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10 篇 当前为第 459 页 共 541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581.东海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根据2010年9月及201 1年5月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测定了火枪乌贼(Loligo beka)的胴长、角质颚形态指标等参数,阐述了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及其长度的相对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喙长(RL)、头盖长(HL)、脊突长(CL)、翼长(WL)、翼宽(WW)等长度上、下颚差异较大,其中,上、下颚HL相对于RL均存在着等速生长现象(P> 0.05); CL相对于RL均存在着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5);而WL、WW相对于RL则呈现极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01).上、下颚各长度指标均受生长的影响,均随胴长的增长呈极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RL/HL、RL/CL、HL/CL的比值非常稳定,不随胴长、体质量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可作为火枪乌贼角质颚形态特征的稳定性指标.
    关键词:火枪乌贼;角质颚;形态指标;东海
  • 4582.冀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山杨、白桦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分析冀北土石山区典型天然次生阔叶林中的山杨、白桦种群的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种间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山杨、白桦均以中径木为主,林下缺乏可供更新的幼苗、幼树,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山杨、白桦的全部个体在本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的增大其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随机分布;山杨、白桦种群随龄级增大,聚集强度减小,以幼树的聚集强度最大;不同生长阶段同种个体间的关联性随尺度的变化,出现正关联、负关联和相互独立的空间关系,以负关联为主;不同生长阶段的山杨和白桦种群间未出现正关联,大多数种对在本研究尺度上为负关联或者在大部分尺度上为负关联;山杨、白桦的种内/种间竞争激烈,群落整体结构不稳定,处于演替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关键词:山杨;白桦;径级结构;空间分布;空间关联
  • 4583.额尔齐斯河2种类型雌性银鲫的形态特征及D-loop基因序列比较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2008年5月调查发现,在额尔齐斯河主河道(185团)的雌性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群体中存在2种形态类型,按照体长比体高的形态学性状区分,分别为高背型(1.78~2.14)和低背型(2.18~2.39).形态学分析表明,高背型和低背型的侧线鳞分别为31和30,侧线上(下)鳞为分别7和6,两者在体高、头高、尾柄高、体宽、头宽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银鲫;形态学特征;D-loop基因;额尔齐斯河;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morphological features;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Irtysh River
  • 4584.牛山湖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量估算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使用围网作为采样工具,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的小型鱼类进行了季度定量采样,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并估算优势种类在全湖的密度和生物量.依据水生植被状况将该湖划分成黄丝草-聚草生境、黄丝草生境和裸地-聚草生境,鱼类采样在这3种类型生境中进行.研究期间围网共捕获27种、12 636尾鱼,其中20种属于小型鱼类,体全长分布在19 mm和239 mm之间;以相对重要性指数计,高体鳑鲏(Rhodeus ocllatu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彩副(鱼矞)(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似(鱼乔)(Toxabramis swinhonis)、兴凯(鱼矞)(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被视为优势小型鱼类,它们占围网渔获物总数量的91.1%.Zippin法估算结果显示,8种优势小型鱼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它们的年均总密度为3.992 ind/m2,年均总生物量为6.073 g/m2.作者认为合理放养食鱼性鱼类、优化鱼类群落结构是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湖泊小型鱼类资源并提高渔业产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种群丰度;围网;长江流域浅水湖泊
  • 4585.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学观察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系统观察了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对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各阶段进行观察,在水温21~22.5℃、盐度29、pH 8~8.1的海水中,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35 h 20min完成.根据在卵黄囊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消退过程、鳞片生长、体表色素变化的不同,观察比较了胚后发育的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形态特征.鱼苗培育至58 d后完成了稚鱼至幼鱼的变态:初孵仔鱼4d以前为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4d后开口摄食,为外源性营养;(42±2)d基本完成变态进入稚鱼阶段,(58±4)d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同时,用同一母本(云纹石斑鱼)同批卵与同种雄鱼采集的精子授精后获得的受精卵作为对照组,进行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与杂交子一代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杂交子一代在仔稚幼鱼阶段生长速度快于云纹石斑鱼,与七带石斑鱼相近.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形态观察
  • 4586.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及水质评价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运用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年5月、7月、9月通过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的研究,评价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共计8门115种属,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丰富(H'、J 三季均值分别在3.66 ~ 3.86、0.83~ 0.88之间);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绥滨、黑河、三江口江段;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较春、秋季丰富.应用灰关联分析评价黑龙江中游水质类别,呈现黑河、逊克、嘉荫、萝北、绥滨、三江口、抚远采样点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的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88、0.903、0.851、0.856、0.864、0.791和0.879.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良好,属于寡污-清洁型河流,水质类别为Ⅰ-Ⅱ类,能够满足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的水质要求.同时,黑龙江中游江段浮游植物多样性丰富,水质现状良好,也为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条件.本研究旨在为黑龙江中游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合理制定资源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多样性;水质评价;灰关联分析
  • 4587.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的分离与鉴定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采用细胞培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以及病毒DNA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技术,从湖北武汉一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患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病毒,命名为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CyHV-2-WH)。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锦鲤鳍条细胞系(Koi-Fin)可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用患病鱼组织匀浆液与细胞培养物分别人工感染异育银鲫,均可重复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死亡率达100%。患病鱼脾与肾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为具囊膜的球形病毒,囊膜直径为170~200 nm,病毒衣壳直径为110~120 nm,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组装。采用CyHV-2的特异引物对病鱼样本和感染细胞培养物样本进行巢式PCR检测,均能扩增出357 bp的目的条带,将该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比对分析后发现,其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CyHV-2毒株的DNA解旋酶基因高度同源(99.44%以上),与鲤疱疹病毒3型(CyHV-3)也有较高的同源性(81.55%)。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CyHV-2-WH株与JS2012、H.Fukuda、YC110907等CyHV-2病毒株属同一分支。
    关键词:鲤疱疹病毒2型;异育银鲫;病毒分离;病毒鉴定;潜伏感染;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gibel carp;virus isolation;virus identification;latency
  • 4588.航空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沉积效果的比较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利用直升机R44和固定翼飞机Y5B挂载自主研制的航空静电喷雾系统设备进行机场和野外航空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静电喷雾存地面和空中靶标表面、树冠中上部叶片正面的沉积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雾粒细小、分布均匀、沉积密度提高1倍以上,最高达1.75倍;直升机静电喷雾在叶片背面的沉积率为非静电喷雾的2.15倍,是常规航空喷雾的3.31倍.Y5B静电喷雾在叶片背面的沉积率为非静电喷雾的2.38倍,是常规航空喷雾的3.44倍.
    关键词:航空静电喷雾;非静电喷雾;雾滴沉积
  • 4589.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Dorsalin-1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家族成员,在调控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脊椎动物 Dorsalin-1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Dorsalin-1-like基因的cDNA序列,并分析了Dorsalin-1-like mRNA在半滑舌鳎成鱼的组织表达差异及其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基因cDNA全长为1961 bp,包括了153 bp的5′非翻译区(5′UTR)、编码419个氨基酸的1260 bp的开放读码框(ORF),以及548 bp 的3′非翻译区(3′UTR)。同源性分析和分子进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 鲀与红鳍东方(Taleifugu rubripe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的同源性最高,并与之共同聚为鱼类 Dorsalin-1分支。此外, Dorsalin-1-like mRNA在半滑舌鳎成鱼的13个组织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并在心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脊髓等组织中次之。在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卵期、仔鱼、稚鱼、幼鱼)中, Dorsalin-1-like在卵期中的胚胎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前期仔鱼期。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Dorsalin-1在调控卵期和仔鱼期的早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参与心脏、骨骼等组织的发育调控。本研究旨在揭示 Dorsalin-1-like 基因在调控半滑舌鳎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作用,并为筛选半滑舌鳎骨骼发育的调控因子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mRNA表达;早期发育;骨骼发育;神经系统;Cynoglossus semilaevis;Dorsalin-1-like;mRNA expression;early developmente;skeleton growth;nervous system
  • 4590.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Windows软件包SEA的研制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近十几年来,利用双亲分离群体数量性状表型观测值来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的研究时有报道,其结果可指导作物育种实践.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本课题组研制的软件操作性、算法和功能模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操作平台下,利用C++语言研制了Windows界面友好的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SEA)软件包,其中采用了线性算法包Clapack V3.1.1解线性方程组并估计一阶遗传参数,更精确地计算适合性检验的概率,增加了结果输出模块和计算分离群体植株或家系的主基因型后验概率.新软件包计算更稳定,结果更全面,界面更友好.
    关键词: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C++语言;软件包;quantitative trait;mixed major-gene plus polygenes inheritance;C++ language;software package
首页  上一页  ...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