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9-11-15
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膜制品、面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大豆分离蛋白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感官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
浅谈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及管理模式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9-11-15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向全球化,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文概述了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介绍了当今国际上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两种模式,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进行了概述。
-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3种食品中11种农药残留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9-11-1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结合基质匹配标准系列测定3种食品中1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Safty)方法,用乙腈溶液进行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rimarysecondaryamine,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
-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9-11-15
目的建立不同食品基质中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通用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aschromatography–electroncapturedetector,GC-ECD),实现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15种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对象,采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 Forisil固相萃取、结合浓硫酸磺化净化技术,通过GC-ECD检测,
-
食品中5-羟甲基糠醛的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9-11-15
5-羟甲基糠醛又称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HMF),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源性污染物。研究报道HMF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基因毒性、致癌性等,因此须采取合适的方法控制其含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降低食品中HMF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加工更安全的食品提供理论指导。
-
菊芋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粮食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2019-11-15
菊芋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功能性因子,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对于菊芋食品121的开发较少,利用程度不高。在菊芋进入中国时,除煎炒烹炸外,其最早应用于腌制食品,后随着对菊芋研究深入发现,菊糖及低聚果糖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目前对于菊芋的研究重点多在于保健食品方面,对菊芋应用于休闲食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菊芋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主要目的
-
薇菜的营养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19-11-15
对薇菜营养成分、药膳食疗功效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针对发展困境提出一些建议,为薇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
《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9-11-13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状况,汇总了《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课程教材、大纲、授课方式、学生、教师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出版相关教材、合理编制教学大纲、积极与学生交流、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
食品中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9-11-13
抗生素在农业、畜牧业的广泛使用,加剧了耐药基因/耐药细菌的产生,及其在人、动物和环境中的循环传播,增加了人类摄入耐药基因的风险,给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极大威胁。文中结合最新文献,主要介绍了相关食品领域内耐药基因/耐药菌的分布特点、传播机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为食品领域的抗生素耐药性风险评估提供一定支持。此外针对影响抗生素耐药性发展的风险因子,总结
-
应用型高校食品类专业中职升本学生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19-11-13
中职升本是教育部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立的新生事物。本文针对中职升本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一些应对策略,希望与中职升本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