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021-11-01]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培养主体上,重学校轻行业企业;在培养目标上,重形式轻内涵;在培养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培养范式上,重教书轻育人。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发生了转向,培养目标从单一导向转向多元发展、培养内容从“双基论”转向“核心素养”、培养范式从“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实践家”。基于此,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追寻职业意义,树立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意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兼顾情感和智力培养;增加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反思实践家;建立积极保障制度,促进主体专业化发展。
[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 [2021-10-31]
10.11-10.22,申万休闲服务板块跑输沪深300 指数1.35pct。国信社服板块涨幅居前的股票为紫光学大(12%,与达内战略合作)、科德教育
(10%,职教受到政策鼓励)、海底捞(8%)、锦江酒店(6%)、首旅酒店(2%)、百胜中国-S;国信社服板块跌幅居前的股票为国旅联合、桂林旅游、张家界、西藏旅游、西安饮食、天目湖、西安旅游,国庆以来旅游板块筑底回暖,但月中区域疫情扰动再起,板块近期又有回落。
[教育] [2021-10-30]
2022 国考报名人数超过203 万人创新高,虽然招录人数同样也有大幅 增长,但竞争依旧激烈,录取率同比有所下降。2022 国考已于2021 年 10 月24 日晚上6 点结束,报名人数超过203 万人,截至下午5 点半, 过审人数184 万人,而去年通过审核人数约为157 万人,我们预计同比 增速在20%以上(考虑到从审核还在持续进行中),平均竞争比我们预 计将超过60:1。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体制内工作性价比的凸 显,国考报名人数持续创新高。2022 国考共有75 个部门,23 个直属机 构参加,虽然今年国家公务员大幅扩招,整体招录人数达到3.12 万人, 同比增长21.4%,但由于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录取率仅为1.5%,考生们 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教育] [2021-10-25]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大事,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针对人员、货物跨境流动的严格管控,提升了产品和要素全球流动的成本,对以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服务贸易形成了巨大冲击,也阻隔了国家间学术、科研的合作交流。而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跨境支付(以在线教育等为主要形式)等服务形式虽然受冲击较小,但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服务提供方式。虽然疫情终将过去,社会经济活动和教育国际交往最终也会恢复正常,尤其是高度依赖人力资源投入的教育服务贸易,对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较低,恢复起来难度不大,但是疫情引起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力量对比的调整,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持久的。
[教育] [2021-10-25]
高职院校办学评价是规划和引导高职院校办学活动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经历了模仿普通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以标准制定与示范引领的探索阶段、重视内外部共评价的协同阶段、凸显职教产教融合类型特色的深化阶段,并且在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四个方面逐渐呈现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当下我国对高职院校办学评价仍存在工具性评价较多、多元参与机制不完善、过程性评价不足、评价数据交叉重叠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未来高职院校评价需要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导向、回应民生发展需求出发,进一步从认识上破除“五唯”顽疾、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及做好双高院校示范引领作用三个方面着力。
[教育] [2021-10-24]
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表明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教育] [2021-10-21]
[教育] [2021-10-21]
[教育] [2021-10-20]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型大学需要相应进行学科组织结构创新与制度安排。国内外研究型大学院系学科组织发展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大学学院设置数量较多且相对较为封闭,学科界限分明,缺少横向整合资源、促进跨学科发展的制度手段;美国大学学院设置数量较少且具有更强开放性,相互交流频繁,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我国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创新院系学科组织结构,增强组织的开放性,形成“扁平化”学科组织结构,顺应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教育] [2021-10-20]
教育政策认同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利益相关者对高考政策的认同情况关系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发展。从对试点省份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高中学生、高中教师、高中学生家长与新高考大学生对改革政策的认同度存在差异。一是新高考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高中学生对新高考改革政策的认同度最高;二是由于改革初期政策不确定性与不完善,新高考大学生的政策认同度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三是政策宣传和共识不足导致学生家长的政策认同度显著低于学生群体;四是由于新高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工作负担问题以及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高中教师的政策认同度最低。为此,深化高考改革,应坚持政策方向,保障学生权益;完善配套政策,关注教师需求;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家长关切;按需调整政策,推动公众参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