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9 篇 当前为第 122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11.菜籽粕中多酚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从中提取多酚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菜籽粕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加热回流提取菜籽粕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按1∶10的料液比,在85℃下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6.95 mg/g.
    关键词:菜籽粕;多酚;回流提取;工艺;rapeseed meal;polyphenol;circumfluence extraction;process
  • 1212.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分离抗氧化活性核桃肽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分离出具有不同抗氧化活性的核桃肽,并探讨核桃肽的抗氧化活性与铁结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桃肽在酸性条件(pH 5.5)下与铁的结合能力最强,随着pH逐渐升高,结合能力下降.磷酸氢二钠对吸附到铁亲和层析柱上核桃肽的洗脱效果最好,通过阶段洗脱,得到铁结合能力逐渐增强的核桃肽组分(F1、F2和F3).对其总还原能力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抗氧化能力为F3>F2>F1(P<0.05).结果表明,核桃肽的铁结合能力越强,其抗氧化活性越高.
    关键词:核桃肽;铁结合能力;抗氧化;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
  • 1213.脱脂对肉骨粉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脱脂前后肉骨粉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脂后肉骨粉的风味和色泽明显改善,粗脂肪含量由9.80%下降到0.37%,粗蛋白含量由54.50%提高到61.20%,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由86.01%提高到90.45%,酸值(KOH)由9.00 mg/g降到2.60 mg/g,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由60.0 mg/100 g降到40.0 mg/l00 g,组胺含量由20.1 mg/kg降到19.6 mg/kg.脱脂显著提高了肉骨粉的品质.
    关键词:肉骨粉;脱脂;品质;meat and bone meal;defatting;quality
  • 1214.8种油茶蒲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8种油茶蒲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8种油茶蒲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都比较高,尤以普通油茶茶蒲含量最高(多糖含量> 317 mg/g提取物,黄酮含量>35 mg/g提取物,皂苷含量> 292 mg/g提取物,多酚含量>252 mg/g提取物).油茶蒲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 <112μg/mL)及较高总抗氧化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油茶蒲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其多酚及多糖类物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8种油茶蒲提取物酚类物质组成,结果显示没食子酸、3-O-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MEAG)、鞣花酸为主要特征化合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油茶蒲提取物有望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运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中.
    关键词:油茶蒲提取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多酚类特征化合物
  • 1215.甘三酯指纹图谱相似度在芝麻油掺混检测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探索了HPLC-ELSD测定油脂甘三酯的方法,并测定了纯芝麻油与不同掺入比例的大豆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建立了纯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数据库.通过计算掺混油脂和纯芝麻油数据库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对掺混油脂进行检验.当大豆、葵花籽油的掺入量达到3%时,即可做出是否为掺混油脂的准确判定.
    关键词:甘三酯;指纹图谱;芝麻油;掺混
  • 1216.麦冬叶中总黄酮的抗油脂氧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麦冬叶中的总黄酮,考察了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常用的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固定超声波功率250 W,用35 mL 80%的乙醇在70℃的水浴温度中浸泡30 min、超声波辅助提取20 min后,麦冬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7.3 mg/g,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与黄酮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活性比常用的VC和柠檬酸强.
    关键词:麦冬叶;黄酮;抗氧化;油脂
  • 1217.CS/GA鱼油微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鱼油为芯材,以阿拉伯胶(GA)和壳聚糖(CS)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以昆明小鼠为供试动物,喂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设置高脂模型组、正常对照组、CS/GA壁材组、鱼油组和鱼油微胶囊组.喂养28 d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小鼠体重的变化,以考察鱼油微胶囊与液态鱼油在小鼠形成高血脂症过程中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CS/GA壁材复凝聚物对血脂调节没有效果,喂食鱼油微胶囊和鱼油组小鼠TC、LDL-C均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且HDL-C均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说明鱼油微胶囊和鱼油降低血脂胆固醇作用显著.
    关键词:鱼油;微胶囊;降血脂;fish oil;microcapsule;reducing blood lipid
  • 1218.真空挤压膨化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本试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挤压温度、螺杆转速、物料含水、模孔孔径和真空度5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总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SAS9.2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油率下的真空挤压膨化参数,结果表明:套筒温度为87℃、真空度为-0.067 MPa、模孔孔径为22 mm、螺杆转速为91 r/min、物料含水率为16%,总油提取率可达到93.87%,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后酶解的总油提取率提高了约21%,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真空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以后的中试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水酶法;大豆油;真空挤压膨化;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aqueous enzymatic;soybean oil;vacuum extrusion
  • 1219.敏捷式粮油食品有害物质图形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图形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害物质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空间图形数据的管理是当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提出了一种将空间图形数据存入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实现了有害物质图形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等操作.最后,给出了一个采用该结构模型实现有害物质管理的敏捷式图形数据库系统,及其在有害物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实例,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识别和防范有害物质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有害物质;图形数据库;开发;应用;harmful material;graph database;design and development
  • 1220.基于TRIZ理论的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根据TRIZ创新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的图像采集装置每间隔1 min采集刚炸好薯片的双面图像,在Lab颜色空间中,用提出的图像滤波、分割和颜色测量算法从双面图像中提取目标薯片、测量整体薯片的颜色平均值,同时对相应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值做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薯片双面a平均值和其丙烯酰胺含量值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R2=0.971),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市场上出售的10个不同品牌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值,与标准化学方法测定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94%,说明该方法准确可行.
    关键词:TRIZ理论;丙烯酰胺;油炸薯片;图像处理
首页  上一页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