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4-15]
基于监管规范要求,本文将原“固收+”概念产品称为混合资产策略基金,涵盖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可转债基金、低仓位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近四个季度股票仓位均值在40%以内及债券仓位均值在60%以上),标准“固收+”产品类别与最新监管口径保持一致。
[金融业] [2025-04-15]
l2月超储率环比上升 0.2pct 至 1.2%,高于我们此前的预期,这主要是由于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上升 4337 亿,明显高于央行高频操作净回笼的 6706 亿以及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下降的 8075 亿元,相当于央行再度额外投放 1.1 万亿,规模相当于 1 次 50BP 的降准。类似情形在 2024 年 6 月、9 月 与 11 月也出现过,我们此前尝试通过央行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变动差异寻找央行额外投放的来源,但似乎并没有明确规律可循。我们原本将这一变化解释为统计时点的扰动,但回头看这一现象发生的时点也并不是随机的,2024 年 6 月和 9 月是季末月,11 月特殊再融资债集中发行时央行日常投放规模有限但资金面也维持宽松,12 月额外投放消失后银行净融出持续下滑推动 1 月后资金面的收紧。
[金融业] [2025-04-15]
近年来,证券公司普遍提高对股票、债券资产均衡配置重视程度。我们统计了已经披露 2024 年报的 22 家上市券商,整体业绩稳定性有所增强。2024 年 Q4,合计营收为 1,088 亿元、环比+8.3%,合计归母净利润为 315 亿元、环比-5.9%。此外,就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来看,自 2024 年年初起,证券公司业绩整体保持逐季增长。本质原因在于,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中,投资收入已经占据最主要地位,证券公司投资股票、债券、基金及其他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对证券公司业绩影响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股票、债券收益了负相关性较为突出,2024 年债券市场良好表现为证券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金融业] [2025-04-14]
市场回暖,交投活跃,券商业绩底部回暖但集中度回落。据协会数据, 2024 年行业营收 4512 亿元(同比+11%),净利 1673 亿元(+21%)。 证券投资收入同比大增 43%至 1217 亿元(占比 39%),经纪、资管分 别同比+2%、+6%;投行、利息净收入分别-35%、-6%。行业杠杆率 3.31 倍,ROE 回升至 5.34%。券商盈利集中度下降,ROE 分化延续。
[金融业] [2025-04-14]
MLF 退出中期政策利率,存单上限看哪里?OMO+50bp 或可参考。从实际运行来看,2024 年 7 月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以来,1y 国股行存单多数情况下不高于 OMO+50bp。接近上限主要有 3 个阶段:2024 年 8 月下旬、10 月初以及 2025 年 3 月均未明显高偏 2%。从价格的角度考虑,MLF 多重价格招标对于银行“降成本”的带动如何?根 据金融时报相关内容,“机构投标 MLF 通常参考市场化的融资成本”,或主要为 1 年期存单利率,后续 MLF 续作的利率随行就市,存单定价下行也将带动 MLF 招标利率动态调整,从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金融业] [2025-04-14]
2024 年上市银行业绩延续边际改善趋势,23 家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6%、-1.6%、1.8%,分别较 24Q1—3 变动 +1.0pct、+1.2pct、+1.0pct;24Q4 单季度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8%、0.04%、+3.2%,分别较 24Q3 变动+3.7pct、+4.4pct、 +2.2pct。个股方面,优质区域行绝对业绩增速表现相对较好。
[金融业] [2025-04-14]
年报银行营收业绩增速双双改善,除非息收入贡献外,利息净收入回稳更值得关注:根据所有已披露年报及快报银行来看,2024年营收同比基本持平(9M24为下滑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M24为增长1.4%)。个股层面继续“城农商行领跑,国有行企稳回升,股份行底部改善但延续分化”特征。边际来看,符合预期的是债市相关非息收入继续提振银行营收,部分银行也留存OCI浮盈以滞后 兑现平滑2025年营收表现;相对好于预期的是利息净收入趋稳,单季增速已转正,这是营收更早筑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拨备适度反哺实现业绩平稳提速。
[金融业] [2025-04-14]
营收增速角度,2024 年多数国有大行和城农商行实现营收增速正增长,且四季度营收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国有大行受益于 2023Q4 低基数及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增加,城农商行受益于债市行情推动投资收益高增长。股份行营收下滑压力相对明显,主要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净收入承压。利润增速角度,目前仅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厦门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大部分银行均维持净利润正增长。国有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全面转正,优质城农商行的增速保持领先。
[金融业] [2025-04-14]
我们预计 3 月人民币贷款增 3.24 万亿元,同比多增 0.15 万亿元;社融增量 3.44 万亿元,同比多增 0.15 万亿元。预计 3 月末社融存量 422.4 万亿元,同比增速 8.2%,环比上行 0.02 个百分点。
[金融业] [2025-04-14]
“对等关税”对我国经济总量和结构上影响是深刻的,我们分析了“对等关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机制,总体上,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额外压力,同时资产质量能保持稳健;对银行业影响可控。“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建议积极关注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关注大行、招行和优质城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