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21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01.花椒精油抑制赤拟谷盗虫卵孵化作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花椒精油抑制谷物及山货干品中危害甚大的赤拟谷盗虫卵的孵化,以延长商品货架寿命.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东北青花椒、江津青花椒、汉源红花椒和韩城红花椒中提取精油,用GC-MS方法分析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在30℃恒温条件下通过触杀和熏蒸试验,筛选出对赤拟谷盗虫卵的孵化抑制和杀虫效果最佳的品种,确定其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间LT50.结果表明:4种精油的提取率分别为7.2%、5.1%、4.6%、2.0%,精油中含量比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柠檬烯、α-蒎烯等,东北青花椒精油中芳樟醇含量最高;从触杀和熏蒸效果来看,东北青花椒精油的抑制孵化效果也是最佳的,致死中浓度LC50均低于其他3种花椒,对虫卵熏蒸24、48和72 h的LC50分别为34.82、29.28和16.48 μL/L,精油熏蒸浓度分别为30、40和50μL/L时,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45.11、29.41和12.98 h.
    关键词:花椒精油;赤拟谷盗;熏蒸
  • 1202.微波焙炒对水代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白芝麻为原料,研究微波焙炒对水代法制取的芝麻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焙炒温度的升高及焙炒时间的延长,芝麻油的色泽逐渐加深,最终呈现深红色,达到黄值70,红值9.9(25.4 mm比色槽),过氧化值先升高后下降,氧化诱导时间逐渐延长,最长为13.37 h,酸值变化很小;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着微波焙炒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微波焙炒;水代法提取;芝麻油;品质;microwave roast;aqueous extraction;sesame oil;quality
  • 1203.13个省茶叶籽油脂肪伴随物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收集到的全国13个省的茶叶籽油样品中的脂肪伴随物成分含量做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中茶多酚总含量为20 ~ 45 mg/kg;总生育酚含量250 ~ 450 mg/kg,且以α-生育酚为主;植物甾醇总含量为1100~1800 mg/kg;角鲨烯含量500~ 800 mg/kg.茶叶籽油中的植物甾醇主要为△7,22-麦角甾二烯醇和谷甾醇,除此之外还含较多的羊毛甾醇.
    关键词:茶叶籽油;脂肪伴随物;茶多酚;甾醇;角鲨烯;分析
  • 1204.湿法制粒与流化床工艺制备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本研究采用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包衣、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3种工艺分别制备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并对饲料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固体原料超微粉碎后粒径小于20 μm,然后与液体原料经充分混合后作为基础饲料.制备的饲料粒径大多为150~840 μm.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的饲料表面没有连续均匀一致的表面结构;流化床制粒包衣工艺制备的饲料表面有光滑致密的包衣膜;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的饲料形状较规则,表面有连续均匀一致的包衣膜.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包衣、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3种工艺制备的微粒饲料(250 ⒍420 μm)在3.50% NaC1溶液lh的氮保留率分别为43.6%、52.3%、57.5%;沉降速率分别为5.1、4.5、4.9 mm/s;均能均匀的分散于整个水体.
    关键词: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包衣;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marine fish larvae;micro diet;wet granulation;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 coating;wet granulation and fluidized bed coating
  • 1205.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及其与浸出法的比较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超声辅助2种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分析超声波技术影响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所得油脂的品质与之浸出法进行了对比.经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lh、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全脂豆粉加入量为0.04 g/mL;2种不同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的萃取率差别不大,AOT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1.39%,AOT-Tween85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4.17%.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比浸出法要低;浸出法、AOT反胶束法、AOT-Tween85反胶束法3种方法提取的大豆油脂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色泽、皂化值也基本相同,碘值稍有差异.
    关键词:反胶束;萃取;油脂;reverse micelle;extraction;oil
  • 1206.醇法制取玉米胚芽蛋白的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了利用脱脂玉米胚芽粉采用醇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生产工艺.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玉米胚芽蛋白的制备工艺.经单因素试验得出利用玉米胚芽粉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10∶1 (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h.响应面优化的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料液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3.67%,液料比为10.25∶1(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06h时,玉米胚芽蛋白的蛋白提取率达到最大.在最佳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81.87%,蛋白质质量分数达55.73%.
    关键词:玉米胚芽粉;玉米胚芽蛋白;制取工艺;响应面分析
  • 1207.微囊化唾液乳杆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囊化唾液乳杆菌对内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力和血清IgG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252只1日龄艾拔益加(AA)肉鸡公雏,随机分成6组(Ⅰ-Ⅵ),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鸡.Ⅰ为基础日粮组;Ⅱ为维吉尼亚霉素(50 mg/kg)抗生素组;Ⅲ为低剂量唾液乳杆菌菌液组(108 CFU/kg日粮);Ⅳ为高剂量菌液组(109CFU/kg日粮);Ⅴ为低剂量微囊化唾液乳杆菌组(108 CFU/kg日粮);Ⅵ为高剂量微囊化唾液乳杆菌组(109CFU/kg日粮).肉鸡第21(试验前期)和42(试验后期)日龄时统计生产性能,并分析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血清IgG水平.结果表明,低剂量微囊化唾液乳杆组肉鸡试验全期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显著改善,成活率明显升高,而腹泻率显著降低,其中肉鸡试验全期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和抗生素组降低了10% (P <0.05)和6.4%(P<0.05);日粮中添加低剂量微囊化唾液乳杆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第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GSH-Px活性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了15.1% (P <0.05)和13.2% (P <0.05),且第42日龄肉鸡血清丙二醛含量较抗生素组降低了36.6% (P <0.05);日粮中添加低剂量微囊化唾液乳杆显著提高了第21和42日龄肉鸡血清IgG含量(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微囊化唾液乳杆(108 CFU/kg日粮)可以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微囊化唾液乳杆菌可以作为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肉鸡日粮中.
    关键词:肉鸡;唾液乳杆菌;微囊化;生长性能;抗氧化力;免疫性能;broilers;lactobacillus salivarius;microencapsulated;growth performance;antioxidative capacity;IgG
  • 1208.基于酶解后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的GC-MS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对不同时间酶解后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进行成分比较,探讨酶解对萃取样品成分的影响.利用酶解不同时间作为预处理,采用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5个酶解时间下得到的净油分析.结果表明:酶解6h作为预处理乙醇萃取后分离出化合物种类最多,峰面积总量最高,其中香兰素、正十六酸、亚油酸、1,2-苯二甲酸单(2-乙己基)酯、16-甲氧基-14-氧化十六碳-15烯酸、甲酯等14种化合物为共有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50%以上.酶解不同时间预处理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有醛类、酯类、酸、醇、杂环化合物等,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
    关键词:香草兰净油;酶解时间;GC-MS;vanilla net oil;enzyme hydrolysis;time;GC-MS
  • 1209.响应曲面法优化油菜籽清油提取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油菜籽清油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清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通过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Protex 6L和中性蛋白酶Protex 7L的筛选,发现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的清油出油效率最高.选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蛋白酶酶解提取菜籽清油工艺,得到最佳参数为:加酶量1.5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0min,酶解pH 9.0,此时菜籽清油出油效率为62.31%.且本研究所制得的清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45%,是很好的食用性油脂.
    关键词:油菜籽;水酶法;清油;响应曲面
  • 1210.微波强化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在微波辅助下采用固体酸H2SO4/C催化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波加热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醇酸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常规加热,微波能有效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获得最优酯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占油酸质量),反应温度62.99℃,反应时间1.08 h,醇酸摩尔比7.90∶1.在最优条件下,验证实验的油酸甲酯收率达到80.89%.
    关键词:微波加热;固体酸H2SO4/C;酯化反应;响应面法;microwave heating;solid acid H2SO4/C;esterifica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首页  上一页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