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4-08-09]
东部地区引导基金发展较为领先,且进一步向区县级扩展。东部省份由于投资环境更为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优质项目较为充足等,引导基金发展较为领先,同时伴随政府引导基金逐步发展,各地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发展等需求边际上升,中西部引导基金加速设立。从行政层级看,目前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已逐步下沉至区县,区县基金数量占比逐年上升。
[金融业] [2024-08-08]
北交所市场目前处于低估值配置的窗口期,整体估值性价比较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高现金占比反映公司的安全边际,高自由现金流占收入的比重能够选择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公司。截至 2024 年一季度,北交所公司共有 28 家现金余额在 3 亿以上,合计占比 11.2%,111 家公司在 1 至 3 亿之间,合计占比 44.6%。截至2024 年 7 月 18 日,有 1 家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总市值占比超过 50%;5家公司的占比介于 40% 至 50% 之间;9 家公司的占比位于 30%至 40% 的区间内;另有 40 家公司的占比处于 20% 至 30% 的范围内。
[金融业] [2024-08-06]
历史总是相似,却并非简单重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名义经济增长、中美货币政策、外汇供求关系以及汇率政策。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足以决定人民币的走势。四个因素并不总是同向,每个下行周期主导的因素也各不相同。2015年至今,人民币总体经历了四轮下行周期,分别为时期I (2015年8月至2016年末)、时期II (2018年至2020年5月)、时期I(2022年3月至10月)、时期IV(2023年2月至今)。然而四轮表现不尽相同。人民币贬值时期并不一定对应美元的走强,美元可能处于震荡。时期I和时期IV人民币与美元的相关性较低,美元指数的波动只能部分解释人民币汇率变化,可能因为这两个时期均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外汇供求关系对人民币贬值构成重要影响。我们发现很多现象可能与市场的惯性思维
[金融业] [2024-08-05]
强化学习通过训练智能体直接输出投资决策。强化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训练智能体,使其在不同状态下采取能够最大化累积奖励的行动。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Agent)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不断学习通过奖励和惩罚来调整其策略,以便在长期内获得最大回报。在股票市场中强化学习可以通过市场状态的输入,不断调整交易策略,最大化长期的投资回报。强化学习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状态输入,奖励函数及优化算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金融业] [2024-08-05]
短周期看,美国新一轮库存周期已经启动,正在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转变国际贸易回升,美联储对降息政策不确定,造成市场预期波动较大。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全球在战争、金融、贸易以及科技等领域仍有风险可能暴,加大了对全球经济的扰动。而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二季度国内 GDP 环比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工业生产偏强、有效需求偏弱、整体物价偏低的特点仍在延续,宏观政策对内需的弥补有待加强。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融业] [2024-08-05]
三大存储原厂均公布了最新季度业绩,2402存储相关收入同环比均实现增长其中 SK 海力士草季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利润端,三家公司 2402毛利率同环比均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峰信毛利率,未来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金融业] [2024-08-05]
测算上市险企寿险负债成本下行幅度达42.7bps 高于资产端下行压力。保险股具备“红利影子股”的特征,从业绩来看,年初至今权兹市场结构性行情有助于上市险企业绩释放,从估值来看,长端利率虽然持续下行压制板块估值,但央行持续表态长端利率过低,底部基本探明,首推中国太保,其次推荐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
[金融业] [2024-08-05]
30 年国债期货短期阻力位或在 111.51元附近,对应超长债现券走势或偏震荡;10年国债期货日 K 线或仍处于第園浪上涨趋势中,关注 106.294 元支撑位及 107.248 元阻力位,对应10年国信现券或仍有一定做多空间,仍可采取逢高配置思路:上证指数目K线或处于第國浪上涨趋势中的内部第(2)浪回调中,短期在 2841 点附近或有支撑建议关注左侧布局机会。
[金融业] [2024-08-05]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传导机制: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改革有助于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从银行角度而言,治理资金空转将延续,信贷节奏趋于均衡,同时在利率市场化下,稳息差成首要问题,负债成本仍有优化空间。
[金融业] [2024-08-05]
24Q2 以来,一般性存款“脱媒”与严控存款“手工补息”共同驱动理财规模超季节性高增;同时,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下移,票息保护也有所趋弱。在资 产欠配压力下,资金进一步向长期限资产要收益,“久期策略”推动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展望 24Q3 及后续,理财规模高增的逻辑是否可持续?信托平滑机制受限、非持牌机构理财规模压降等背景下,理财资金配置的边际变化将如何影响收 益率曲线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