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18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171.基于超弱发光技术的稻谷和小麦种子发芽率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贮藏0 ~ 24个月的稻谷和小麦种子颗粒及去种胚后的胚乳粉进行了超弱发光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稻谷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与其超弱发光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单调下降的趋势,而去种胚后的胚乳粉的超弱发光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却没有发现显著的下降.这一结果表明,稻谷和小麦种子的超弱发光值随贮藏时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其发芽率(即种子活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贮藏期间稻谷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贮藏期间稻谷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存在差别,稻谷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呈良好的非线性关系,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获得的关系模型可很好地通过稻谷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来预测其贮藏期间的发芽率(R值分别为0.993和0.998).
    关键词:超弱发光;稻谷;小麦;发芽率;检测
  • 1172.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中氟的不确定度评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中氟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建立测定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识别了不确定度来源,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曲线、定容体积、试样称量、回收率、重复测定等因素.在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合成得到了测定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重复测定、标准溶液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贡献率最大,是影响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采用该方法测定饲料中氟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氟;饲料;measurement uncertainty evaluation;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fluorine;feed
  • 1173.特征脂肪酸在鉴别地沟油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气相色谱法系统考察了正常植物油、地沟油、煎炸老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不饱和度.实验发现在正常植物油中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未检出或含量极低,而在地沟油和煎炸老油中这4种脂肪酸色谱峰明显,并且地沟油的不饱和度(2.38)明显低于正常植物油.采用判别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十七碳以下的脂肪酸具有显著的指纹图谱特征,可以作为特征脂肪酸有效实现对正常植物油、地沟油和煎炸老油的鉴别.
    关键词:地沟油;正常植物油;判别分析;偏最小二乘法;drainage oil;normal vegetable oil;discriminant analysis;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 1174.小果油茶不同居群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数量性状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小果油茶分布区的15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测定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等12个性状指标,探究不同数量性状的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众数频率相差不大,亚麻酸、硬脂酸及含油率数量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其余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小果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性状多样性指数较大,变异程度高.不同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2.912 1,15个居群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576 7.小果油茶含油率及脂肪酸性状及其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地理因子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不同性状受地理生态因子影响也不同.在二元三次趋势面分析中,只有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多样性指数与经纬度变化趋势呈明显相关.
    关键词:小果油茶;含油率;脂肪酸;多样性指数;Camellia.meiocarpa Hu.;oil content;fatty acid;diversity index
  • 1175.进口棕榈油短重索赔实证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近年来,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快速增长,与之伴随的是进口短重频发,严重影响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从实证角度对南通如皋口岸的进口棕榈油短重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储运公司硬件设施的规范建设对货物重量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通过如皋口岸尝试重构进口液态货物的重量检验程序的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进口棕榈油;短重;索赔;实证分析
  • 1176.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及亚麻酸甲酯含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利用HP-Innowax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以十九烷酸甲酯为内标,建立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和亚麻酸甲酯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对不同原料的生物柴油进行重复性试验,脂肪酸甲酯精密度试验变异系数为0.08%~0.15%,亚麻酸甲酯精密度试验变异系数为0~0.62%.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和亚麻酸甲酯含量.
    关键词:生物柴油;气相色谱;十九烷酸甲酯;内标法;biodiesel;gas chromatography;methyl nonadecylate;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 1177.植物油制备润滑基础油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植物油制备润滑基础油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植物油的特点,分析了其作为润滑基础油的优势和不足,重点介绍了植物油的氢化、环氧化、支链化和酯交换等化学改性技术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改性方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环境友好型润滑基础油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植物油;润滑基础油;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vegetable oil;lubricant base oil;chemical modification technology;progress
  • 1178.棕榈油甲酯制备生物润滑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棕榈油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和三羟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TMP)为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制备可用作生物润滑油基础油的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trimethylolpropane fatty acid tiester,TFATE).通过比较FAME的转化率和TFATE在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及真空度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催化剂为三羟甲基丙烷钾(Trimethylolpropane mono potassium salt,TMP-K),催化剂添加量为TMP-K与TMP物质的量比0.02:1,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28℃,FAME与TMP物质的量比4∶1,反应压力为300 Pa,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为91.78%,反应混合物中TFATE质量分数为90.11%.经分子蒸馏分离纯化后终产品TFATE质量分数为97.02%.
    关键词:生物润滑油;酯交换;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
  • 1179.小麦粉中掺杂滑石粉的太赫兹光谱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在室温下分别对小麦粉、滑石粉及其混合物进行了光谱测量,获得了它们在0.2~1.5 THz波段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结果表明滑石粉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可以作为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指纹特征用于物质识别;另外,混合物中滑石粉含量越高,吸收系数越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小麦粉中滑石粉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粉中的滑石粉含量与太赫兹吸收系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3 9,均方根误差为1.48%,检出限优于2.0%.
    关键词:太赫兹时域光谱;小麦粉;滑石粉;食品检测;偏最小二乘法
  • 1180.烘烤条件对葵花籽油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烘烤压榨制得的葵花籽油进行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物质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同时检测烘烤压榨葵花籽油的品质.结果显示:烘烤条件为140℃/30 min和150℃/30 min时葵花籽油感官评分较高,风味最佳;杂环类化合物是浓香型葵花籽油特征风味的主要来源,其中吡嗪类物质含量最高;烘烤温度升高,烘烤时间延长,葵花籽油色泽加深,生育酚含量减少;酸值和过氧化值随着烘烤温度升高和烘烤时间延长而增大.综合考虑,葵花籽经140℃烘烤30min压榨可以得到相对最佳风味和品质的葵花籽油.
    关键词:葵花籽油;烘烤条件;风味;品质;sunflower seed oil;roasting condition;flavor;quality
首页  上一页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