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接入主动配电网协同储能研究应用综述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发布日期:2024-10-25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呈现规模化效应,随着配电网中清洁能源逐渐呈现高比例趋势,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主动配电网作为储能配置参与协同调度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汽车参与储能的形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为此,分析了协同储能调度的目的及影响因素,从计及需求响应、考虑供需双方、结合多方利益、参与虚拟电厂储能四个方面综述协同储能调度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应用案例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
电动汽车液冷超充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来源:汽车与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4-10-25
电动汽车液冷超充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充电速度快、设备寿命长等优点,对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热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并总结液冷超充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电动汽车超充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演化博弈的电动汽车扩散机制分析
来源:汽车与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4-10-25
为了探究政府环境规制下电动汽车扩散的内在机制,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了政府与汽车制造商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政府和汽车制造商决策演化过程的分析,揭示了政府决策对汽车制造商生产行为及电动汽车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税价格越高,汽车制造商生产电动汽车的概率越大,而政府监管的概率受此影响不大;补贴的变化对汽车制造商生产策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政府监管概率随着补贴的增加而降低。此外,还研究了电动汽车和燃油汽
-
基于电驱系统高频注入的电动汽车电池包快速加热控制算法
来源:电工技术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25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温加热是缓解其低温环境性能衰减的有效措施。该文从电动汽车整体架构出发,提出一种多周期偏置方波注入法,向电机d轴混叠注入直流电流与高频电压,使得电池母线端激励正负交变电流,该电流流过电池内阻产生焦耳热,实现电池自发热。所提控制方法,仅采用原有电驱系统硬件结构,在矢量控制基础上增加注入信号,实现方式简单,适配所有包含电驱系统的电动汽车。该文详细分析注入高频可在母线产生交变激励电流的原
-
电动汽车液冷超充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来源:汽车与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4-10-25
电动汽车液冷超充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充电速度快、设备寿命长等优点,对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热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并总结液冷超充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电动汽车超充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多配电台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柔性协同运行方法
来源: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发布日期:2024-10-25
随着配电网中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其无序充电行为引发的充电负荷增长趋势日益显著,导致配电变压器过载、配电台区网损增大以及负载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文章围绕配电网台区电动汽车接纳能力提升问题开展研究,针对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行为导致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差、安全运行风险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柔性互联的多配电台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协同优化运行方法,考虑用户参与意愿、充电费用、用户满意度、配电网安全性等,结合智能软开关(
-
考虑路电耦合的电动汽车集群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调控策略
来源:电网技术 发布日期:2024-10-25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渗透为交通行业低碳化发展带来机遇,又为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在路电耦合背景下,EV集群的充电负荷受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亟待研究如何计及影响因素充分利用EV的灵活性对其进行低碳协同优化。为此,提出了考虑路电耦合的EV集群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调控策略。首先提出了路电耦合网络低碳协同框架,建立了EV集群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调控模型;然
-
考虑路电耦合的电动汽车集群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调控策略
来源:电网技术 发布日期:2024-10-25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渗透为交通行业低碳化发展带来机遇,又为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在路电耦合背景下,EV集群的充电负荷受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亟待研究如何计及影响因素充分利用EV的灵活性对其进行低碳协同优化。为此,提出了考虑路电耦合的EV集群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调控策略。首先提出了路电耦合网络低碳协同框架,建立了EV集群多时间尺度低碳协同调控模型;然
-
面向电网负荷稳定的电动汽车自适应离散充电调度策略
来源:计算机工程 发布日期:2024-10-24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充电需求将带来配电网负荷峰谷差加剧、充电负荷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为此,面向电网负荷稳定提出了自适应离散充电调度策略。构建离散充电调度模型,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状态决策变量和充电功率进行联合优化,以最小化配电网负荷的峰谷差。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实时充电需求,设计车辆充电区间的自适应调整方法,根据不同电动汽车的到达时间和离开时间,实时调整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区间。然而,离
-
面向电网负荷稳定的电动汽车自适应离散充电调度策略
来源:计算机工程 发布日期:2024-10-24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充电需求将带来配电网负荷峰谷差加剧、充电负荷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为此,面向电网负荷稳定提出了自适应离散充电调度策略。构建离散充电调度模型,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状态决策变量和充电功率进行联合优化,以最小化配电网负荷的峰谷差。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实时充电需求,设计车辆充电区间的自适应调整方法,根据不同电动汽车的到达时间和离开时间,实时调整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区间。然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