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021-08-31]
[教育] [2021-08-25]
[教育] [2021-08-18]
[教育] [2021-08-18]
[教育] [2021-08-16]
[教育] [2021-08-12]
本周事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7 月30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就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通知如下:1)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2)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08-11]
[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11]
工业化大生产推动了现代职业技能培训的出现。为了应对一直以来的“技工荒”困扰,作为主要工业化国家代表的德国、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从工业革命伊始就开始探索符合本国产业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这些国家在构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过程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实行多元化经费投入和高度重视立法。“工业4.0”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技能人才发展。借鉴国外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应该在打通职业技能培训环节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
[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11]
从世界范围看,从单纯追求就业数量增加到更加注重就业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国外经验比较,列举了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帮助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开展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者保护、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等六项国外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措施,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 [2021-08-11]
本文利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的用工单位实际用工数据进行分行业劳务用工形势分析,作为从市场角度观察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的一个样本。通过对全行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CT),批零业,制造业,金融业四个行业劳务用工形势的分析得出,经过多年的变化发展,劳务用工结构趋于稳定成型。目前,劳务用工仍然在持续扩张,但总体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劳务用工形势在继续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