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0-12-16]
[汽车制造业] [2020-12-12]
造车新势力20Q3 收入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整车销量的高速增长。补贴大幅退坡加速行业低端产能退出,竞争力更强、服务更好的造车新势力持续发力,20Q3 收入同比均翻倍。虽各公司离整体盈利仍有差距,但规模效应优势凸显,毛利提升势头强劲,其中小鹏Q3 毛利率4.6%,首次转正;理想Q3 毛利率19.8%,连续三季度提升;蔚来Q3 毛利率12.9%,环比提升4.5 个pct。
[汽车制造业] [2020-12-12]
伴随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锂电铜箔也在向高密度、低轮廓、超轻薄化、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等方向发展,应用薄型化铜箔可以在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锂电铜箔单位用量,性价比显著。目前行业应用端以8μm 及以上锂电铜箔向6μm 及以下产品切换为主,已形成由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主导、一二线企业逐步跟进、行业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趋势。
[汽车制造业] [2020-12-12]
欧洲电车逆势增长超预期,中国产品力驱动持续凸显。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主要决定于五大车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三大新能源车渗透率领先车市挪威、瑞典和荷兰的销量。8 月份尽管由于淡月,部分国家有小幅度的环比下滑,但总体仍然维持同比显著上升趋势。“金九”所有车市同环比皆有大幅度上升,且增速高于燃油车,使得欧洲主要车市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10 月份尽管受上月高基数影响,环比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销量高位。11 月份,在欧洲汽车整体销量同环比下滑的趋势下,新能源车逆势增长,渗透率继续提升,包括意大利、德国等国同环比大幅增长超预期。根据目前已有的11 月8 个主要车市的销量,结合其在欧洲总体新能源车市场占比,我们预计欧洲11 月销量为17 万辆,同比增长204%,前11 个月累计销量109 万辆,同比增长124%,在此情况下,我们预计欧洲全年将实现超120 万辆销量,同比超120%的增长。同时,考虑到欧洲对于新能源车的高补贴政策将在近年来延续、大众、奔驰为首的传统车企平台化车型持续布局和特斯拉欧洲工厂的建立,我们预计欧洲明年销量将超190 万辆,同比增长近70%;2025 年达520 万辆,6 年CAGR 达45%,2025 年新能源渗透率超30%。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0-12-12]
电动车:开启全球共振期,把握绩优主线。2020 年国内预计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20 万辆,同比持平。政策端基调已定,边际影响趋弱;爆款车型迭出,私人消费占比提升,预计21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增需求达到60 万辆(特斯拉、新势力、合资各贡献10 万辆,五菱、其他自主各15 万辆),21 年销量达180 万辆,同比增长50%。海外电动车市场突进,欧洲碳排放目标收紧叠加欧洲政府高补贴,有望带动欧洲电动车市场继续高增,预计2021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超过400 万辆。全球动力电池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90GWh,三元电池组价格预计降低至0.7-0.75 元/Wh。电池材料方面,行业集中度分化,正极高镍和铁锂路线并重,负极盈利或继续承压,电解液或将进入涨价周期。重点把握龙头、二线、涨价三条主线。
[汽车制造业] [2020-12-12]
在国内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具有充足的必要性:汽车作为国内第二大产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除了可以实现对海外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弯道超车,同时可培养一批具有高端技术实力的产业链上游厂商。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将会显著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
[汽车制造业] [2020-12-11]
产品端驱动销量增速提升:2020-2022年预计全球将有大批重磅新能源车型推出,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分别 为272.7/436.1/587.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23.9%/59.9%/34.8%,2021年是放量大年、增速提升,重点把握优质产品供应链:Tesla (预计2021年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79.6%)、大众MEB平台车型(预计2021年销量43.7万辆,同比增长136.9%)、造车新势力 (预计2021年蔚来/小鹏/理想销量7.7/4.3/4.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4.6%/75.2%/40%)、比亚迪(预计2021年销量30.9万辆,同比增 长78.3%)。政策端护航向上周期:国内补贴退坡温和;欧洲政策持续向好;由于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清洁能源领域政策上更积极, 我们预计美国电动化进程有望超预期。
[汽车制造业] [2020-12-11]
燃料电池前中期应用于商用车,远期应用场景涵盖交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远期市场规模达到万亿级别,当下国产燃料电池降本超预期,国家奖补政策也出台大力支持行业发展,燃料电池板块将迎来政策与业绩双驱动。推荐标的:1)亿华通,最纯正燃料电池标的,业务涵盖电堆和系统;2)美锦能源,主业焦炭景气,投资电堆龙头国鸿氢能、参股膜电极龙头鸿基创能;3)龙蟠科技,车用尿素保持高增长,投资安徽燃料电池企业明天氢能。
[汽车制造业] [2020-12-11]
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政策落地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提速。节能减排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在重载、长续航领域优势明显。目前国产化燃料电池系统等核心部件使用寿命、功率密度、低温启动均已达标,2020 年9 月“以奖代补”国补方案落地,政策引导下氢燃料电池迈出产业化第一步,进入放量、降本、技术进步的正向循环。
[汽车制造业] [2020-12-11]
乘用车已低迷三年,预测2021 年乘用车同比增长7.2%,汽车销量同比增3.5%至2609 万台,新能源车同比增50%达180 万台。新能源车私人消费崛起,高低两端率先发力;新能源车吸引力快速上升,预测2020-2025 年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速36%,10 年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超40%,2025 年插电混乘用车渗透率有望接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