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给侧视域下高校电子类创新实验室运行模式构建与实践
来源:科技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2-01-25
高校实验室运行与管理模式的改革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通过改革实现实验室"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可以实现实验室的项目教学与学生兴趣相匹配、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从而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基于电子类专业,在地方高校创新实验室实施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成功产出为目标"的"四以"供给侧运行模式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
-
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2-01-15
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是职业院校建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随着河南省首张纯电动"牌照"落户三门峡,三门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对相关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强劲需求,但是,目前职业院校还存在主动对接汽车支柱产业不足,汽车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地方职业院校应立足区域产业的转型发展,建立"岗位主导·项目带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专业群建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汽车涂装技术实施“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索
来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发布日期:2022-01-15
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是我校新兴专业,是为了紧跟市场需求、紧跟行业发展、紧跟汽车技术发展而新设立的专业,它分为钣金和涂装两大方向。汽车车身涂装技术是汽车车身修复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工艺类课程,是偏重实践,偏重工艺教学的课程。在国家高水平示范校、专业实训基地、江苏省车身修复特色专业建设中,在职教"三教"改革巨轮的推动下,为了实现学校内涵快速提升,我校与PPG工业公司庞贝捷油漆(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
-
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2-01-15
随着国民的发展,化工行业对化工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地方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型。本文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工程教育师资、工程教育资源、学科竞赛、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产学研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
基于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2-01-05
双元制指的是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双方签订用人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基于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基于双元制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
校企共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发布日期:2021-12-30
以安徽农业大学与安徽石台县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共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为例,结合农业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石台富硒农业试验站校企合作科研平台,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模式。
-
“成渝双城经济圈”化工专业研究生跨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2-30
基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人才需要,探索化工专业研究生跨界培养模式。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术与应用兼备的化工专业研究生。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企业-市场-学生协同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研究特色、优化教学课程内容、强化技术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出学术与技术型兼具的化工专业研究生。
-
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职工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工工艺专业为例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21-12-30
本文以化工工艺专业为例,论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技工院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企业职工岗位需求,采用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企业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实践方法,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
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职电子商务实践研究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6
电子商务行业对高职人才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专业实践技能要求。为了提升高职实践教学质量,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选取产教融合思想作为改进工具,建立高职院校和电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优化实践教学策略。该策略以电商企业为核心,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合理选取实践题材,并设计实践方案。实践教学结果表明,产教融合可以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手段。
-
校企合作模式下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发布日期:2021-12-17
对于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素养与实践技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教育模式改革的重点。文章阐述了延边大学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以促进就业和创新人才服务社会经济为主要目标,结合边疆农业民族高校特有的本科人才培养环境、培养特色和区域民族食品产业发展特点,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探索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考评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