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1.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群桩承台参数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揭示大型群桩承台的传力模式及主要影响参数,建立群桩承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最大压应力的传递路径,揭示群桩承台在柱下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空间桁架传力结构.借鉴统计学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L25(56)正交试验表,分析混凝土强度、承台厚度、配筋率、桩间距、桩径等因素对承台承载力、桩顶内力以及承台沉降量的影响,量化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分析表明:群桩承台均存在空间桁架区域和非桁架构造区域,对于单柱结构,桁架区域成近似圆形.钢筋配筋率和承台厚度对承台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对于中心桩桩顶内力,承台厚度对中心桩桩顶内力有高度显著影响;对于承台沉降量指标,桩径、厚度及配筋率3个因素为高度显著影响因素.文章研究成果对群桩承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群桩承台;正交试验设计;空间桁架模型;承台承载力
-
1772.基于GPS和虚拟卫星的列车完整性检查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将GPS和列尾装置结合可以构成一个冗余的列车完整性检查系统.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在列车尾部车钩安装的GPS天线容易被车厢遮挡,常规卫星定位方法受到限制,无法利用GPS进行列车完整性检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和虚拟卫星组合定位完成列车完整性检查的方法.利用列车首部的定位信息确定一颗虚拟卫星,虚拟卫星和3颗可视卫星即可实现列尾定位解算,通过列车首部和列车尾部的位置信息实时地测算车长变化,达到检查列车完整性的目的.本文分析GPS和虚拟卫星组合定位模型,推导定位模型算法和列车完整性检查算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算法验证.实验表明,列尾定位精度达到3m以内,列车长度误差在10m以内,该方法可满足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
关键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虚拟卫星;列车完整性检查
-
1773.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并网技术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电力贯通线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核心供电线路,对于高速铁路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电力贯通线的输电可靠性在很大程度受上级电力系统制约,线路具有电容大的特点,绝缘水平和防雷措施方面相对薄弱,电力贯通线能否并网倒闸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分析电力贯通线并网倒闸的原理及其安全性限制要求,针对杭深客运专线现场实测数据建立电力贯通线的电路模型,并在不同电压相位差和电压幅值比的条件下对一级贯通线进行并网暂态仿真,提出配电所应满足电压相位差-13°~13°和电压幅值比80%~120%的并网技术条件,为电力贯通线在工程上实现并网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力贯通线;并网;PSpice;环流;相位;幅值
-
1774.铁路隧道整体式衬砌地质雷达检测模拟试验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根据我国铁路隧道模筑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结构,足尺寸施做整体式衬砌试件模型,并设置衬砌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典型工况,进行地质雷达检测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扫描图能反映各种预先设置的衬砌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衬砌异常情况;并出现强反射区、同相轴连续等典型特征;衬砌及衬砌背后回填不密实厚度在准确测定各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条件下,能够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精度可达±4 cm;衬砌背后空洞厚度则可通过其与反射波振幅比的线性关系计算.模拟试验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定性、定量解释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整体式衬砌;地质雷达;模拟试验
-
1775.含膨胀性细粒碎屑堆积体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为探讨膨胀性细粒对碎屑堆积体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利用颗粒流方法,基于室内试验,将细粒膨胀性效应分解为细粒强度衰减与体积膨胀,并以地表向下线性递减方式作用于堆积体.模拟结果与传统有限元对比分析表明:颗粒流分析方法能够模拟膨胀土的多裂隙结构及其受降雨影响下的强度与体积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更准确真实.计算结果表明:考虑膨胀作用时,使堆积体破坏模式日局部塌滑转化为表层滑动,堆积体内部水平方向应力增加20 kPa左右,整体下滑力增加30%左右.目前现场开挖中堆积体破坏模式基本符合计算结论,建议加紧雨季施工.
关键词:膨胀性;碎屑堆积体;稳定性;颗粒流
-
1776.隧道掌子面锚杆加固参数确定方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依托新意法的基本概念,提出锚杆加固密度、加固长度、加固范围的确定方法;基于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对两种超前措施的力学原理进行解释,提出两种措施的适用条件;采取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掌子面上土体的约束力和锚杆锚固力的平衡以及单根锚杆的局部锚固力确定锚杆的加固密度,根据掌子面失稳机理与破裂面的深度确定锚杆的加固长度.最后通过不稳定状态下隧道掌子面的稳定过程,阐述核心土保护措施和核心土加固措施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对隧道施工支护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意法;控制变形;超前支护;玻璃锚杆
-
1777.电气化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模型的建立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接触网是大变形的柔性索结构.高速铁路的整体吊弦施工要求在安装施工前就确定吊弦的长度.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针对完整锚段找形的计算模型,并对平曲线、缓和曲线等各种线路情况提出了修正方法.文中对郑西客运专线多种线路情况的实际锚段吊弦长度进行计算.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多种线路情况下的计算精度与SIEMENS公司的Candrop软件相当.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有限元法;吊弦计算
-
1778.杂散电流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弯曲疲劳损伤演变规律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采用超声波检测仪和基于超声波速自定义的损伤变量对杂散电流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弯曲疲劳损伤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定义的损伤变量对杂散电流与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损伤发展状态较敏感,能够有效跟踪损伤不同发展阶段.损伤变量跟踪显示:杂散电流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弯曲疲劳损伤过程,与一般大气环境下弯曲疲劳损伤过程类似,具有明显3阶段特性,即初始快速增加、稳定增加和临近破坏的急速增加;随杂散电流强度增大,钢筋混凝土疲劳损伤发展加快.疲劳断裂试件表明:杂散电流环境下混凝土梁弯曲疲劳损伤劣化进程加速,主要是由于杂散电流与氯离子一样会引发混凝土中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且与疲劳荷载构成损伤劣化耦合作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杂散电流;疲劳荷载;损伤过程;超声波速法
-
1779.准平坦地形GSM-R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城市的电波传播以衍射机制为主,其大尺度衰落特性的预测通常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Okumura模型和Hata模型.这两种模型未考虑小尺度衰落.同时,如果对准平坦环境下高速铁路GSM-R信号的大尺度衰落预测,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本文首先对准平坦地形下铁路沿线GSM-R电波传播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其传播方式以一条直射路径和若干条反射路径为主.然后建立起4路径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出小区各个位置场强分布,同时得到大、小尺度衰落特性.最后对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GSM-R;准平坦地形;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
-
1780.基于流固耦合的海底隧道注浆圈渗流场影响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05-15]
将存在裂隙的岩体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建立海底隧道稳定渗流分析计算模型,并对渗流场相关特性进行探讨;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计算注浆圈对渗流场影响.结果表明:海底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注浆圈堵水效果与其厚度相关,且注浆圈厚度与其渗透系数成正比.但当围岩渗透系数与注浆加固圈渗透系数之比大于100,且注浆圈厚度不小于10 m时,注浆圈渗透系数、注浆圈厚度对隧道涌水量均影响不大;隧道涌水量和控制排水量之差越大,衬砌外水压力越大;为减少涌水量,可以采用注浆圈封堵地下水渗流通道,衬砌外水压力将显著降低.当处于自由排水阶段时,衬砌不承担水压力,隧道涌水量与控制排水量相等.
关键词:海底隧道;渗流;流固耦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隧道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