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09-22]
8 月,社融新增 3.12 万亿,同比多增 6316 亿元,政府债同比大幅多增是主要拉动因素。符合此前预判,即三季度政府债发行提速叠加政策性金融加码预期升温,政府债将由拖累转为支撑。1-8 月,社融累计新增 规模达到 25.2 万亿元,同比多增 8420 亿元。8 月末社融存量为 368.61 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 9%,环比回升 0.1 个百分点。7 月末政治局会议后,财政明显发力,地方专项债发行放量。
[金融业] [2023-09-22]
万亿市场空间巨大,国家政策明确护航。外部环境依旧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应换尽换、真替真用共识进一步强化。在美国对华先进计算和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持续加码的情况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 化委员会于 2021 年底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次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
[金融业,综合] [2023-09-22]
2023年7月中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降至1.6%,已处于1996年有数据以来的6.8%分位水平,本轮去库存的主要下行势能已得到体现,市场对于后续补库存的临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可能拉动愈发期待。本文基于对中国库存周期的理论和数据研究,对库存周期研判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再审视,考察了细分行业的库存周期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对本轮补库存的判断及其经济含义。
[综合,金融业] [2023-09-22]
美国 8 月 CPI 同比增 3.7%,为连续第二个月反弹,超预期 3.6%,前值为 3.2%; 环比升 0.6%,创下近 14 个月来的最大涨幅,与市场预期 0.6%持平,前值 0.2%。美国 8 月核心 CPI 同比放缓至 4.3%,符合预期,前值为 4.7%;而环比小 幅增至 0.3%,为 6 个月来首次加速,且超过预期和前值的 0.2%。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3-09-22]
8月,债市再度演绎“过山车”行情,超预期降息打开利率的阶段性下限空间, 但长端利率并未进一步向下接近政策利率,市场仍保持一定审慎。而8月中下旬以来,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资金面维持较紧状态下,债市先在2.55-2.60%区间窄幅震荡;进入9月后,房地产政策落地,由此进一步推升市场调整,各类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信用利差开始走扩,而此时恰逢季末月份,无论是跨季资金、还是理财回表致使的赎回压力,均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金融业] [2023-09-22]
8月末社融存量同比为 9.0%,有企稳回升之势,主要是专项债发行放量 带动政府融资多增的支撑,且这一因素将延续至9月。7月被透支的实体融资需求在8月得到缓解,而且8月专项债发行放量也带动了配套融资,表现为表内信贷(社融口径)与2022年同期基本相当,较7月的同比少增有明显改善。表外融资尤其是委托贷款、表外票据融资两项,分别受到高基数、监管收紧的影响,成为社融的主要拖累。
[金融业] [2023-09-21]
马科维茨曾提出均值方差理论,基于风险和收益管理,对资产进行数量化配置,这是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均值方差模型的有效边界满足在给定收益下,方差最小,但在实际中存在诸多限制和缺陷,例如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对未来的预期收益的估计是非常难的,且模型聚焦整体组合的风险,而忽视了风险在资产之间的比例。
[金融业] [2023-09-21]
9月9日(上周六)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称,如果日本央行在年底前对物价和工资持续上涨 有信心,结束负利率是可能的选择之一。植田和男的表态释放了结束负利率的信号,市场对日央行加息的预期升温,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 0.7%,创2014 年以来的高点,9月11日日元兑美元升值 0.8%至 146.6。我们认为,应对日元贬值压力以及为结束负利率做铺垫或是植田和男释放鹰派信号的两个原因,后续需要关注9月22日日央行会议是否调整了前瞻指引的表述,日债收益率是否持续上行、日本增长通胀情况以及四季度工会对 2024 年涨薪要求的指引。
[金融业] [2023-09-21]
在截至8月25日星期五的一一周中,期权定价数据表明投资者增加了美元(DXY)和NOK(VSEUR)的多头头寸,并增加了英镑和歐元的空头头寸。在期货市场上,美元对英镑和瑞士法郎进行了空头交易,而投资者在藏至8月22日星期二的-周中买入了美元兑新西兰元和加元。
[金融业] [2023-09-21]
中长期层面,疫情后美国增长回升的速度和幅度在主要经济体中均相对领先,如欧元区、韩国和英国等,美元“强势”有一定的经济基本面支撑。 此外,全球经常项目顺差/逆差国分布的进一步“极端化”也加剧了一些国家的“美元荒” 参见《美元去哪了?》,2022/8/28)。今年 2 季度美国 GDP 回升至疫情前的潜在水平之上。同时,美联储 2021年中后快速加息遏制通胀,美债及与其他国债间的利差也总体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