度相关联,据此对涡流制动力进行温度修正;最后,将温度修正后的涡流制动力与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涡流制动力;感应板温升;磁导率;电阻率
-
2026.动车组控制界面色彩匹配对识别效率的影响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针对动车组控制界面设计中,不同前景-背景色匹配对动车组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组司机简单反应时间为识别效率指标,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黑10种基本色的90种色彩组合下,分别进行识别效率实验研究.根据测试数据,结合参数统计方法,给出90种色彩匹配下的反应时间分布函数,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对90种色彩组合按识别效率差异性予以分组,并按识别效率对分组予以优劣性排序.研究表明:控制界面中不同色彩组合对识别效率具有影响性.研究结果可为动车组控制界面的前景-背景色选配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车组;视觉识别;色彩匹配;控制界面;识别效率
-
2027.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本文采用高速列车模型开展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对采用不同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高速列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减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侧偏角为0°状态(列车直行和无侧风状态)下,在车顶采用优化空调导流罩3减阻效果最好,全车减阻效果可达4.59%;车身侧面裙板包住转向架外露的部分越多越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全封闭外风挡与半封闭外风挡的减阻效果相当;在车底部转向架周围空腔安装底部导流板2的减阻效果最好,全车减阻效果可达3.7%.通过对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为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和外形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列车;空气阻力;减阻措施;风洞试验
-
2028.高速铁路单循环乘务排班计划编制模型与算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乘务计划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计划之一,而乘务排班计划又是乘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高速铁路单循环形式乘务排班计划编制问题,建立以乘务交路总接续时间最短和冗余时间分布最均衡的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基于动态启发式信息的蚁群优化算法.算例表明:求解算法对编制单循环乘务排班计划是有效的.
关键词:高速铁路;乘务排班计划;类TSP问题;动态启发式信息;改进蚁群算法
-
2029.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铁路工程项目是我国铁路技术创新体系的前沿阵地和应用载体.为提升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质量与效率,在分析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构建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提出以激励约束机制、协同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有效制度设计及过程管控为保障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并阐明具体实现方法与举措,为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
2030.铁路既有曲线整正计算中基于坐标法的渐伸线误差分析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应用相关几何知识分析根据拨距计算拨后坐标以及利用公式计算渐伸线法拨后正矢的理论方法,提出将偏角法实测数据转化为坐标法需要的相关数据的方法,并且在采用相同的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条件下,计算偏角法和坐标法各自的拨距值及其拨后正矢,将偏角法计算出的拨距值、拨后正矢和坐标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直观分析出运用渐伸线法计算出的拨距和拨后正矢的误差大小及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渐伸线法计算的拨距误差和拨后正矢误差都与偏角的大小有关,渐伸线法用于大偏角曲线整正时,虽然其有一定的误差,但其计算精度可以满足曲线整正基本要求.
关键词:曲线整正;渐伸线;偏角法;坐标法;拨后正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