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3-12-25
化工工艺学作为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教学对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及培养工程素质至关重要。基于新工科对培养具有专业责任感、绿色化工发展意识的新型实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针对化工工艺学开展的系列教学探索。教学实践表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理念,生产实践、科学前沿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设置及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协同促进
-
机械专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23-12-25
为提高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科学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起到关键作用。基于此,为培养适应现代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机械专业人才,课题组提出了产学研用的教学模式,即将产学研用四方面引入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优化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
-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12-25
新工科建设需要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标新工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方式、教学模式、师资、精工实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新要求,传统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应着力实施加强优质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课证融合”等措施,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适应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装备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23-12-23
以“健康中国”为视角,对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人才要求、人才培养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薄弱环节,如教师工程能力弱、教学设计不合理、实践环节不足、科研与教学分离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适合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包括提升教师工程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等。为有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方程式汽车竞赛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3-12-20
随着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国内汽车行业院校的广泛推广,该赛事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了使车辆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受益于该赛事,开展了工程实践课程体系重构、理论课程与竞赛活动高度融合、FSC竞赛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等改革,为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FSC竞赛活动实现全员覆盖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
-
服务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的工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江苏商论 发布日期:2023-12-19
依据“双高计划”要求,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应与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服务于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以体现职业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功能。工商专业在组群中没有特色,常常被边缘化。因此,要跨专业组群,面向重点产业,兼顾培养懂技术的管理人才,懂管理的技术人才。通过“技术+管理”“工科+商科”,跨专业跨领域交叉融合,服务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目标是培养“懂管理、善操作、精
-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智能技术课程体系探究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12-15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院校要密切掌握国家和地方汽车智能技术产业相关政策,论证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必要性,通过研究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高职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等内容,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联合知名企业组建技术团队和资源,增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是培养高职汽车智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人才培养
来源: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3-12-15
为满足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结合自身学科定位,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拔尖人才为总体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包括开放式培养方案、开放式课程设置和开放式教学方式,初步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探究
来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发布日期:2023-12-15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汽车也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汽车后市场人才,不仅要从职业院校进行培养,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调整,才能从实践中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
“政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化工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安徽化工 发布日期:2023-12-15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频发,凸显了化工行业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具有应用性较强的优势和特色,该模式能够将高校人才培养、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目前化工行业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产学研”模式提出了化工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