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1.基于分形插值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拟合与仿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通过对某些车站一天的客流量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其客流量的变化具有自相似性,并且满足某种拟周期性.本文采用迭代函数系统模型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变化特征,用计算机自动求解该迭代函数系统的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插值的方法模拟产生动态的客流.通过与实际客流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模拟产生的客流不仅与实际客流较好地吻合,而且能更好地描述客流的非线性特征.
关键词:交通流;分形插值;迭代函数系统;时间序列;仿真
-
1762.无线Mesh网络中一种QoS保证的跨层调度方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在具有OFDM物理层的无线Mesh网络上,结合信道、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技术、有限缓冲区数目和业务特性等,提出具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的、跨层的多业务接入控制和调度算法.接入控制利用AMC优化资源分配并保证业务平均性能,达到长期公平;基于业务量滑动平均和信噪比门限切换的调度,在保持长期公平性的同时,不仅有效地利用业务在信道传输上的差异,降低QoS业务的延迟,提高系统吞吐率,还可根据需要调节业务的延迟,保证业务不同的延迟要求,克服了业务切换造成的性能不公平,达到短期公平.分析和仿真表明算法是准确可行的,达到了设计目标,并具有实现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无线Mesh网络;资源分配;接入控制;调度;跨层设计
-
1763.基于灰色系统辨识的轨道质量生命周期预测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将本文作者提出的灰色非线性模型(该内容发表于《铁道学报》2010年第2期)视为由一系列趋势项发展系数和随机项系数控制的时程函数,并将其系数作为系统分析中的辨识参数,表征系统随时间发展特征属性.在已知大机捣固作业效率或初始质量条件下,认为不同维修周期内轨道质量系统发展存在“相关性”,将已知维修周期内TQI时间序列挖掘出的辨识参数作为预测维修周期内TQI发展的特征参数,建立轨道质量生命周期预测模型.实例证明:所提出预测模型可较为合理地预测各维修周期内轨道质量发展,为研究轨道质量生命周期提供思路.
关键词:轨道质量;生命周期;TQI时间序列;捣固作业;灰色系统辨识;预测模型
-
1764.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孔压模型及地铁隧道路基长期沉降计算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不同围压和固结方式下,在进行上海地区第4层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及累积孔压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引入修正动偏应力水平,建立循环累积孔压显式模型;并利用循环三轴试验结果验证模型合理性.提出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长期运营沉降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上海地铁隧道路基长期沉降预测.该方法采用拟静力有限元计算循环累积塑性变形和孔压显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所需计算参数易于确定;对其他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长期沉降预测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循环三轴试验;循环累积孔压;长期沉降
-
1765.配筋混凝土箱梁长期受力性能的比拟杆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使配筋混凝土箱梁长期受力性能的分析趋于简便,将线弹性匀质箱梁短期弯曲性能分析的比拟杆法推广应用于其长期受力性能的分析.引入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来考虑箱梁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基于换算截面的原理来考虑箱梁配筋的影响,建立能综合考虑箱梁受力特征和配筋影响的混凝土箱梁长期受力性能分析的比拟杆法.对一根预应力混凝土模型箱梁进行长达l001d的徐变试验,并用其结果对所提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箱梁长期受力性能的比拟杆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吻合较好.与试验值相比,t0~1001d时段内箱梁顶板混凝土压应变的计算值相差7%~11%、跨中截面长期挠曲变形的计算结果相差9%~17%.随着持荷时间的增长,箱梁顶板的剪力滞系数逐渐减小,持荷1001d后剪力滞系数减小了7.1%.
关键词:混凝土;箱梁;徐变;比拟杆法;换算截面
-
1766.基于跨层设计的Macro-Femto异构网络吞吐量最大化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提出一种跨层设计机制,目的是最大化网络下行链路吞吐量,同时保证业务公平性.网络架构为多小区、多用户、多业务的Macro-Femto异构网络架构.物理层传输技术为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所建立的最优化问题在多项式时间内是不可解的.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种易于实现的次优算法.此外,针对异质业务环境,提出一种公平性观点,并改进传统的Jain's公平指数.修正的公平指数能够有效地评估未来多业务无线网络各种机制的公平性.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在异构网络中,本文提出机制的吞吐量性能和公平性能均优于简单跨层设计SCLD(Simple Cross-Layer Design)机制.本文提出的机制和SCLD机制的业务公平性能均优于比例公平机制的公平性能.比例公平机制仅考虑速率公平,没有考虑业务公平.
关键词:跨层设计;网络吞吐量最大化;业务公平性;Macro-Femto异构网络
-
1767.基于科学工作流的铁路行车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针对铁路运输中列车安全评价的实际需求,依据科学工作流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开源软件Kepler的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实现行车安全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依据.该系统主要通过扩展Kepler构建:一方面,实现多源监测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共享融合;另一方面,增加Kepler的流程管控能力和个性化Web界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列车运行特点,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Kepler流程,对状态不良列车进行跟踪和综合评价,将数据和计算过程灵活组合成一套可配置的、自动化的科学计算流程.以部分现实数据为例,使系统的有效性得到验证.本系统不但能够有效解决行车安全评价问题,而且适用面广,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评价问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评价;科学工作流;模糊综合评价;Kepler
-
1768.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高速列车设计的依据是总体技术指标,制定总体技术指标的依据是顶层设计指标.本文根据高速列车设计目标,从运输能力、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4个方面开展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研究.通过研究技术指标制定的依据及分析技术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最终提出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
关键词:高速列车;运输能力;乘坐舒适性;安全性;环境友好
-
1769.U型粘钢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了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粘贴钢板厚度和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加载方式等对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2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以及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U型粘钢加固抗弯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型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显著提高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后加固,其屈服荷载和刚度较未损伤加同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有效预应力水平主要影响使用阶段的抗弯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U型粘钢加固梁的抗弯行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梁侧面粘贴钢板高度不超过梁高的1/3为宜.
关键词:部分预应力混凝士梁;U型粘钢加固;损伤;抗弯试验研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1770.铁路重载运输组合站重载列车组合方案的优化方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对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分析我国重载运输组合站作业过程,并归纳出组合站组合作业特征,在考虑组合规则、列车重量、最晚开始组合时间等约束的条件下,以列车在组合站总停留时间及分解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符合我国重载运输组合站重载列车组合作业特征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在分析模型性质的基础上,得出时间消耗最小目标下组合方案优先选择次序,并根据上述性质推论设计出“表格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对于到达列车规模为18列的算例,通过上述优化方法,可减少2次不必要的分解作业并节省时间消耗128 min.
关键词: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表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