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步走”法全面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
来源:安徽化工 发布日期:2021-12-08
从培养化工专业学生工程素养的角度出发,针对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问题,提出了"三步走"的教学法。分别从"化工原理"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仿真实验/实习训练和中试装置实训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该教学法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
“汽车诊断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科教导刊 发布日期:2021-12-05
"汽车诊断学"课程主要讲述了汽车故障诊断中信号的测量技术、常用信号处理方法和状态识别方法,其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原理较为抽象,课程知识点繁多,囿于课时限制,教师无法对所有知识点展开阐述,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全面提升"汽车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引入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开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设计、课后复习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汽车诊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法,并重新
-
地方高校磷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1-12-01
贵州省磷资源丰富,磷化工产业集聚,对磷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度高,作为地方高校,开设磷化工专业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贵州民族大学磷化工专业课程的开设经验和成果,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对地方高校磷化工专业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磷化工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了分析。
-
“功能性食品”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1-11-3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多元化教育元素的应用,催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一产物,该教学模式的优势是弥补了传统线下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果。"功能性食品"在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尚属于新兴学科和领域,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一门重要的食品科学专业课程,学习过程需经历知识掌握、知识存储和知识再现3个阶段,传统教学方法则不具备知识再现功能;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解决了知识重构与
-
OBE导向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1-11-30
针对教学中师生对话未有效衔接、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问题,课程组在调研基础上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构建了"124653"教学体系,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评价机制保障下,以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内容整合升华并不断融入思政要素内容,产教深度融合,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有效组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程度、合作学习效度、探究学习深度,实现师生对话有效衔接、教
-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30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本文针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团队、考核方式四方面系统阐述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探讨学徒制背景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
-
以学生为中心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1-11-30
"食品分析实验"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就该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高师理科学刊 发布日期:2021-11-30
在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背景下,培养更高质量应用化学化工人才是主要目标之一,以化工工艺学课程为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评价体系来提高课程的教授效果,通过这些改革和探索,期望能达到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为国家输送更加专业的化学化工人才.
-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30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为了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化工原理课程也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章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对课程思政与化工原理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索,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大纲和提升教师素养等途径践行了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30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本文针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团队、考核方式四方面系统阐述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探讨学徒制背景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