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交通运输是我国重要的用能领域,交通能耗自改革开放以来呈快速增长趋势 为抑制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油品消耗的激增,国际已经陆续出台了四阶段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标准。未来交通技术和结构节能蕴含着巨大节能潜力,对控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实现碳排放尽早达峰、保障能源安全、解决区域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1993年9月,美国提出了民航协同决策(CDM)的理念并在实际运营中证明了CDM对减少航班延误大有裨益。本文,首先介绍了CDM的理念以及产生背景,概述了协同决策系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其在中国实际应用情况,其次通过对华东地区CDM系统推进情况以及运行流程的分析,指出协同决策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改善相应问题后的CDM能够助力我国民航事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无车承运平台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促进了传统公路货运组织模式的转型升级,更对物流行业未来发展及经济流通领域的生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对无车承运平台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平台的基本特征、运营主体、服务对象、业务功能、发展阶段与趋势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平台创新发展应关注的核心内容。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本文分析了交通与旅游的演进及融合历程,提出交通与旅游融合的三个阶段。在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及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第三阶段的背景下,提出了以完善游客出行链为重点,构建“两网两体系”的旅游交通规划研究框架,并在呼伦贝尔-阿尔山综合交通规划中进行了应用。文章最后从规划理念、规划思路、规划方法、规划重点、规划内容等五个方面对新阶段的旅游交通规划应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为促进沙良物流园的发展,阐述沙良物流园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沙良物流园所面临的企业进驻成本偏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初期尚未形成规模3方面挑战,以及新兴工业物流需求增长、物流节点向城市周边迁移成为趋势、周边物流企业仓储需求旺盛、直通铁路和仓储配送成为优势4方面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沙良物流园的发展经营策略:推出物流核心产品;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构建三级联动的配送体系;打造国际物流通道节点;创建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与其现有交通网络构成形态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历史发展弊病以及对其交通网络构成的影响,指出优化交通网络是未来盘活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条件。其次通过将普通城市交通网络与资源型城市交通网络对比,分析其中差异并总结出资源型城交通网络发展滞后、秩序不稳、供求失衡等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制定符合资源型城市特殊性的交通网络形态优化策略,以期其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心剂,驱动新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针对城市工程运输车辆(俗称渣土车、土方车)交通违法乱象频发的突出问题,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但收效不甚理想。为提高工程运输车的整治成效,本文基于对工程运输车的特点及城市道路交通影响的分析,总结国内部分城市工程运输车管理规定,提出对策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交通运输是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要突出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的支撑保障,提高国际通道保障能力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便捷高效、开放融合、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时期的交通发展,必须着力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增强引领作用,构建交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二是发挥先导作用,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三是强化支撑作用,打造国际互联互通网络。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分析公交客流规模的关联因素,梳理与公交客流规模有关的关联规则,有助于决策者把握整体态势、定义现状问题、细分问题类型。本文以深圳市为案例,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元,基于公交IC卡数据、人口数据、兴趣点数据、电子地图路径规划数据、微博签到数据等多源数据,从建成环境、人口密度、公交线网设施、交通可达性等维度,定量地表现影响公交客流规模的关联因素。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揭示公交客流规模与关联因素间的映射关系,提取与公交客流规模有关的关联规则。研究结论为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客流规模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工具。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0-22]
本文旨在分析解决当前国内物流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以及物流园区之间信息互联共享程度不高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国内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相关主体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提出了物流园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系统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园区之间信息互联共享应用的解决方案,对互联对象、互联内容、互联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探索研究物流园区之间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为我国物流园区从单体发展向资源集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