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81.基于ESC的轻型汽车侧翻特性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针对轻型汽车的侧翻特性构建了汽车侧翻数学模型,以此模型选取某型号的轻型汽车建立了汽车运动学方程,分别通过稳态回转试验仿真分析和ESC试验仿真分析,得到三种不同车速条件下得到的车辆侧向加速度与SSF边界、DSF边界的比较、车辆侧翻稳定区域及车轮转角与车辆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
关键词:轻型汽车;;ESC;;侧翻特性;;仿真分析
-
7182.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布局优化策略的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在现代物流系统当中,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一个重要部分,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立体仓库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汽车物流和其它物流相比,专业性、复杂性往往更高,需要科学高效的物流管理策略,提高汽车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因此,以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研究了仓库货位布局的优化策略,为提高汽车物流效率提供助力。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布局;;优化策略
-
7183.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组合仪表综合系统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近至2017年底,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量第一的汽车生产大国,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逐步普及,人们对汽车质量、性能、驾乘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组合仪表是驾驶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接口和界面,是驾驶员对汽车驾驶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决策的基础与保证。基于汽车组合仪表的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完成组合仪表的系统硬件设计,以STM32F103VET6为系统设计的微控制器,实现基于CAN总线的四表形式的硬件系统设计;(2)以Keil μVision 5为软件设计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实现组合仪表的系统软件设计;(3)在对CAN总线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SAE J1939协议对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及整车系统的协议,开发作为整车中的节点——汽车组合仪表CAN通信软硬件。通过大量的CAN总线通信实验研究,深入分析了 CAN总线通信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原因,给出了 CAN总线通信错误处理方法与优化方法,为CAN总线的汽车仪表通信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实现了汽车组合仪表这个CAN总线网络节点与整车CAN网络的CAN总线通信。汽车仪表系统作为汽车用户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的直接媒介,对于用户能够安全舒适的驾驶汽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组合仪表的开发和设计对促进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推进汽车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汽车;;汽车组合仪表;;CAN总线;;SAE J1939协议
-
7184.自主品牌实力明显提升 新能源车型爆发式增长——从2018北京国际汽车车展看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与前景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5月4日,2018(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大幕,展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北京车展总展出面积达到22万平米,共有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参展商。展会共展示车辆1022辆。全球首发105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
关键词:新能源;自主品牌;比亚迪;爆发式增长;
-
7185.基于形位变化的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道路交通环境的日趋复杂,导致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而且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注重车辆安全管理和交通事故预防的基础上,车速鉴定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事故认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传统算法的主要依据是对轮胎制动印迹、现场散落物以及视频图像等物证进行提取和处理,但这些物证易受人为和天气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和灭失。随着汽车碰撞安全性的不断改善,传统经验算法已显现出局限性,但汽车碰撞后的车身变形是客观存在的,且不易遭到破坏而失真。因此,通过测量汽车碰撞后的变形来求解汽车的碰撞速度,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和事故再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并分析汽车碰撞变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车辆事故力学和碰撞变形量测量理论,研究了汽车碰撞部位的变形能量渐变过程,建立了汽车变形部位变形量的测度模型,并应用CAD和Hyper Mesh构建了汽车——刚性壁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进行模型求解分析,运用Hyper View进行了汽车碰撞变形过程的三维动画再现。通过在一定速度下汽车B柱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历程比对,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对仿真模型的速度、加速度、撞压变形和能量渐变分析,研究了汽车碰撞瞬间位置形态变化。在不同速度条件下,对建立的有限元整车模型与刚性壁100%正面碰撞和“斩头”碰撞仿真试验,构建了三维空间坐标点变形量测度方法条件下有效碰撞车速与变形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以两起典型交通事故为例,基于PC-CRASH仿真分析,验证了形变速度关系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鉴定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汽车碰撞;;形位变化;;事故再现;;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
-
7186.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汽车座椅皮革表面质量检测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汽车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作为汽车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座椅的生产必须满足汽车流水线的生产节奏,与此同时汽车座椅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汽车座椅在流水线上生产时,由于工艺方面或是操作员工方面的原因,其蒙皮会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如破损、划痕以及孔洞等。传统的检测依赖人工检测,不仅作业性质单调员工容易疲劳,而且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汽车座椅皮革检测系统的设计开发已经成为很多汽车企业的需求。首先对A公司汽车内饰生产线进行现状调查,运用5M1E分析该企业目前的质量检测存在问题,发现汽车座椅皮革的检测方式不能满足质量的要求。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确定开发汽车座椅皮革质量检测系统的目标需求。设计了汽车座椅皮革的质量检测系统,以汽车座椅皮革为研究对象,针对质量检测系统的目标需求,通过图像灰度化的处理、图像滤波处理、图像增强处理和图像分割等手段,实现汽车座椅皮革表面的质量检测。目前的表面缺陷检测大都采用自动光学成像,光学图像的采集及缺陷识别易受到光照和皮革纹理的影响,因此检测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不太理想。为此,本文采用红外热像技术来实现检测。为使汽车座椅皮革热成像的缺陷区域与背景的区分更加明显,以便于图像处理,以汽车座椅表面缺陷与背景之间的温度差为实验指标,以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热源与汽车座椅表面的距离和角度为实验因素,通过均匀设计实验来确定实验因素的最优值。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残差和后验差法来评价回归效果。结合汽车座椅产品,通过图像灰度化处理、图像滤波处理、图像增强处理、图像分割等方法,最终实现汽车座椅皮革表面的质量检测,验证了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汽车座椅皮革表面质量检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质量检测;;均匀设计;;图像处理
-
7187.智能汽车的发展愿景——从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的角度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大体来说,从眼前的现实,来想象未来的图景可能并不困难。但落实到具体的制造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成如容易却艰辛"。就智能汽车的发展愿景,从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的角度,能看到什么呢?汽车开发已经使用了"模块化系统",允许在多个模型系列中使用功能组件。与此同时,整车的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然而,虚拟汽车开发领域,尚未看到以机器学习方法来促进自主学习的有效尝试,如在建立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取相关知识,或建立适用于多
关键词:人工智能;汽车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数据分析;智能汽车;机器学习方法;发展愿景;
-
7188.纯电动汽车充电计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各国政府都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着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应对全球对大气环境的要求。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为加快电动车推广步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即是针对纯电动汽车充电计量装置设计展开研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技术文献,分析了充电计量装置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首先研究分析了充电计量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选择了国产ATT7053BU芯片为充电电能计量核心芯片,并详细分析了该核心芯片的性能和基本应用方法。论文依据系统任务目标和功能需求进行了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并对系统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系统的方案进行了设计。接下来本文重点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应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工具设计了包括MCU主控基本电路、系统电源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充电检测引导电路、安全防护电路、RS232通信串口电路、射频识别模块、以ATT7053BU单相计量芯片为核心的电能计量模块,同时还设计了预留用的CAN总线接口电路。应用CodeWarrior软件开发环境设计完成了充电装置的主程序流程、电能计量模块程序流程、射频识别模块程序流程、触摸屏模块程序流程以及安全报警保护程序流程。在硬件电路制作完成后,首先对硬件电路进行了基本的实验测试,未发现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的问题。然后基于硬件做了软件程序的调试,基本实现主控电路与触摸屏接口和电能计量模块之间的串行通信与SPI通信实验,最终实现刷卡识别、触摸屏人机交互、电能计量、安全报警保护等功能。从整体构思、设计电路、实验测试、到实现功能基本达到了课题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电能计量;;人机交互;;ATT7053BU
-
7189.纯电动四轮独立驱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开发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以直接转矩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关注与研究,而电池、电机与电控是电动汽车研发的三大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5086)“四轮独立电动轮直驱汽车底盘系统机电耦合摆振控制”,针对电控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四轮独立驱动的纯电动汽车设计了一款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以实现整车安全可靠的运行。首先,根据整车控制器需求确定整车控制系统框架,参考AUTOSAR架构完成了VCU的软硬件框架定义。使用基于模型的V流程开发方法,通过快速控制原型平台完成控制器软件的开发。基于SAE J1939协议,对整车CAN通信网络进行开发。搭建整车电子底盘,完成外围电路设计与线路布置。最终设计实车实验对整车控制器与整车控制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整车设计指标,完成整车控制器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分析纯电动汽车技术指标与设计要求,确定整车控制器的功能需求。设计整车控制系统框架,明确各子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整车通信的技术要求。(2)对整车控制策略进行设计。首先,根据电动汽车运行工况对整车工作模式进行划分,设计工作模式间的跳转逻辑。设计转矩需求解析策略,根据驾驶员输入与整车状态确定输出转矩。在整车安全上,从软件与硬件层面对高压安全进行设计。(3)通过CAN网络实现整车控制器与子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的通信。基于SAE J1939协议,对整车通信分别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应用层进行设计,为整车通信设定完整的通信协议,保证整车通信的可靠性、可读性与可扩展性。(4)基于Woodward/MotoHawk快速控制原型平台在MATLAB/Simulink/Stateflow下完成整车控制器模型的搭建。根据使用工况完成I/O引脚的初始化配置以及数据预处理。利用Stateflow搭建工作模式状态机,实现整车各工作模式的定义与跳转,和各工作模式下对执行器的控制。搭建转矩需求模块,考虑踏板开度、电池SOC、电池和电机温度等因素计算整车转矩需求。编写m文件完成CAN协议的封装,实现CAN报文的解析与打包。(5)完成整车电子底盘各电气器件的布置。对传感器、执行器和各子系统等进行布置,为相应电气器件设计外围电路,并完成整车强弱电电气线路的布置。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整车运行状态的实时显示,以及驾驶员对整车控制参数的标定与设定。(6)设计实车实验对整车控制器与控制系统进行验证。直线加速实验验证了整车设计功能正常,VCU与电机、电池系统协调工作。通过差速转向与差动转向实验验证了电动汽车实验平台设计要求,且验证了差速转向的合理性与差动转向的可行性。通过以上工作,完成了整车控制器的设计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整车控制器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整车控制器;;纯电动汽车;;快速控制原型开发;;有限状态机;;CAN总线开发
-
7190.国内外水性汽车修补漆发展之路
[汽车制造业] [2019-08-21]
水性汽车修补漆以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必将引领着汽车修补漆行业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全球和中国汽车修补漆市场动态,VOC排放相关法律法规,水性汽车修补漆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对水性汽车修补漆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水性修补漆;;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