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108 篇 当前为第 714 页 共 5311

所属行业:汽车制造业

  • 7131.基于感知质量的汽车外造型CAS面分缝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汽车外造型感知质量越来越成为顾客购买汽车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其中,分缝线的走向及其所分割的空间特征,鲜明地体现了造型的美学协调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感知质量指标的量化评价方法,基于KANO模型,将客户对造型的主管感受客观化,并基于此进行进一步解析具体设计指标与感知质量之间的关联。文中通过某分缝线感知质量设计的实际案例加以说明。该方法为车企的造型设计团队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的量化评估方法,在实际开发项目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指导工程师进一步明确相关设计指标。
    关键词:感知质量;;分缝线;;CAS;;汽车造型
  • 7132.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建模与性能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续航里程严重制约着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是走向大量应用前的技术瓶颈。由于驱动电机集成在车轮内,导致簧下质量增加,对电动汽车行驶平顺性也有重要影响。永磁式轮毂电机作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存在转矩密度难以提高、转矩波动机理复杂且难以抑制等突出问题,对电动汽车轻量化和乘坐舒适性影响巨大。虽然永磁式轮毂电机的各种性能都能用有限元进行分析,并且可以考虑端部效应、铁芯饱和、材料的非线性等因素对轮毂电机性能的影响,但是建模复杂,计算周期长,难以研究设计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解析法计算速度快,物理概念清晰,改变设计参数时无需反复建模,有利于电机的优化设计,然而,现有解析法大多对电机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如忽略定子齿尖、将电枢绕组等效为电流环、未考虑铁磁材料特性等,计算精度不高。为此,发展更精确的解析建模方法,为解决永磁式轮毂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波动等运行品质问题奠定基础。针对永磁体嵌入式外转子轮毂电机,本文建立了其驱动控制系统模型,计算了转矩、功率、效率和温升等性能,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了研究和提升轮毂电机性能,建立了其精确解析模型,考虑了定子齿尖对气隙磁场分布的影响,基于该解析模型预测了轮毂电机的气隙磁密、磁链、反电势、齿槽转矩和输出转矩等性能。利用有限元法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正确性,相较于传统忽略定子齿尖的简化模型,考虑定子齿尖的解析模型计算精度更高,齿槽转矩、转矩波动以及输出转矩平均值的误差分别由499.68%、216.24%和11.97%大幅度减小至9.8%、6.55%和0.9%。基于解析模型研究了结构参数对轮毂电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轮毂电机性能的匹配方案,并进一步提出在定子齿上开辅助槽的方法来改善轮毂电机转矩波动,建立了定子齿含有辅助槽的轮毂电机解析模型,通过有限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辅助槽参数对轮毂电机性能的影响,发现当每齿开两个辅助槽时,可通过优化槽参数来大幅削弱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研究表明:当辅助槽宽度为定子槽开口宽度的0.835倍,深度为1mm时,输出转矩平均值仅减小3.35%,而转矩波动被大幅削弱了26.95%。为了进一步降低轮毂电机转矩波动、提升转矩密度,本文引入Halbach阵列来代替嵌入式永磁体结构,设计了具有Halbach阵列的永磁式轮毂电机,并建立了其解析模型,基于该方法讨论了设计参数对轮毂电机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结果,相比于原电机,转矩波动被大幅削弱了96.03%,并且输出转矩平均值提升了17.26%。另外,研究了铁磁材料磁导率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铁磁材料磁导率的Halbach阵列轮毂电机解析模型,定量考虑了磁饱和效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可以研究非饱和、过渡饱和以及饱和等工况运行时轮毂电机的相关性能。研究表明:当相对磁导率小于7000时,输出转矩随相对磁导率变化较大,大于7000时,输出转矩几乎无变化。
    关键词:轮毂电机;;解析建模;;辅助槽;;Halbach阵列;;相对磁导率
  • 7133.基于虚拟仿真的汽车企业生产物流作业工效学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它通常被应用于产品功能、生产流程的预设计及改进。与此同时,现如今汽车企业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工效学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对生产物流作业中工效学问题却关注很少,而目前国内的生产物流作业仍主要以手工作业为主,所以实际上生产物流作业与工效学因素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某生产物流作业现状进行工效学评估发现生产物流中出现的较为显著的问题。在发现生产物流作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后,针对生产物流作业的仿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应用JACK人因仿真分析软件结合FAB动作捕捉系统的仿真数据采集建立虚拟仿真作业环境并控制虚拟人进行作业过程仿真。然后,基于虚拟仿真环境构建了新的针对于生产物流作业的工效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获取途径及评价准则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最后以多层立体库拣选作业过程为例,对其作业进行虚拟仿真及工效学综合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概述,并对工效学分析及虚拟仿真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详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本研究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点;应用ABA Tech人因评估软件对某汽车企业生产物流的作业舒适性现状进行评估,发现生产物流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工效学问题是作业姿势不合理零件器具及工位器具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工人作业时间长、易产生作业疲劳、拣选效率低等问题。然后对生产物流作业仿真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选取FAB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仿真数据,选取JACK人因仿真分析软件进行虚拟人和虚拟环境的建模与作业流程的仿真。接下来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建立初步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生产物流作业工效学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获取途径和评价准则,为生产物流作业工效学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基础。最后,以多层立体库拣选作业为例,对作业环境进行现场观测和调研,运用JACK软件建立多层立体库拣选作业的三维虚拟场景和三维虚拟人。使用JACK中的仿真任务建立模块结合FAB运动捕捉系统捕捉到的人体运动数据控制虚拟人运动完成操作流程仿真,并分析作业疲劳及作业姿势的合理性,接下来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工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初步改善建议。
    关键词:汽车企业生产物流;;工效学分析;;作业仿真;;JACK;;模糊综合评价法
  • 7134.汽车保险杠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商品制造和军事应用等领域。我国2016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探索如何解决汽车生产领域零部件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机电研究设计院2016年的重点研究项目《树脂车间保险杠素材自动输送存储系统的研制》为平台,结合客户方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的项目要求,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出发,设计完成了一套具备自动分类、入库、出库和仓库管理为一体的保险杠自动输送存储设备。首先深入了解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将立体仓库应用在汽车制造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和意义。然后结合汽车行业整车制造的生产流程和和工艺要求,对保险杠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整体框架及工作流程进行了论述,并对项目所需的相关配套设备做出了合理的设计。其次根据该项目的技术指标,对系统电气控制部分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部分,重点介绍了CC-Link总线通信技术、硬件选型、线路设计和PLC软件设计。随后根据系统出库流程建立了堆垛机出库运行路径的数学模型,结合当前主流智能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算法求解堆垛机运行的最短路径,并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混合算法的优越性。最后结合系统的上线运行情况对设备的功能进行了总结,并综合当下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的整体水平,对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自动化立体仓库;;遗传算法;;路径优化;;MATLAB
  • 7135.A公司自主品牌汽车研发质量体系改进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仅是国内企业的竞争,在国际层面同样存在着诸多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式,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乘用车企业以合资形式开始大规模发展现代化生产,导致目前我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的现状。近十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高速发展,我们也在逐步向汽车强国迈进。但是同发展多年的老牌汽车企业相比,自主品牌在质量管理方面尚存在不足,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因此,如何提高汽车产品质量成为各汽车公司的当务之急:为适应上述发展趋势,本文结合A公司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现状,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在对自主品牌汽车产销量与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质量是影响自主品牌销量的关键因素,而研发质量的保证主要需要依靠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产品开发流程。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开发流程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A公司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历程,并指出了目前A公司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2、通过对A公司目前产品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使用矩阵图找到目前需要优先解决的领域,不同于只关注问题本身的原因,注重于寻找问题背后的体系流程原因,基于产品开发流程的各阶段归类出问题的分布情况,并使用流程图、乌龟图、系统图、PDCA等多种分析方法找到了更深层次的原因。3、针对分析出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策,对策的方向主要是通过流程的改善、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方式的优化,在对策完成后对对策的效果进行了效果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不断改进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可以较好的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产品开发流程;;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善;;过程分析
  • 7136.液罐汽车罐内小型抑波板抑波结构试验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由于罐内液体受迫晃动,液罐汽车行驶稳定性较差,为抑制罐内液体晃动,通过小型抑波板抑制其不良影响。本研究采用试验法,对两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小型防波板进行模拟试验,分析在试验小车制动工况下的抑波板抑制效果。通过观察试验录像,对比相同条件下录像截图,分析自由液面高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小型抑波板对液面晃动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三角形较差。
    关键词:液罐汽车;;行驶稳定性;;罐内液体晃动;;小型抑波板;;试验法
  • 7137.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后,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带动企业发展。而研发投入作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技术创新动力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总体来说,影响研发投入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两大维度。外部因素分为政府、市场两大角度,具体分析政府补助、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市场竞争地位以及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内部因素分为研发决策、研发保障及利益驱动三方面,具体分析了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高管激励;研发人员、企业技术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及企业收益率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以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各影响因素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外部影响因素中,政府补助、新产品市场需求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市场竞争地位低的企业研发动力更足。政府补助、市场竞争地位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国有控股企业中体现的更明显。在内部影响因素中,股权集中度与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高管激励、技术资源与前期收益率能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与研发投入两者显著正相关,但它在国有企业中与研发投入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经营现金流仅在国有企业中与R&D投入成正比。
    关键词:研发投入;;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影响效果
  • 7138.基于麦弗逊悬架的1/4汽车模型建模及其控制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综合考虑悬架几何结构、控制臂转动惯量、轮胎转动惯量、轮胎阻尼以及轮胎侧向刚度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麦弗逊悬架的1/4汽车模型.利用文中所建模型、Adams三维模型和经典二自由度模型计算并对比了不同路面激励下车身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的频率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相比经典二自由度模型,文中所建模型与Adams三维模型一致性更好.利用文中所建模型计算轮胎外倾角和轮距变化量随路面输入位移的变化,将计算结果与Adams三维模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PID控制和开关天棚控制应用于文中模型,结果表明:在簧载质量固有频率附近,PID控制和开关天棚控制均能起到衰减振动的作用;在非簧载质量固有频率附近,开关天棚控制加剧了非簧载质量的振动,而PID控制对系统影响不大.
    关键词:麦弗逊悬架;;簧载质量加速度;;轮胎动载荷;;PID控制;;开关天棚控制
  • 7139.汽车碰撞事故后乘员保护及自动警示装置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汽车诱发的交通事故中,有相当数量的事故是由于天气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车辆发生事故以后,照明系统损坏,后随车辆没有及时发现前方事故现场,导致二次碰撞所致。从技术上来讲,这些事故是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报警装置,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来减少或避免此类的交通事故发生。
    关键词:交通事故;;碰撞;;自动警示;;汽车电路
  • 7140.基于校企合作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在我国大部分中等职业院校中,都开设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该课程主要是对汽车的操作及维修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这门专业核心课也是很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理论数据与实践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很多院校都与社会上的汽车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该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鉴于此,本文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质量;;教师队伍
首页  上一页  ...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