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72 篇 当前为第 183 页 共 218

所属行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821.多状态多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基于混合理论建立多状态多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首先按照不同失效机理特征和同一失效机理不同失效等级的特征,把机械系统单元分为不同状态和不同模式,构建多状态多模式机械系统;其次,以混合图表述单元多状态多模式与单元综合多状态的逻辑关系,用混合算子给出由单元多状态多模式分布推导单元综合多状态分布的算法;第三,推导多状态多模式串联单元、多状态多模式并联单元的混合形式;第四,建立混合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获得多级系统可靠度,避免两状态系统因忽略故障隐患和功能退化状态可能导致的重大危害,避免部件很多时采用独立算法可能出现系统可靠度趋于零的不合理现象.最后,高速受电弓下臂转轴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实例表明应用多状态多模式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进行机械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可靠性;多状态多模式;机械系统;混合分布
  • 1822.“一送两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了求解中央供电两端接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本文根据此种轨道电路在调整态、分路态、断轨态3种工作状态下的四端网数学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参数下仿真分析了轨道电路在断轨态和分路态下的转移阻抗的变化情况,得出轨道电路在断轨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大于分路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以此简化了求解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此种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为此类型轨道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距离;转移阻抗;计算方法
  • 1823.基于HLA的列控系统多车仿真策略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基于列控系统需求进行的多车仿真研究,是构建完备的列控仿真与功能测试环境的基础环节.本文针对列控系统多节点、分布式的特点,设计基于HLA的列控系统多车仿真方案,提出两种多车仿真策略.根据不同的仿真策略构建基于HLA的多车仿真联邦的逻辑模型和高层仿真模型.对采用不同仿真策略实现的多车仿真联邦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多辆仿真车整体作为一个联邦成员加入仿真联邦的策略更适用于多车仿真,该仿真策略能够满足列控系统中多车仿真的需求.
    关键词:高层体系结构(HLA);列控系统;多车仿真;仿真策略;性能测试
  • 1824.基于双向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平顺度的计算模型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改进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平顺性精调的测量精度与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几何状态的方法,通过从铁路正、反向里程对轨道进行双向摄影,以轨道控制网CPⅢ作为像控点,采用严密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理论,对轨道双向摄影图像进行联合平差处理,探索出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中线偏差和轨面高程的计算模型与精度评估方法.仿真试验结果双向摄影相对于单向摄影的横向与高程精度分别提高85%和42%.现场轨道试验段计算结果表明,双向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的横向偏差测量精度为2.4 mm,轨面高程精度为1.7 mm,满足规范要求的轨道中线偏差与轨面高程测量精度指标,可为高速铁路轨道静态几何状态测量提供一种高效检测技术.
    关键词:双向近景摄影测量;铁路轨道;平顺度检测;精度评估
  • 1825.动车组显控界面字符行距对司机识别效率的影响性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针对动车组显控界面设计中,字符行距对动车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显控界面中普遍采用的2号宋体字为研究对象,以简单反应时为识别效率指标,在5种列距情况下,进行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的影响性实验研究.对于实验数据,采用方差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应用回归分析研究字符行距与识别效率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正常识读速度为临界值,对显控界面字符行距最小阈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影响性显著,识别效率与字符行距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显控界面字符行距最小设置阈值为2mm.
    关键词:动车组;字符行距;识别效率;显控界面
  • 1826.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开行方案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费用,需要根据客流的需求弹性制定.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实际,将列车开行方案归结为列车编组、开行时段,以及各时段每一列车交路的列车数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乘客出行的弹性需求函数,将乘客乘车选择归结为具有能力约束的弹性需求用户均衡问题.进而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营运企业与乘客之间的博弈关系,对列车开行方案相关的费用、效益等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算法.针对长沙地铁2号线的应用表明,优化方法具有较高求解效率和较好求解质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弹性需求;双层规划;模拟退火算法
  • 1827.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层网络频谱分配机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由于毫微微蜂窝具有有线回程的特性,导致毫微微蜂窝基站和宏蜂窝基站间缺乏合作,分布式或去中心化的宏蜂窝用户与毫微微用户间的频谱分配机制,就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自适应频谱分配机制,在该机制中宏蜂窝基站和毫微微蜂窝基站作为博弈双方,共同的频谱资源作为博弈双方分配的对象,通过博弈可以最小化由于添加毫微微蜂窝基站引起的相互干扰.博弈的均衡即为频谱分配的最优方式,同时也给出当均衡不存在时的次优分配方案.仿真结果验证毫微微蜂窝在吞吐率、中断率和频谱效率上对宏蜂窝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机制在分层网络中能够有效地分配频谱,减少跨层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词:分层网络;频谱分配;矩阵博弈;均衡;频谱效率
  • 1828.CTCS-3列车控制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数据融合是提高列车控制数据完备性和保证列车安全的重要方法,CTCS-3列控系统已在传感器层面进行了局部数据融合.本文在分析列控系统技术规范、CTCS-3列控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CTCS-3列控系统决策层数据融合方法,分析融合的可行性并建立实现该方法的模型.该方法通过CTCS-3列控系统C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单元之间进行列控信息交换,实现行车许可、线路描述信息、临时限速等核心列控数据的数据融合.融合后的列控数据更可信、准确、可靠.使用融合后的列控数据计算列车允许速度和生成监控曲线,使列车控制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高速列车;列控系统;CTCS-3;数据融合;安全性
  • 1829.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观光区噪声特性及其评价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基于现场测试,对350~400 km/h速度下的高速列车车内观光区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350km/h以上区域车内噪声的动态特性及其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对其评价时,由于国内外对高速列车的噪声评价还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基本在沿用A声级.但是,A声级在噪声测量和评价中存在不足.为了研究A声级能否作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的合理指标,以及其他噪声评价指标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的可行性,采用不同噪声评价指标对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车内观光区噪声具有显著的中低频特性,采用A声级评价会低估车内噪声的影响程度,选择响度、噪度、NR曲线和RC曲线等噪声评价指标作为辅助,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司乘人员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主观感受.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速列车;车内噪声;A声级;评价指标
  • 1830.RFID技术的定位改进算法在铁路隧道人员定位中的应用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本文介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基于RFID的LANDMARC定位算法的原理与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铁路隧道内折射、反射、多径效应等因素对场强的影响,分析LANDMARC定位算法的不足,将此算法进行改进,提出自适应LANDMARC k-邻居算法,结合RF Code公司的硬件系统,将其应用到铁路隧道人员定位系统中.实验证明改进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定位精度在1 m以内的标签占70%,比原来算法的60%提高10%;93%的标签定位误差小于1.5m,且最大误差控制在2.5m以内.对提高隧道内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RFID;隧道人员定位;自适应LANDMARCk-邻居算法
首页  上一页  ...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