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中磷国标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20-01-25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的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磷,有效减少有毒试剂的使用量,缩短实验时长,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取0.1 g样品,加8 mL硝酸微波消解,温度曲线为0~15 min匀速升温到190℃并保持15 min,消解完毕后160℃赶酸并用纯水定容至50 mL,取标准系列及2 mL样品于25 mL比色管,与2.5 mL硫酸(5%)、2 mL钼酸铵溶液(50 g/L)、1.0 mL氯化亚锡-
-
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1-25
随着人们对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关注,发展快速、灵敏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广泛兴起的样品前处理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工业染料及合成色素、真菌毒素等有害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
我国防腐剂种类、特点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1-25
食品添加剂的运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而防腐剂的使用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防腐剂的种类以及特点,探讨与分析了防腐剂在食品当中的运用,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南宁市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风险评估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20-01-25
目的对南宁市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运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590份大米、玉米碾磨制品、黄豆、花生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状况,以食物频率法收集南宁市居民4类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暴露限值法(MOE)和低剂量外推法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膳食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花生油、玉米碾磨制品、大米、黄豆中黄曲霉毒
-
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1-25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发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日常的饮食安全,食品安全不仅与国民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反映出了我国现在十分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食品检测相关政策以及体系,以保障食品健康,保障国民健康。本篇文章针对食品安全检测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自我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对食品安全也更加关注,而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检验尤为重要。做好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就必须从采样、耗材、试剂、人员、仪器、环境与生物安全等各个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
食品检验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及问题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1-25
本文就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而使食品安全得到保证。
-
食品召回行政监管工作中的法律疑难案例研究——基于127份行政裁判文书的样本实证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1-25
食品召回制度在解决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较多困难。本文在对选取的127份涉及食品召回的行政审结案件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和深入探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召回工作中存在的疑难纠纷和问题。
-
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思考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20-01-25
食品的安全、质量、卫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检测工作也随之快速发展,但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解决。本文主要针对食品检测控制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观点供参考。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发布日期:2020-01-18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食品中17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的含量。选择了白酒等12种不同类别的食物作为分析样品,样品的前处理参照国家标准GB 5009.271-2016中所述方法进行。选择正己烷作为溶剂提取样品中的PAEs,在30℃下超声提取30min。对一些基体效应较明显的样品(如菠菜、芹菜、芒果汁和奶粉等),需经N-丙基乙二胺和硅吸附剂复合填料(PS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