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28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急需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还要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该文分析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存在问题,阐述校企合作在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路径,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
-
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28
汽车电器是中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培养汽车产业领域人才的重要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尤为紧迫。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有利于课程内容随产业需求变化而不断更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但目前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教师和企业导师缺乏互动、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受限等因素制约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该文对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促进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加适应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
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28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不仅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够切实结合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形成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该文分析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阐述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以提升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08-28
针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生物技术”实训课程在日常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实训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对实训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推动了学科的综合发展,改变了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教学现状,不再以单纯的知识获取和应试结果为目标导向,而是通过引导问题解决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教学内容切合岗位需求,
-
基于产教融合、“四引四融”运行机制的汽车专业优化路径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8-20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产教融合、“四引四融”理念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汽车专业在这一理念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四引四融”理念优化汽车专业的路径,包括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建设校企共享实训基地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汽车行业发展需求。
-
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双元—六融—三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4-08-20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发生了新变化。鉴于此,提出了“双元—六融—三阶”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实施校园文化、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六方面与产业需求相融合,采取固基础、强核心和拓互选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培养方式,满足了制造业升级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
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4-08-15
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文章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了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以“队伍建设社会化、研究活动应用化、人才培养实践化、考核机制企业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开展改革探索,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学习,参加企业科研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达到教师科研教学,学生科研学习双成长的目的,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积极
-
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工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科教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15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崛起,汽车工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首先概述了产教融合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进而分析了汽车工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对清华大学与一汽―大众产教融合合作项目的分析,阐述了这种教育模式在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具体应用和显著成效。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凸显了产教融合模式相对于传统培养模式的优势。旨在为汽车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的视
-
基于校企合作“纺织+”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08-14
基于我国纺织行业与企业发展现状,通过我国高校对纺织专业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在探讨“纺织+”跨学科研究的核心概念、国内外现状与研究价值等方面基础上,指出当前“纺织+”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培养研究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提出深入研究的建议及改进的对策,主要包括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目标、内容与重点及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等。以期对未来纺织行业的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
-
基于数字赋能、校企共建的机械制图课程研究与探索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发布日期:2024-08-10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逐渐普及和推广。大连科技学院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与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通过企业教师进课堂、高校与企业教师交流学习、数字化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进行修订,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通过课堂学习、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