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1.隧道施工因素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针对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地处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一定影响的特点,进行水位恢复研究.对注浆加固、径向注浆加固、喷射混凝土等施工措施以及支护封闭时间对地下水位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为设计、施工方案系统的合理选择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影响区域内地下水位恢复与工程因素有关,不同支护封闭形式对水位恢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支护封闭时间对地下水位恢复程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隧道;施工;水资源量影响
-
1782.基于科学工作流的铁路行车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针对铁路运输中列车安全评价的实际需求,依据科学工作流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开源软件Kepler的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实现行车安全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依据.该系统主要通过扩展Kepler构建:一方面,实现多源监测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共享融合;另一方面,增加Kepler的流程管控能力和个性化Web界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列车运行特点,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Kepler流程,对状态不良列车进行跟踪和综合评价,将数据和计算过程灵活组合成一套可配置的、自动化的科学计算流程.以部分现实数据为例,使系统的有效性得到验证.本系统不但能够有效解决行车安全评价问题,而且适用面广,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评价问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评价;科学工作流;模糊综合评价;Kepler
-
1783.基于跨层设计的Macro-Femto异构网络吞吐量最大化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提出一种跨层设计机制,目的是最大化网络下行链路吞吐量,同时保证业务公平性.网络架构为多小区、多用户、多业务的Macro-Femto异构网络架构.物理层传输技术为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所建立的最优化问题在多项式时间内是不可解的.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种易于实现的次优算法.此外,针对异质业务环境,提出一种公平性观点,并改进传统的Jain's公平指数.修正的公平指数能够有效地评估未来多业务无线网络各种机制的公平性.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在异构网络中,本文提出机制的吞吐量性能和公平性能均优于简单跨层设计SCLD(Simple Cross-Layer Design)机制.本文提出的机制和SCLD机制的业务公平性能均优于比例公平机制的公平性能.比例公平机制仅考虑速率公平,没有考虑业务公平.
关键词:跨层设计;网络吞吐量最大化;业务公平性;Macro-Femto异构网络
-
1784.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高速列车设计的依据是总体技术指标,制定总体技术指标的依据是顶层设计指标.本文根据高速列车设计目标,从运输能力、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4个方面开展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研究.通过研究技术指标制定的依据及分析技术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最终提出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
关键词:高速列车;运输能力;乘坐舒适性;安全性;环境友好
-
1785.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群桩承台参数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揭示大型群桩承台的传力模式及主要影响参数,建立群桩承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最大压应力的传递路径,揭示群桩承台在柱下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空间桁架传力结构.借鉴统计学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L25(56)正交试验表,分析混凝土强度、承台厚度、配筋率、桩间距、桩径等因素对承台承载力、桩顶内力以及承台沉降量的影响,量化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分析表明:群桩承台均存在空间桁架区域和非桁架构造区域,对于单柱结构,桁架区域成近似圆形.钢筋配筋率和承台厚度对承台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对于中心桩桩顶内力,承台厚度对中心桩桩顶内力有高度显著影响;对于承台沉降量指标,桩径、厚度及配筋率3个因素为高度显著影响因素.文章研究成果对群桩承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群桩承台;正交试验设计;空间桁架模型;承台承载力
-
1786.U型粘钢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了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粘贴钢板厚度和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加载方式等对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2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以及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U型粘钢加固抗弯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型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显著提高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后加固,其屈服荷载和刚度较未损伤加同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有效预应力水平主要影响使用阶段的抗弯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U型粘钢加固梁的抗弯行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梁侧面粘贴钢板高度不超过梁高的1/3为宜.
关键词:部分预应力混凝士梁;U型粘钢加固;损伤;抗弯试验研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1787.铁路重载运输组合站重载列车组合方案的优化方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对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分析我国重载运输组合站作业过程,并归纳出组合站组合作业特征,在考虑组合规则、列车重量、最晚开始组合时间等约束的条件下,以列车在组合站总停留时间及分解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符合我国重载运输组合站重载列车组合作业特征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在分析模型性质的基础上,得出时间消耗最小目标下组合方案优先选择次序,并根据上述性质推论设计出“表格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对于到达列车规模为18列的算例,通过上述优化方法,可减少2次不必要的分解作业并节省时间消耗128 min.
关键词: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表格法
-
1788.基于GPS和虚拟卫星的列车完整性检查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将GPS和列尾装置结合可以构成一个冗余的列车完整性检查系统.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在列车尾部车钩安装的GPS天线容易被车厢遮挡,常规卫星定位方法受到限制,无法利用GPS进行列车完整性检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和虚拟卫星组合定位完成列车完整性检查的方法.利用列车首部的定位信息确定一颗虚拟卫星,虚拟卫星和3颗可视卫星即可实现列尾定位解算,通过列车首部和列车尾部的位置信息实时地测算车长变化,达到检查列车完整性的目的.本文分析GPS和虚拟卫星组合定位模型,推导定位模型算法和列车完整性检查算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算法验证.实验表明,列尾定位精度达到3m以内,列车长度误差在10m以内,该方法可满足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
关键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虚拟卫星;列车完整性检查
-
1789.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并网技术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电力贯通线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核心供电线路,对于高速铁路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电力贯通线的输电可靠性在很大程度受上级电力系统制约,线路具有电容大的特点,绝缘水平和防雷措施方面相对薄弱,电力贯通线能否并网倒闸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分析电力贯通线并网倒闸的原理及其安全性限制要求,针对杭深客运专线现场实测数据建立电力贯通线的电路模型,并在不同电压相位差和电压幅值比的条件下对一级贯通线进行并网暂态仿真,提出配电所应满足电压相位差-13°~13°和电压幅值比80%~120%的并网技术条件,为电力贯通线在工程上实现并网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力贯通线;并网;PSpice;环流;相位;幅值
-
1790.铁路隧道整体式衬砌地质雷达检测模拟试验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根据我国铁路隧道模筑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结构,足尺寸施做整体式衬砌试件模型,并设置衬砌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典型工况,进行地质雷达检测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扫描图能反映各种预先设置的衬砌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衬砌异常情况;并出现强反射区、同相轴连续等典型特征;衬砌及衬砌背后回填不密实厚度在准确测定各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条件下,能够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精度可达±4 cm;衬砌背后空洞厚度则可通过其与反射波振幅比的线性关系计算.模拟试验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定性、定量解释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整体式衬砌;地质雷达;模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