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olidWorks《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发布日期:2023-02-28
针对《机械设计基础》授课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将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应用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环节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应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帮助。
-
“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3-02-28
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试卷质量,采用教育测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对“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试卷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学生成绩整体近似于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6.00±10.90分,卷面及格率为94.44%。试卷覆盖面较广、信度较好、效度很好、难易适度、区分度尚可,整体质量较高。后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相关课程编制高质量的课程试卷、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
高职“化工责任关怀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02-28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责任关怀是化工行业的先进理念,介绍了“化工责任关怀导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从课程育人目标调整、思政育人元素发掘、教学设计、团队育人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
“机织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3-02-28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以“机织学”课程为例,从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绿色生产与清洁环保、工匠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旨在助推“机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为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路径探索与建设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3-02-28
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师生、企业专家为调研对象,针对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困境,进行问卷设计、数据采样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借鉴国内外培养路径优势,提出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及策略,为培养我省急需的高素质汽车应用型人才提供政策依据。
-
基于专创融合的《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来源:饮料工业 发布日期:2023-02-28
本文针对目前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重新凝练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考核体系,探索专创有效融合的路径。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2-28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人才需求,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相关岗位的不断更新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从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及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三个维度阐述1+X证书制度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高职院校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案例。
-
《食品机械与设备》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23-02-28
利用优质在线课程及教学资源的优势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食品机械与设备》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新时期教学创新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其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考核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组织和设计,为学生互学和深入探究提供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扩展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经过混
-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3-02-28
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化工、酿酒、能化、无机、制药等专业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其教学质量是化工类相关专业本科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及评价指标。结合化工原理教学实际情况,从教学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实验大赛、思政融入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
智能汽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28
目前,社会逐渐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基于此,智能汽车进入人们的视野,但目前智能汽车相关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为满足新时代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根据智能汽车的特点,对智能汽车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进行剖析,并且对其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提出智能汽车人才培养策略。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对与智能汽车有关的技术核心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