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24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31.麦冬叶中总黄酮的抗油脂氧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麦冬叶中的总黄酮,考察了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常用的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固定超声波功率250 W,用35 mL 80%的乙醇在70℃的水浴温度中浸泡30 min、超声波辅助提取20 min后,麦冬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7.3 mg/g,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与黄酮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活性比常用的VC和柠檬酸强.
    关键词:麦冬叶;黄酮;抗氧化;油脂
  • 1232.敏捷式粮油食品有害物质图形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图形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害物质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空间图形数据的管理是当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提出了一种将空间图形数据存入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实现了有害物质图形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等操作.最后,给出了一个采用该结构模型实现有害物质管理的敏捷式图形数据库系统,及其在有害物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实例,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识别和防范有害物质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有害物质;图形数据库;开发;应用;harmful material;graph database;design and development
  • 1233.基于TRIZ理论的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根据TRIZ创新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的图像采集装置每间隔1 min采集刚炸好薯片的双面图像,在Lab颜色空间中,用提出的图像滤波、分割和颜色测量算法从双面图像中提取目标薯片、测量整体薯片的颜色平均值,同时对相应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值做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薯片双面a平均值和其丙烯酰胺含量值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R2=0.971),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市场上出售的10个不同品牌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值,与标准化学方法测定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94%,说明该方法准确可行.
    关键词:TRIZ理论;丙烯酰胺;油炸薯片;图像处理
  • 1234.茶叶籽油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茶叶籽油是我国卫生部认定的新资源食品.茶叶籽油含有20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同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茶多酚、生育酚等.另外,研究表明茶叶籽油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耐储藏,其氧化稳定性可与橄榄油相近,高于其他食用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茶叶籽油组成分析以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并对茶叶籽油抗氧化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旨在为深入研究茶叶籽油及其营养保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茶叶籽油;组成分析;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抗氧化机理;tea seed oil;compositional analysis;fatty acid profile;active ingredients;antioxidant mechanism
  • 1235.响应面法优化木薯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真菌α-淀粉酶酶量、β-淀粉酶酶量、普鲁兰酶酶量、糖化转苷温度、糖化转苷pH、α-转移葡萄糖苷酶酶量6个因素为自变量,异麦芽糖、潘糖以及异麦芽三糖之和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木薯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工艺中的糖化和转苷工艺.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模型预测以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工艺:温度为41.9℃,pH 5.45,α-淀粉酶酶量为30.60 U/g(淀粉)、β-淀粉酶酶量为1.04U/g(淀粉)、普鲁兰酶酶量为1.10 U/g(淀粉)和α-转移葡萄糖苷酶酶量为0.48 U/g(淀粉).经试验验证,在此工艺条件下异麦芽糖、潘糖以及异麦芽三糖总和为0.417 2 g/g(淀粉),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48%.
    关键词:响应面;木薯淀粉;低聚异麦芽糖
  • 1236.玉米酒糟(DDGS)——极具潜力的优质食用油新资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玉米酒糟(DDGS)主要是生产燃料乙醇的副产品,研究比较了玉米仁油、玉米皮油、玉米胚芽油中甾醇、生育酚的不同组成及含量,综述了玉米酒糟(DDGS)油中微量成分甾醇和生育酚的含量、组成及研究进展,分析了DDGS玉米油的营养特点及其制炼油加工的经济效益,指出玉米酒糟(DDGS)油中脂肪伴随物丰富且含量很高,经济加工效益明显,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优质食用油新资源,如能合理充分制油,可得到30~50万吨优质玉米油,缓解中国目前食用油油脂资源缺乏的紧张状况.
    关键词:玉米酒糟;食用油;营养;corn DDGS;edible oil;nutrition
  • 1237.香榧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香榧为我国特产的名贵干果,本试验首先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香榧籽油的工艺条件;然后对香榧籽油的脂肪酸采用GC/MS进行分析,并与橄榄油、花生油、山茶油、芝麻油的脂肪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温度50℃,萃取时间2h,萃取率达16.2%;香榧籽油主要含有亚油酸(38.23%)、油酸(35.52%)、棕榈酸(7.45%)、金松酸(7.41%)等10种脂肪酸,金松酸是具有较强生理活性的特殊脂肪酸.香榧籽油主要脂肪酸种类在所检测的5种油中最丰富,其脂肪酸组成与芝麻油较相似,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较为均衡(36.39%、49.80%).本研究可为香榧籽油作为高档功能性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香榧籽油;脂肪酸;金松酸;植物油
  • 1238.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利用3种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Lipozyme TL IM、Lipozyme RM IM)催化椰子油与甘油酯交换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GML).以椰子油与甘油(含水量5%)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使用次数为考察因素,以GML含量为指标,比较了3种固定化脂肪酶的酯交换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酶催化制备GML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ovozym 435催化酯交换效果最佳,重复使用7次,其活性保持在80%;Novozym 435催化制备GML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椰子油与甘油摩尔比1∶4,加酶量8%,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中GML含量为30.76%.
    关键词:月桂酸单甘油酯;固定化脂肪酶;椰子油;酯交换;glycerol monolaurate;immobilized lipase;coconut oil;transesterification
  • 1239.粮情监控系统中传感器故障诊断和数据恢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粮情监控系统对粮食的安全储藏十分重要,然而,粮情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经过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出现故障.针对粮情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故障,本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传感器故障诊断和数据恢复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可将测量空间分为主成分子空间和残差子空间.利用平方预测误差检测传感器故障,利用传感器有效性指数辨识故障和寻找故障源,通过多次迭代和逐步逼近主成分子空间的方法实现数据恢复.最后,利用实际粮情监控系统的测量数据验证了传感器故障诊断和数据恢复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粮情监控系统;传感器故障;故障诊断;主成分分析;数据恢复;monitoring system for condition of stored-grain;sensor fault;fault diagnosis;PCA;data recovery
  • 1240.神经网络优化富集EPA和DHA甘油酯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军曹鱼内脏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OF水解法富集鱼油中EPA和DHA甘油酯,应用神经网络优化其水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pH 7.0反应体系中,水油质量比3∶1、反应温度40 ~ 45℃和脂肪酶用量1.5%,富集鱼油中DHA与EPA总含量可达32.10%,富集的鱼油色泽亮黄,澄清透明,具有淡的鱼腥味,理化指标达到了SC/T 3502-2000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
    关键词:神经网络;鱼油;脂肪酶;EPA;DHA;富集;neural network;fish oil;lipase;EPA;DHA;enrichment
首页  上一页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