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运、民航和铁路运输的国际化发展态势逐步增强,签订国际公约成为规范各交通方式国际运输活动的主要手段。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形势下,法治化成为中国提升国际规则话语权的需要。在分析交通运输国际公约体系的基础上,对海事、民航、铁路国际公约进行比较,并从国家领土主权、运输过程安全性、交通工具国籍、法律范畴等方面研究国际公约的差异性,为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化发展提供研究咨询参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2]
在阐述银川铁路枢纽既有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银西高速铁路的引入方案,对包银高速铁路、宁东城际铁路引入银川铁路枢纽布局方案进行研究。经过综合比选,推荐包银高速铁路采用并行既有包兰铁路引入银川站方案,宁东城际铁路采用沿银西高速铁路接既有包兰线引入银川站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车站的能力检算、动车存车场的设置等因素,提出银川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分工方式,即银川站集中办理客运作业,银川东站办理短途动车组通过作业的分工方式。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2017-12-2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贸易越发繁荣,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使网上交易也越发普及,由此带来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包装使用量呈井喷式增长,如何将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成为我国政府、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快递行业对包装回收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气象灾害频发,对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的大城市交通系统影响严重。以城市常见的台风、暴雨为研究背景,建立多元Logit模型,对公共交通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进行预测,得出费用、途中时间和换乘次数三个决策变量对出行选择行为有负效应,其中,途中时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乘客倾向于选择时间和速度有保证性的地铁方式出行。同时为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在应急预警方案的制定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在“互联网+物流”思维的不断推动下,物流业态不断丰富,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进铁路向现代物流深化发展,太原铁路局遵循国家、行业和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趋势和要求,构建以“线上”和“线下”物流网络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体系,探索社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分析太原铁路局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太原铁路局现代物流发展对策,即构建“一站式”实体网络、“一单制”信息平台和“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为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建设运营提供参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公铁联运是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公铁联运方式中零散货物运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安检制度难以落实到位、货物重量检测数据不够准确、装车作业流程不规范、夹带违禁品卡控不严格和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强化安检制度的有效落实、优化测重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规范装车作业流程、完善查处夹带违禁品卡控措施、加强零散货物运输安全宣传及培训等措施,为在现代物流形势下保障公铁联运零散货物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甬金铁路引入金华铁路地区,对于强化金华市在浙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金华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金华铁路地区总图规划的基础上,针对金华铁路地区运量预测情况,提出甬金铁路义乌接轨和塘雅接轨两大系列方案,经研究,义乌接轨系列方案推荐采用下行义乌站接轨上行区间接轨方案,塘雅接轨系列方案推荐采用设义乌西货车联络线方案,最后从城市规划、运输组织、工程投资及运营费、区间通过能力等4个方面对这2个推荐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推荐采用下行义乌站接轨上行区间接轨方案。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中,商业领域革新对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巨大的影响,企业将会在这一背景下面临着全新的营销环境。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准确把握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协同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管理模式革新与发展,最终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期推动我国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2-21]
为促进多式联运市场发展,提高多式联运运营效率,在分析我国多式联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多式联运系统协同有待加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萎缩、多式联运制度阻滞市场发展、市场供给主体弱化降低竞争力等问题,提出多式联运发展对策,即重构多式联运合作竞争的价值链、推动物流电商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多式联运制度建设、优化物流流程,以运输组织模式的变革促成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增强多式联运市场供给刺激,加速扩大多式联运市场规模,提升多式联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