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1.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利用响应面法对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拟南芥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55min,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55℃.在最佳条件下,拟南芥籽油提取率为38.01%.
关键词:拟南芥籽油;超声波提取;响应面法;Arabidopsis thaliana seed oil;ultrasonic extrac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2292.3种含笑属植物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测定了含笑属中平伐含笑、球花含笑和乐昌含笑3种植物种子的含油量,并用气相色谱对其油脂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含笑属植物种子的含油量介于39% ~44%之间,乐昌含笑的含油量最高,为44%;3种含笑属植物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相对较高,油酸相对含量介于22.05% ~33.73%之间,亚油酸相对含量介于36.18% ~50.43%之间,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介于70.74% ~74.20%之间.通过综合分析,该属的这3种植物都可以作为新的油料植物资源.
关键词:含笑属;种子油;脂肪酸;气相色谱
-
2293.米糠油几种脱酸工艺的比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采用分光光度法评价米糠毛油和脱酸油的色泽变化,对比研究了碱炼、醇萃取、吸附剂吸附3种脱酸方法的精炼效果.结果表明:高酸值米糠毛油的色泽主要呈现在黄色和红色范围内,色泽与酸值不相关;采用醇萃取能有效脱除米糠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且能够脱除米糠毛油中部分有色物质;高酸值米糠毛油适宜采用醇萃取脱酸,低酸值米糠毛油可以采用吸附剂吸附脱酸.
关键词:米糠毛油;色泽;酸值;脱酸;crude rice bran oil;color;acid value;deacidification
-
2294.大豆糖蜜提取物中异黄酮和皂苷的分离纯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酸沉大豆糖蜜为原料,对经90%丙酮水溶液超声提取、氯仿-甲醇法脱脂提取所得的异黄酮和皂苷粗品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异黄酮和皂苷粗品水溶液的pH,离心后的沉淀加入80%甲醇溶液提取两次,可将大豆异黄酮含量从15.50%提高到28.68%,皂苷含量从32.81%提高到57.23%.离心上清液通过添加壳聚糖沉淀杂质可将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从7.69%提高到55.23%,皂苷含量从12.56%提高到36.45%.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壳聚糖;大豆糖蜜;分离纯化;soy isoflavones;soy saponins;chitosan;soy molasses;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
2295.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中耐寒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为改善油脂储藏过程中的耐寒性,利用添加不同类型且不同量的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在20℃储藏过程中其耐寒性的变化进行研究.耐寒性以样品在20℃储藏过程中的5℃冷冻试验时间、透明度和20℃储藏黏度的变化进行评判.结果表明:长碳链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型蔗糖酯显著缩短了超级棕榈液油的5℃冷冻试验时间,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型蔗糖酯可明显延长超级棕榈液油的5℃冷冻试验时间(P<0.05),而中碳链脂肪酸月桂酸型蔗糖酯和混合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型蔗糖酯也可延长超级棕榈液油的5℃冷冻试验时间,但其同时引起储藏过程中超级棕榈液油透明度的明显下降(P<0.05);不同类型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20℃恒温储藏过程中的黏度无显著影响(P>0.05).
关键词:蔗糖酯;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耐寒性;sucrose ester;super palm olein;storage;cold tolerance
-
2296.湿芝麻渣挤压膨化结粒干燥工艺条件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湿芝麻渣和芝麻饼为原料,研究采用挤压膨化和热风干燥技术制备适宜于油脂浸出的芝麻膨化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可行性.考察了湿芝麻渣和芝麻饼的混合比(渣饼质量比)、膨化温度、螺旋转速对膨化结粒和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条件对湿膨化料的干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渣饼质量比3∶1,膨化温度180℃,螺旋转速250 r/min时,膨化结粒和脱水效果最好;干燥温度120℃,干燥时间25 rain,湿膨化料的干燥效果最好.湿芝麻渣经上述处理后成为含水量约13%、颗粒状、散落性好、适宜于油脂浸出的膨化料,该物料也是适宜储存运输且品质优良的饲料.
关键词:湿芝麻渣;芝麻饼;膨化结粒;干燥;fresh sesame residue;sesame cake;extruded pellet;drying
-
2297.无溶剂体系LipozymeRMIM催化棕榈酸和山茶油酸解反应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固定化1,3-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棕榈酸和山茶油酸解反应中,棕榈酸在产物甘油三酯中Sn-2位的相对含量分布以及酰基转移规律.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摩尔比、酶水分活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酸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水分活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棕榈酸在产物甘油三酯中的含量影响不大,对酰基转移影响较大;在酶水分活度0.55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的反应条件下,酰基转移的程度最小;底物摩尔比和酶用量对酰基转移的程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1,3-特异性脂肪酶;酸解;酰基转移;无溶剂体系;1,3-regiospecific lipase;acidolysis;acyl migration;solvent-free system
-
2298.电子舌对不同食用植物油区分识别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采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电势型味觉电子舌系统对20种不同品种、不同原料产地的食用植物油进行区分与识别,并对传感器阵列采集的食用植物油响应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传感器阵列的选择与剔除由不同食用植物油样品和不同传感器响应能力决定,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2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食用植物油样品进行分类识别,分析结果显示判别因子分析优于主成分分析.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检测技术在油脂品质定性定量检测与分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电子舌;食用植物油;区分识别;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electronic tongue;edible vegetable oil;discrimination;PCA;DFA
-
2299.圆红冬孢酵母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产油脂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圆红冬孢酵母As 2.1389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玉米秸秆稀酸水解的条件及该菌种在水解液中发酵产油脂的特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最佳水解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2%,固液比1∶10,121℃高压水解20 min;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为38.77 g/L.圆红冬孢酵母在经Ca(OH)2脱毒处理后的水解液中进行发酵产油脂,最佳发酵条件为:pH 5,接种量15%,发酵时间5d,得到的生物量为13.5 g/L,油脂产量4.71 g/L,油脂含量为34.89%,还原糖利用率95.7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脂相似,可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
关键词:圆红冬孢酵母;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微生物油脂
-
2300.大豆油酶法脱胶的生产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大豆毛油为原料,添加磷脂酶进行酶法脱胶,通过生产实际应用,确定酶法脱胶工艺参数为:磷脂酶A1和磷脂酶C混合酶用量45 mg/kg,pH 5,加水量2%,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脱胶油磷含量可降至5 mg/kg,精炼成品油总磷含量可降至1.4 mg/kg,非水化磷脂去除率达到99.3%以上,精炼成品油得率可达97.3%.对比特殊脱胶方法,精炼成品油经济效益提高了74.42元/t.
关键词:磷脂酶;酶法脱胶;大豆毛油;phospholipase;enzymatic degumming;crude soybean 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