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食品包装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包装工程 发布日期:2024-07-30
在对本科高校《食品包装学》课程改革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与课程目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并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次,对《食品包装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科研反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及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该教学模式为《食品包装学》课程的高质量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
基于“互联网+”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7-25
针对传统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传统、实践内容不足等问题,结合“互联网+”特有的网络大数据优势,该文依托教学平台整合了精而简的教学内容、革新了线上辅助线下的教学设计、提升了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民航机务专业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实践表明:新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氛围活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知识
-
机械类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现代农机 发布日期:2024-07-24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育部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改变机械类专业课程“重知识,轻思育”、课程思政教育薄弱的现状,文章以浙江海洋大学机械类核心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案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机制、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思政素养。同时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估机制,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使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
-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图基础课程的改革思考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4-07-05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图基础课程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产业需求。本文探讨了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图基础课程的改革思考,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旨在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益建议。
-
基于费曼学习法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24-06-25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基础知识,了解它们在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的应用。该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授课难度大。作者基于费曼学习法,借助网络资源、案例启发、类比教学、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将课程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知识幽默化,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
机械类《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发布日期:2024-06-2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其中,三维设计技术更是以其直观、高效的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机械专业《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教学评价标准不全面等,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三维设计的核心技能,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的现状,对机械类《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对提
-
Simulink在提升电动汽车锂电池充电安全性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6-20
当前,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高效经济的特点快速发展,而其动力来源—锂电池的使用与充电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运营安全。因此,锂电池充电安全性教学对电动汽车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本文着眼于Simulink仿真平台,探讨了电动汽车锂电池充电安全性教学的意义,最后分析Simulink在提升电动汽车锂电池充电安全性教学中的应用,为电动汽车专业的充电安全性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
新工科背景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06-19
新工科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此,“流体机械”课程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把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过程,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多方面加以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中心焦点,教师悉心引导,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辅以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才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实践证明,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
-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发布日期:2024-06-14
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了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贯穿式的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模式,旨在通过体系化实验课程加强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引入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课程设计以手机音频信号处理与传输为核心,涵盖了模拟滤波、数字系统、数字滤波、模拟调制、电波传播、软件无线电和综合创新7个模块。这些模块不仅整合了电子信息类的核心专业
-
纺织工程专业核心课“纺纱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建设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4-05-18
以纺织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纺纱学”为例,研究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挖掘、凝练、梳理出课程各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结合知识点与思政的逻辑关系,举例阐述了四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落地落实,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提升学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