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10-03]
近五个交易日沪深300 指数下跌3.40%,食品饮料板块下跌2.28%,行业跑 赢市场1.12 个百分点,位列中信30 个一级行业中游。其中,酒类下跌2.18%, 饮料下跌2.30%,食品下跌2.74%。个股方面,华统股份、金种子酒及会稽 山涨幅居前,科拓生物、劲仔食品以及承德露露跌幅居前。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9-30]
茶饮料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发展最快的饮料,被视为新时代饮料。在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茶饮料已超过碳酸饮料成为市场第一大饮料品种。中国茶饮料最早出现在1995年,最近几年中国大陆茶饮料市场发展速度超过300%,茶饮料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碳酸饮料的第三大饮品,涨势迅猛。随后,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参与茶饮料的开发与生产,如三得利、顶新、统一、联合利华、娃哈哈、健力宝、乐百氏、椰树、汇源等,这些有实力的企业使得茶饮料异常火暴。许多专家学者预测,茶饮料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9-29]
2021年,现制茶饮整体规模突破千亿元,门店数量突破50万家。同时,在品牌效应逐步强化、资本不断注 入的背景下,未来五年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现制茶饮消费者以年轻女性为主且多为“打工人”,日常靠奶茶续命。TA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倾向于 低糖产品,最常在逛街的时候饮用,看重口感与安全性。现制茶饮品牌在产业上下游中话语权重,但竞争壁垒低。高端市场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马太效应初显; 中端市场消费需求大,市场玩家卡位激烈;低端市场蜜雪冰城一骑绝尘,以加盟方式疯狂扩张。未来,茶饮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门店运营、原材料供应及会员管理等环节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同时,国 内企业为了寻求新增量,将掘金海外市场。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21-09-27]
行情回顾:食品饮料板块整体下跌,啤酒行业跌幅明显。上周观点:密切关注白酒价格波动,食品板块静待十月革命。啤酒行业:短期数据或有承压,关注下半年提价催化及中长期配置机会。餐饮产业链(五环):酵母行业下半年成本压力仍存,速冻行业迎下半年 旺季。软饮料:东鹏基本面强劲,露露回升值得期待。白酒:次高端白酒板块小幅震荡。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21-09-27]
京东食品饮料行业线上销售额快速增长,食品礼券增幅较大。休闲食品:线上销售额增长,糕点点心类增速较快。饮料冲调:乳制品行业销售额增速提升,燕麦行业销售额略降。膳食营养品:行业销售额略降,量增价跌。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9-23]
我们对海伦司进行了消费者问卷调查和门店梳理,剖析海伦司当前的用户群 体、开店情况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并对其开店空间及长期竞争优势进行探讨。 酒吧生意的本质是社交需求驱动,售卖“空间价值”,海伦司作为认知度前三 酒馆品牌,在年轻群体中拥有较高知名度。海伦司通过自有品牌产品省去经销 商环节、规模优势提升第三方品牌议价能力,实现了利用高性价比产品持续吸 引消费者。经测算,海伦司全国门店空间可达5000 家左右。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经调整净利润为 2.05/7.25/12.4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2 年估值为 35X,建 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21-09-22]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餐饮服务市场,餐饮年收入由2016年的3.6万亿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的4.7万亿元,复合年增 长率为9.3%。受2020年初疫情影响,市场规模缩水至4.0万亿元,但市场应对疫情严峻挑战的韧性很强、潜力巨大;预 计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万亿元。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21-09-2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95 亿元,同比 增长2.5%,比2019 年8 月份增长3.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 额31115 亿元,增长3.6%。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9-21]
2021 年 8 月,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增长加速,Swisse 增速平稳,汤臣环比改善;休闲食品行业重回正增长,龙头环比改善,三只松鼠增速低于行业;乳制品行业增速提升,蒙牛液奶持续高增,婴儿配方牛奶粉同比微增,龙头增速均好于行业;酒类、调味品行业高基数下仍为负增长,但日常调味品增速转正;自热火锅高基数下延续负增长。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9-21]
国内植物奶各细分品类龙头品牌例如养元六个核桃、露露杏仁露、椰树椰汁、维维豆奶、维他奶等,各自均在垂直领域拥有7 成以上的份额;但在整体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中,格局依旧较为分散,份额最高的养元饮品市占率仅25%。缘于赛道过于细分的传统使得行业的产品边界难以打破,新品研发少,口味难以升级;长期依赖大单品也限制了企业自身发展。我们看好豆基植物奶以及燕麦奶未来的趋势。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余植物基类别,且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新陈代谢,骨密度;豆基植物奶在本身高蛋白质含量的基础下,易于复合其余植物基进行口味、配方提升;且大豆口感中性,存在更多产品升级和口味换代可能性。燕麦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富含的β-葡聚糖是典型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高血糖、高血清胆固醇人群也十分有益。燕麦奶口感时尚、营养丰富的综合因素,加之OATLY、OATOAT 等燕麦奶企业近年在我国的消费者培育,赛道进入高增长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