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242 篇 当前为第 38 页 共 125

所属行业:教育

  • 371.对中国公立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的分析

    [教育] [2021-12-21]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中有三个主要决策机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学术委员会,分别进行重大决策、一般行政决策和学术决策。虽然三类决策机构的决策规则各有侧重,但就其决策的实质而言,都包含“民主”与“集中”要素。从理论和经验角度出发,剖析公立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揭示具体运行机制,分析“信息”“人情”和“比较”三种约束对于决策机制的影响,指出决策中的规范结构与行为结构的错位问题,最后提出要处理好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三者之间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公立大学;决策;民主集中制;信息约束;人情关系;比较约束
  • 372.合作治理的秩序约束: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法律架构

    [教育] [2021-12-2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现实中许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阶段,如何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校企合作本质上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协同制定管理的规章、规则、条例,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分享、权力协同,是一种典型的合作治理实践。根据合作治理理论,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离不开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为解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在合作意愿、合作风险、合作保障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法律困境,需要进一步建构校企合作多元化制度激励机制、明确合作关系法律性质、具体化法律责任等。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治理;法律架构;高职教育
  • 373.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维度

    [教育] [2021-12-21]

    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德育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高校生态德育需要不断丰富新内涵、新思想和新实践,才能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因此,全面审视当前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维度,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建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共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德育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生态德育;价值取向;实践维度;新时代
  • 374.提升民办义务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框架设计与立法突破

    [教育] [2021-12-21]

    国务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体现了时代之需、凸显了法理之义。提升民办义务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应坚持以公平与质量为目标,加快从碎片化治理转向整体性治理,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治理,从单边管制转向协同共治。从内部来看,《实施条例》在优化学校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多措并举促进治理“形式”与“实质”的统一。为了构建支持与规范并举的外部治理体系,《实施条例》在创新政府支持路径、健全外部监管体系两大方面着重发力,并通过相关条款的创新设计和具体突破为民办义务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义务教育;教育治理
  • 375.我国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价值意蕴、基本特征、实践成效与推进策略

    [教育] [2021-12-21]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安排和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一省一策”助力打造地区样本;在院校层面,自主权激活办学主体内生动力。从政策特征来看,部省共建具有兼顾平衡与扶强扶优相结合、良性竞争与伟大“共谋”相结合、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相结合等特征。在实践进程中,部省共建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接下来的部省共建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感知力;改善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推进关键改革,破解职业教育的阻碍力;赋能类型属性,展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教育部;一省一策;投入机制;类型属性
  • 376.大中小学合作推进学校整体变革的路径研究——以“新基础教育”27年研究为例

    [教育] [2021-12-21]

    当代中国的大中小学合作、学校改革与教师发展等,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尚待深化的诸多难题。以持续至今27年、经受时间检验、得到各界关注与肯定的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例,从大中小学合作推进学校整体变革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走出了一条学校改革与教师发展、理论与实践交互转化的综合生成之路。路径各阶段的目标、任务与策略各有侧重,在推进中积累、调整,持续实现合作研究与校本内生的多重效应,呈现出综合整体的转化生成特质。

    关键词:大中小学合作;学校整体变革;“新基础教育”
  • 377.通识教育视域下我国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

    [教育] [2021-12-21]

    在回应人的本质及其社会职责的问题时,通识教育与核心素养在体现知识整体性的通用能力、人格的完整性以及对心智的训练方面有其共同之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性要求,教师核心素养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综合教学能力以及养成有效的反思能力三个方面。本文通过研究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特点,着重指出,通识教育在教育理论的完整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以及“论辩”教学方式的普及性方面,对推动我国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 378.东风日产:撒下阅读的种子, 邀乡村儿童与知识共舞

    [汽车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 [2021-12-20]

    关键词:东风日产;阅读;乡村儿童;公益事业
  • 379.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的演变及我国的选择

    [教育] [2021-12-17]

    世界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和举措是建立开放的教师培养体系,确立大学系统中教师教育的专业地位,实现专门化师范教育向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比较当前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历程发现,教师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开放式”与“混合式”两种发展模式。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我国已由“老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转向“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从政策导向与发展趋势看,坚持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成为当下选择。这样既有利于综合性大学以学科综合优势来支撑教师教育以提高学科专业的学术性,又可以促进师范大学强化多学科优势以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

    关键词: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模式;历史演变;教师教育专业化
  • 380.新时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教育] [2021-12-17]

    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职业教育政校协同机制和校企协同机制的双重缺失则是制约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围绕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地区、校区、园区、社区、战区“五区联动”和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居委会、参谋部“六位协同”的发展机制,集中各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区联动;协同发展
首页  上一页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