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4-01-05
“新工科”背景下,对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分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背景下,定位了符合当下行业形势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两主线,三层次,九平台”的课程体系,围绕“两主线,三层次,九平台”进行各平台课程搭建,所搭建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交叉性、综合性、应用
-
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来源:科教导刊 发布日期:2024-01-05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技能人才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审视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针对性提出了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措施,包括构建机械特色创新创业文化体系、构建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等,为高职机械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
-
高校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科教导刊 发布日期:2024-01-05
鉴于新时代“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在“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基于教学内容、所支撑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进措施的思路与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望为“工程制图”教学课程发展提供启发。
-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24-01-01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发挥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完成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需要授课教师针对教学现状,收集典型思政元素,提出符合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设计,同时修改课程大纲与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教学效果与机械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
纵向与横向实验关联法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教育观察 发布日期:2024-01-01
当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课内项目存在离散不成体系而产业需求逐步提高的问题。对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引入了纵向与横向实验项目关联方法,重构了课内、课程间等实验项目内容。实践检验表明,该方法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积极作用。
-
数字化技术助推乡村振兴的途径与实践研究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发布日期:2023-12-31
数字信息技术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保障,为智慧农业发展、智能乡村生活提供新的动能,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但是,乡村数字化建设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源匮乏、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数字平台、引留技能人才、培育后备力量、健全培养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资源包、建立多元融合培养模式等方面多措并举,补齐短板,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可行性实践路径。
-
高校-学会(协会)-企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以绍兴文理学院纺织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3-12-30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重人才培养结构和市场外部需求充分对接,不仅仅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更需要深度推进高校、学会(协会)、企业三方协同合作,聚集资源,构建多维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积极构建高校-学会(协会)-企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党建统领、基地构建、产教融合、项目驱动、联动管理五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纺织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校-学会(协会)-企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提
-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28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深刻认识到构建科学合理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根据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设计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该文分析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28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应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该文阐述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意义,分析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28
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可较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该文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概述,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原则,并提出一系列人才培养策略,从而进一步革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育人模式,助推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一体化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