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0-03-14]
2 月社融结构分析:信贷平稳,拖累2 月社融主要是政府债、表外融资。1、在防疫信贷对冲下,新增信贷较去年同期缩量不大:2 月新增信贷7202 亿,新增规模较去年同期仅下降439 亿。2、与基建暂缓匹配,新增委贷+信托贷款较去年同期亦有所回落。3、预计企业短贷投放较多的对冲,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有所下降。4、预计3 月专项债不会拖累社融,但也难以有大幅的支撑。随着第二批专项债额度下达,2 月、3 月合计规模在5000 亿左右。2 月新增1824 亿,3 月规模空间在3000 亿左右。5、债券融资规模有较大幅的上升,货币政策宽松、利率走低以及政策支持疫情债发行均是支撑因素;另2 月也有较大规模的债券到期。
[金融业] [2020-03-14]
法定数字货币,是指由中央银行依法发行,具备无限法偿性,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功能的数字化形式货币。中国自2014 年开始着手,准备6 年之久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 DC/EP ,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alPayment,数字货币及电子支付工具)定位于数字化M0,替代实物现金。具体来说,是以一种具有电子支付功能的加密数字形态对现有实物现金的替代。
[金融业] [2020-03-14]
2 月末,社融同比增速10.7%,环比持平。M2 同比增速8.8%,环比回升0.4 个百分点。M1 同比增速4.8%,环比回升4.8 个百分点。社融和信贷总量平稳,与我们《2 月社融前瞻》预期基本一致。
[金融业] [2020-03-14]
新冠疫情在中国已逐渐消退,但海外部分国家疫情影响仍在加深,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在当前困局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疫情虽然是短期冲击,但由于影响幅度大,对于相当范围的微观主体可能会带来较大程度的不可逆影响,因此政策
需要总量和结构相结合,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相配套。
[金融业] [2020-03-14]
本次降低投保基金比例,主要是监管层发挥逆周期的调节作用,在疫情在经济影响的大背景下,减少证券公司经营成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投保基金科目在证券公司利润表中业务及管理费下,属于营业支出范畴,缴纳比例与证券公司年度分类评价相关。
[金融业] [2020-03-14]
券商获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牌照,将与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子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商业银行共同展开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机构可代客户做出基金品种、数量、买卖时机的抉择。
[金融业] [2020-03-14]
已披露月度经营数据的42 家券商2 月营收合计299.60 亿元,环比增加42%,可比口径同比增加27%;合计净利润128.37 亿元,环比增加54%,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新三板转板通道打通,投资者保护基金比例降低,重点关注投行优势显著,项目储备丰富的龙头券商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
[金融业] [2020-03-14]
社融低 于市场预期,表外开票拖累,企业债高增,信贷、政府债券增长较弱。本月社融+8554 亿,同比少增1111 亿,低于市场预期,YoY 增速+10.7%,与上月持平。拆分结构来看:(1)人民币贷款新增7202 亿,同比少增439亿,考虑到2 月企业复工进度较慢,居民消费信贷需求锐减,本月信贷增量不算差。(2)非标三项-4587 亿,同比多减1200 亿,成为拖累社融的主要因素。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新开票减少近4000 亿,反应出企业受春节假期延长及复工进度较慢影响,贸易需求下降导致开票不足。信托贷款-540亿,委托贷款-356 亿,收缩幅度较小。(3)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本月新增3860 亿,同比多增近3000 亿,成为拉动社融增长的重要因素。(4)新口径下,本月政府债新增1824 亿,同比少增2523 亿。
[金融业] [2020-03-14]
2 月市场成交量火爆,再融资规模大增。已公布业绩的31 家上市券商营盈利表现亮眼。随着再融资新规发布、《证券法》正式实施、基金投顾试点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将打开更多券商业务空间。
[金融业]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