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7-26]
[汽车制造业] [2021-07-25]
相比元Pro EV,元PLUS EV在外形和空间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外观方面, 元PLUS EV 的尺寸为4455*1875*1615mm,与元Pro EV 相比,长度增加80mm,宽度增加90mm,高度降低65mm, 整车外形更运动。空间方面, 相比元Pro EV( 轴距为2535mm),元PLUS EV 轴距为2720mm。动力方面,相比元Pro EV(电机峰值功率为100kW),元PLUS EV 搭载了峰值功率为150kW 的电机,动力性能有望显著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1-07-25]
1、整车建议关注: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2、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在产业加速中,实现国产替代和价量齐升,建议关注:伯特利(EPB+线控制动)、拓普集团,科博达(车身控制器)、星宇股份(智能车灯)、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系统)等。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7-24]
前驱体的生产属于湿法加工,与正极材料的火法生产有显著差异,且前驱体从根本上决定了正极材料的性能发挥,目前中国是前驱体加工的主要国家。从与下游正极材料企业的关系看,前驱体的定价模式类似,同为成本加成模式,因此产品结构(尤其是高溢价产品占比)和海外客户占比是企业间拉开价格和单位盈利的关键。相较于正极材料-前驱体一体化企业,技术快速迭代阶段专业化厂商有望通过广泛接触客户减少路径依赖和客户依赖风险。从行业竞争禀赋看,技术迭代决定上半场,资源禀赋决定下半场,专业化厂商在获得全行业客户订单方面更有优势,直接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1-07-22]
[汽车制造业] [2021-07-22]
[汽车制造业] [2021-07-22]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历史复盘:我们复盘了小排量、涡轮增压、SUV等车型的增长路径,对汽车消费增长的路径总结如下:(1)均呈现出J型增长,即渗透率越高反而增速可能越快,中国的面包车市场、涡轮增压市场即表现出这种特征;(2)一般在7-10年完成渗透;(3)一旦消费者共识形成,持续性和爆发性都将超市场预期。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乘用车需求强劲,供给紧缺。受芯片紧缺影响,汽车业6-8月受影响程度最深,产量大幅下滑。中汽协认为芯片紧缺将于2021年底或22年初缓解。整车股中长期逻辑看自主品牌业绩发展情况,关注自主品牌战略转型和技术落地变现能力,推荐转型迅速的龙头自主车企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受益智能车单车价值量明显提升的配件企业福耀玻璃。同时建议密切关注造车新势力的动态。
[汽车制造业] [2021-07-21]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6 月乘用车销量156.9 万辆,同比增长-13.7%,1-6 月累计销量984.0 万辆,同比增长26.8%,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预计与芯片产能紧张有关,随着汽车芯片产能提升及国产芯片供应商的替代,预计三季度芯片紧缺有所缓解,建议关注一线自主乘用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