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1-11-10
当今社会正处于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整个社会高速、高效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在企业或者工作岗位中培养,而是需要从学生专业学习的始发站——高校中培养。本文分析了高校中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考核方式、创建实验工作室方面研究高校技能人才的培养。
-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的改革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1-05
在中职开展专业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论储备和实践技能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也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改革可以有效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使得中职院校和企业双方能实现长远发展。鉴于此,本文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一系列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
校企合作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1-05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产业。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下阐述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针对中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忽略教学评价、教育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亟需改革问题,并提出建立"双师型"制度体系,设计出极佳教学方案、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创建出多元化教学实践基地、优化考评方式,拓宽中职院校学生评价通道等改革优化措施,全面提高新能源
-
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1-05
随着新型能源汽车衍生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需求量日渐增长,基于该现状,本文主要对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明确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就业认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合理增加实训课程建立相应评估体系几方面着手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此保证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相符。
-
地方应用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改革
来源:中国冶金教育 发布日期:2021-10-31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课程内容、推进校企合作、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改革,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
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工程师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0-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论断,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我校"吉通工程师班"特点,提出一种"校企双引擎"工程师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即基于校企合作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为满足合作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1-10-22
根据我国工业发展储备人才制定新工科计划,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发展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地方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及行业的特色,是培育应用型人才优渥的土壤,因此,培养方案应综合地方高校、企业及地方政府三者的天然优势。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政府方面,应宏观把控、施策,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的机制;学校角度,建立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课程体系,充实师资队伍,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实践训练,理论实践实现无
-
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究
来源:大众科技 发布日期:2021-10-20
新时代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在从使用传统污染较重的内燃机逐渐转换成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一代的新型燃料汽车,高职院校迎合这一产业趋势,不断革新教育机制,更新教学方法,逐步配套出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向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参考及借鉴意义。
-
校企共建共赢的食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1-10-20
校企合作是助推人才培养与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有效举措。针对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脱节、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创新性提出并实施"三合一助"校企共建共赢食品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行业合作共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行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高校-行业合作共办创新创意大赛,实现高校-行业协会助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明确"三合一助"中"学校主导、行业主体、协会辅助"
-
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1-10-10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其发展进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由于此行业对人才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而缺少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这一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实施校企合作教学能确保学校和新能源企业双方做好人才对接,保障专业人才就业的同时也保障企业吸收到优秀人才。这篇文章将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进行校企合作及其成效作重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