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9 篇 当前为第 121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01.响应曲面法优化油菜籽清油提取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油菜籽清油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清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通过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Protex 6L和中性蛋白酶Protex 7L的筛选,发现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的清油出油效率最高.选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蛋白酶酶解提取菜籽清油工艺,得到最佳参数为:加酶量1.5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0min,酶解pH 9.0,此时菜籽清油出油效率为62.31%.且本研究所制得的清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45%,是很好的食用性油脂.
    关键词:油菜籽;水酶法;清油;响应曲面
  • 1202.微波强化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在微波辅助下采用固体酸H2SO4/C催化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波加热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醇酸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常规加热,微波能有效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获得最优酯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占油酸质量),反应温度62.99℃,反应时间1.08 h,醇酸摩尔比7.90∶1.在最优条件下,验证实验的油酸甲酯收率达到80.89%.
    关键词:微波加热;固体酸H2SO4/C;酯化反应;响应面法;microwave heating;solid acid H2SO4/C;esterifica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1203.水相体系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了水相体系中脂肪酶Thermo 4S-3水解大豆粉末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α-GPE)的可行性,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磷脂酰乙醇胺(PE)转化率和L-α-GPE得率的影响.确定脂肪酶Thermo4S-3催化制备L-α-GP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底物质量浓度5 mg/mL,反应温度40℃,酶添加量30 U/mL,CaCl2添加量3.33 mg/mL,反应时间6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PE转化率为95.5%,L-α-GPE得率为93.6%.
    关键词:大豆粉末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甘油磷脂酰乙醇胺;脂肪酶Thermo 4S-3;制备;soybean phospholipids powder;phosphorylethanolamine;glycerylphosphorylethanolamine;Thermo 4S-3 lipase;preparation
  • 1204.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苯并芘及色泽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采用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中苯并芘(BaP)及色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菜籽油中BaP脱除效果及色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吸附脱除菜籽油中BaP和色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采用混合吸附剂,混合吸附剂(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用量0.03%+4%(占油质量),吸附时间20 min,吸附温度10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菜籽油中BaP脱除率达到96%,BaP含量为0.40 μg/kg,菜籽油色泽R值为3、Y值为31.
    关键词:菜籽油;苯并芘;吸附;脱除率;脱色;rapeseed oil;benzo(a)pyrene;adsorption;removal rate;bleaching
  • 1205.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样品中均分离并鉴定出8种脂肪酸组分,主要含有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接近,但各脂肪酸含量略有差别.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高为0.156 g/kg,最低的只含有0.077 g/kg,平均值为0.117 g/kg.而橄榄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低的有4.511 g/kg,而最高的达到8.401 g/kg,平均值为5.78 g/kg,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为油茶籽油中的近50倍.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高于橄榄油.油茶籽油中仅有1个样品含量最低,为1.08 g/kg,其他样品含量都在2.0~3.5 g/kg区间,平均值为2.422 g/kg,而橄榄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较高的2个样品分别有2.05 g/kg和2.09 g/kg,其余样品含量均在1.0 ~2.0 g/kg之间,平均值为1.534 g/kg.油茶籽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为橄榄油样品的1.58倍.
    关键词:油茶籽油;橄榄油;脂肪酸;角鲨烯;β-谷甾醇;camellia oil;olive oil;fatty acids;squalene;β-Sitosterol
  • 1206.超临界CO2结合夹带剂萃取紫苏籽油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选择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夹带剂,超临界CO2萃取紫苏籽油.以得油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条件,获得紫苏籽油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夹带剂为乙酸乙酯,添加量为CO2摩尔流量的3%,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 MPa.在此条件下,紫苏籽油得油率为36.7%.对萃取所得紫苏籽油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除了酸值偏高以外,其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尤以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1.45%.
    关键词:紫苏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夹带剂;perilla seed oil;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entrainer
  • 1207.角鲨烯软胶囊提高缺氧耐受力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为研究角鲨烯软胶囊的保健功能,以角鲨烯油为原料,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推荐剂量的10倍、20倍、30倍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给予角鲨烯30 d,采用常压耐缺氧法、亚硝酸钠中毒致死法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法分别记录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及急性脑缺血后喘气时间.结果表明,20倍、30倍剂量组常压缺氧时间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延长;在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条件下,3个剂量组均能延长喘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小鼠体重增长无影响.说明角鲨烯软胶囊作为保健食品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的作用.
    关键词:角鲨烯;缺氧耐受力;功能试验
  • 1208.不同方法提取蚕蛹油的GC-MS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从桑蚕蛹中提取得到蚕蛹油,研究不同方法下蚕蛹油的提取率,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蚕蛹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7.80%和24.01%,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两种方法提取蚕蛹油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其中索氏提取法得到的蛹油脂肪酸组成为硬脂酸8.16%,软脂酸18.24%,油酸35.69%,亚油酸6.20%,亚麻酸26.93%,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70.18%;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蛹油脂肪酸组成为硬脂酸7.66%,软脂酸18.81%,油酸35.86%,亚油酸6.00%,亚麻酸28.03%,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71.15%.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的蛹油亚麻酸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感官品质高于索氏提取法.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气相色谱-质谱;脂肪酸
  • 1209.超声-微波协同辅助萃取茶皂素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萃取脱脂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超声波功率50 W,萃取次数2次,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茶皂素得率为指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的茶皂素萃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0,微波功率600W,超声波功率50 W,萃取时间150 s,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7.43±0.13)%,纯度为67.12%.
    关键词:茶皂素;超声-微波协同辅助萃取;脱脂油茶籽粕;tea saponin;ultrasonic and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defatted oil-tea camellia seed meal
  • 1210.碱性蛋白酶水解对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大豆是八大食物过敏源之一,其中主要蛋白成分7S和11S球蛋白也是致敏性较强的抗原蛋白.本试验研究了豆粕在Alcalase酶水解过程中7S和11S两种大豆抗原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酶解10 min时7S伴球蛋白的α'、α和β亚基、酶解60 min时11S球蛋白的酸性亚基等主要抗原蛋白成分即被完全水解,同时新产生了23 ku和大量14 ku以下组分;酶解豆粕中95.1%的蛋白可溶于水,其中68.1%蛋白质可溶于三氯乙酸.
    关键词:豆粕;大豆抗原蛋白;酶解;蛋白质亚基;溶解性
首页  上一页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