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61.封闭循环水系统生物滤池气水比对水质净化效能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通过在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研究了不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效能,以及对DO、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系统在温度为(19±1)℃,系统循环次数为15次,养殖池DO保持在12 mg/L以上的运行条件下,随着气水比由0.75:1~1.50:1的增加,生物滤池氨氮的去除率由35.0%增加至52.0%, NO2?N的去除率由8.2%增加至44.6%,气水比对硝化反应影响显著,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影响并不显著,其平均去除率为10.14%; pH 值有增加的趋势,生物滤池进水口到出水口的 pH 值由7.97增加至8.08;气水比最佳运行参数为1.25:1。同时还发现1级生物滤池进水口DO接近饱和,1级到末级滤池间DO仅降低了10%左右,系统pH值在7.9~8.1。本研究所获参数,可供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循环水的条件优化作参考。
关键词:气水比;循环水;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净化效能;air-to-liquid ratio;recirculation aquaculture system;multistage BAF;purification efficiency
-
4562.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 SMART 技术(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RNA Transcript)构建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血细胞全长 cDNA 文库.结果表明:cDNA 初级文库滴度为2.8×106 pfu/mL,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在400~2000 bp;扩增文库滴度为4.3×109 pfu/mL.随机挑取10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得到95条平均长度为493 bp的高质量 EST 序列,序列拼接获得70条 unigenes,包括11条 contigs 和59条 singlets.Blast 同源比对发现,其中20条 unigenes 与数据库中已知基因同源性较高,2条为未知基因,48条未知序列.通过同源性比较筛选出多个与生长、代谢、免疫等相关的功能基因,如肌钙蛋白Ⅰ、烯醇酶、抗脂多糖因子、溶菌酶等基因.结果证实,所构建的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 cDNA 文库质量较高,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脊尾白虾血细胞组织的功能基因表达信息.本研究旨在为脊尾白虾功能基因的发掘和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素材.
关键词:脊尾白虾;血细胞;cDNA 文库;EST;序列分析;Exopalaemon carinicauda;haemocytes;cDNA library;EST;sequence analysis
-
4563.冬枣果实中1个ETR2类乙烯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关键词:冬枣;果实成熟;乙烯受体;克隆;表达
-
4564.鸡骨钙素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骨钙素蛋白,以鸡颅骨提取的总RNA为模板,RT-PCR法克隆鸡骨钙素成熟肽DNA,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表达质粒pET-32a(+)-rchOC.质粒转化Rosetta-gami(DE3) pLyS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含His标签的重组蛋白His-rchOC.肠激酶酶切去除融合蛋白中的His标签后获得重组骨钙素蛋白(rchOC).通过与羟基磷灰石结合试验、MTT及PNPP法分析该蛋白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重组骨钙素蛋白能与羟基磷灰石结合,抑制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但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结论:经原核表达系统已成功获得鸡重组骨钙素蛋白,且该蛋白具有生物活性.
关键词:鸡;骨钙素;pET-32a(+);Rosetta-gami(DE3) pLyS;蛋白表达;羟基磷灰石;成骨细胞;chicken;osteocalcin;pET-32a (+);Rosetta-gami (DE3) pLyS;protein expression;hydroxyapatite;osteoblast
-
4565.中国幽天牛族昆虫分布、寄主分析及国外种类潜在入侵威胁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幽天牛族是一类重要的林业害虫,我国已记载昆虫4属26种.幽天牛族昆虫的寄主多为针叶类裸子植物,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7科15属36种,其中以松科松属的种类最多,占所有记录到种的寄主植物的30.56%,而且危害松属的幽天牛数量也最多.对我国目前分布的26种幽天牛族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发现幽天牛族昆虫以古北区成分为主,这可能与古北区针叶植物较多有一定关系.我国的地理环境及生态植被,均可以满足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分布及寄主需求,非常适宜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应该提高警惕,严防国外种类传入我国,以保护我国树木安全.
关键词:中国;幽天牛族;种类;分布;寄主;入侵威胁
-
4566.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春季蟹类群落结构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根据2011年春季(4月、5月和6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共捕获蟹类13种,隶属于1目4科7属;上述所有种类中,除3种不确定外,其余分别为广温广盐种4种、高温广盐种4种与高温高盐种2种;4月与6月蟹类的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浙江;南部近海;蟹类;春季;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coastal area;South Zhejiang;crabs;spring;species diversity;community structure
-
4567.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与地理隔离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往研究认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可划分为3个种群,其中在东黄海,浙江的岱衢洋大黄鱼和福建的官井洋大黄鱼被认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本研究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82年间的大黄鱼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和海洋水文方面,重新审视了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问题,为大黄鱼种群划分和大黄鱼资源兴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东海北部外海和东海南部近海是大黄鱼主要的两个越冬场,其中闽东—温台水域的大黄鱼产量在东海南部近海产量占主导地位.东海南部近海大黄鱼地理分布表明,从温台渔场到闽东渔场大黄鱼的越冬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而官井洋大黄鱼正是闽东渔场大黄鱼的主体部分.由此可以认为:官井洋所在的闽东渔场的大黄鱼和东黄海大黄鱼同属于东黄海大黄鱼种群.这一结论通过3个旁证得到印证:其一,大黄鱼标志放流结果显示,1959年4月21日在连江县北茭洋东32 m深的地方(26°21′5"N、119°50′E)重捕到浙江水产实验所于1958年5月20日在岱衢洋寨子山东偏北大黄鱼产卵场放流的1尾雄性大黄鱼,因此,闽东渔场的大黄鱼和岱衢洋是相互混栖的同一群体;其二,东海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终年影响着闽浙近海,难以形成大黄鱼种群隔离、种群分化所需要的海洋学条件;其三,官井洋大黄鱼春夏之交产卵,与岱衢洋和猫头洋大黄鱼相似,而与粤东和粤西大黄鱼在9-12月产卵完全不同.本研究旨在为大黄鱼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黄鱼;种群划分;东黄海;产量
-
4568.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ECOD、APND和GST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诺氟沙星药饵每天2次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给药剂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15mg/kg(LD组)、30 mg/kg(MD组)和60 mg/kg(HD组),连续投喂7d后,分析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GST活性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GST活性随着取样时间推移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MD组鳃GST活性在4h时达到最低,是对照组的8.87%; LD组血清GST活性在24 h达到最低值12.01U/mL,仅为对照组的25.02%.与对照组相比较,给药组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APND和ECOD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随着浓度升高,APND和ECOD活性逐渐降低;而随着时间推移,APND和EC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探讨诺氟沙星对上述酶类的影响,为诺氟沙星的合理使用及与其他药物的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细胞色素P450;诺氟沙星;谷胱甘肽-S-转移酶
-
4569.花曲柳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花曲柳合子胚的单片子叶为外植体成功诱导出体胚并获得再生植株.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400 mg·L-1水解酪蛋白、0.25 mg· L-1 6-BA、1.5 mg·L- NAA、70 g·L-1蔗糖和6 g·L-1琼脂的MS1/2培养基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达到34.7%,每个外植体上体胚数量为2~9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0.25 mg·L-1 6-BA、2 mg·L-1NAA的MS1/2培养基(其他成分同上)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为10.0%.体胚在MS1/2培养基上经过成熟培养后可以正常萌发,萌发率87.6%.萌发的体胚植株在MS1/2+0.01 mg·L-1NA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具备实生幼苗的外观特征.经炼苗后的体胚苗移植到栽培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5∶4∶1)中可以正常生长,成活率为75.0%.
关键词:花曲柳;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
-
4570.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垂直分布空间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解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适宜的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范围,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重构热带印度洋10℃、12℃、13℃和16℃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了12℃、13℃等温线深度值和温跃层下界深度差,并结合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12℃、13℃等温线深度与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 CPUE 时空分布和高渔获率水温的等温线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垂直分布来看,热带印度洋中心渔场延绳钓高渔获率区域垂直分布在温跃层下界以下,在表层以下150~400 m 深度区间.从水平分布来看,12℃等温线,高 CPUE 区域大多深度值
关键词:大眼金枪鱼;次表层环境;热带印度洋;Argo;Thunnus obesus;subsurface environment;the Indian Ocean;Ar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