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1.基于点集配准的非接触式地铁限界检测系统标定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地铁限界是保证地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数据,目前使用较多的接触式地铁限界检测存在效率低、无法准确获知超限尺寸的缺点,本文基于激光扫描测距原理开发了一种断面检测密度高、误差小的非接触式地铁限界检测系统。针对非接触式检测系统标定困难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机器视觉领域的点集配准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进行系统标定,将2个180°二维激光扫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点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基于轨道基准坐标系的测量断面。北京地铁8号线、15号线的现场实验证明,经过该方法标定的限界检测系统可准确获知超限位置和超限尺寸,推行速度为6km/h时采样断面间距密度为0.02m,多次反复测量时系统精度可达±4mm。
关键词:非接触式限界检测;系统标定;点集配准;ICP算法
-
1622.轨道车辆司机操纵台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模型与算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针对轨道车辆司机操纵台布局优化设计问题,引入CSP约束满足技术将工效学布局原则规范化,利用RULA姿势负荷评价方法将司机驾驶作业动作因素定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因素和几何位置匹配因素的操纵台布局优化设计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其中借助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描述约束条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操纵台布局总匹配度评价的适应度函数。最后针对有22个操控器件、2个显示屏和4个指示灯的轨道车辆司机操纵台布局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轨道车辆;司机操纵台;人机界面;布局优化;粒子群算法
-
1623.热带气旋对海工结构影响的概率特征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海工结构处于严峻的海洋环境中,特别是热带气旋影响海域,极端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往往导致结构的失效破坏。目前海工结构的设计大都是遵循相关规范中建议的传统方法,简单选取极端海况组合作为设计依据,难以合理反映热带气旋对结构的长期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概率分析、灰色预测交叉结合的方法,建立海工结构响应模型、多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嵌套的体系。进行热带气旋风场诱发极端海况对结构影响的长期概率分析。计算结果可作为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依据。
关键词:热带气旋;海工结构;灰色马尔科夫链;多维复合极值分布;双层概率分析模式
-
1624.较深水海底管道路由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针对流花4-1项目水深大、已建设施多、海管路由布置复杂等特点,提出了较深水海管路由曲率半径的设计方法,同时采取两种分析方法予以验证,并介绍了由于路由曲率半径变化引起的管道穿越锚链施工方法,可为将来相似的海洋工程项目海管路由选择和穿越锚链施工作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路由曲率半径;有限元;穿越锚链
-
1625.考虑流固耦合的立管涡激振动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对于立管涡激振动动力响应问题,人们通常采用线性化处理方法,忽略了立管的非线性效应。如常用的立管分析软件Oraflex,在计算涡激振动时不考虑立管与流体的流固耦合作用。在低模态、小变形振动时,线性化处理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大长径比、多模态振动、高雷诺数情况下,立管在高阶振动时产生较大变形,此时必须考虑立管的流固耦合作用。基于CFX软件对考虑流固耦合的柔性立管涡激振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立管振动对流场的扰动,重点研究了质量比为7时,不同约化速度下立管的两向振动幅值、升阻力系数等问题。研究表明,在非锁定区,立管的顺流向振幅接近甚至大于横向振幅,在流速较小时应重视顺流向振动的影响;在锁定区,横向振幅远大于顺流向振幅,横向振动的无量纲振幅达到0.8左右。
关键词:流固耦合;CFX;两向振动;升阻力系数
-
1626.基于案例推理的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为提高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行车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将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理论应用到铁路应急决策中。首先对铁路行车事故的案例表示、案例属性体系进行描述;其次,针对铁路行车事故案例属性值类型,考虑数值型、有序枚举型、无序枚举型、区间数型及模糊数型5种形式,给出不同形式属性值的局部相似度计算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当前铁路行车事故与事故案例的各属性相似度,建立全局相似度计算模型;再次,提出当前铁路行车事故属性缺失时的全局相似度计算模型;最后,使用案例验证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关键词:铁路;行车事故;案例推理;应急决策方法
-
1627.超大海洋平台模块化建造管道施工工艺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荔湾3-1天然气平台是我国在建的最大海上油气生产处理平台。其中,上部平台总重3万余吨,管线总长4万余米;如此庞大的钢结构物,其管线布置是纷繁复杂的,这对管线的施工和管理是很大的挑战。针对平台管线的结构和布置特点,结合平台模块化总体建造方案,对管线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模块化建造方式下管线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模块化建造;施工工艺;管线施工;海洋平台
-
1628.铁路货运机车动态周转与运用优化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从动态角度出发优化编制铁路货运机车周转与运用计划对于提高机车日常工作效率、及时配备牵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编制高效的日计划机车周转图为目标,综合兼顾机车调度过程中整备、检修、备用等因素,针对任意机车交路建立多层次连续型时空网络,从而将铁路货运机车动态周转与运用问题转化为时空网络中机车走行径路的选择问题。采用弧-路模型思想为其中任意一台机车生成可选径路集,构建相应的径路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形成一套解决铁路货运机车动态周转与运用问题的理论优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货运机车;动态;周转;弧-路模型;遗传算法
-
1629.电气化铁路弓网接触压力功率谱的特征提取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电气化铁路中,弓网间的接触压力数据是表征弓网受流质量和动态特性的重要参数,现行弓网技术标准中的时域平稳统计参数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弓网动态特性。本文使用自回归模型功率谱估计方法,利用信息理论准则选择合适的模型阶数,得到接触压力的功率谱估计。根据接触压力谱的趋势和波动提出了一种接触压力谱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接触压力谱下包络线表征谱的趋势特征,用谱中极大值点所对应的波长和谱幅值表征谱的波动特征,以此制定固定线路和固定受电弓类型时一定车速下的接触压力谱标准。比较和分析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特征参数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实际意义,为弓网动态性能评价、弓网系列化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接触压力;动态特性;自回归模型;特征提取
-
1630.曲线区段磨耗后轮轨型面匹配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4-12-26]
车轮与钢轨在运用中相互作用引起磨耗,在曲线区段轮轨磨耗尤为严重。本文以大量现场检修数据为基础,经过统计整理,得出机车轮缘及曲线区段钢轨型面磨耗演变规律。基于现场实测轮轨型面数据,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曲线区段磨耗后车轮及钢轨进行弹塑性接触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检修数据相互验证。经过分析可得:机车车轮磨耗按轮缘磨耗速率不同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磨耗速率最低;圆曲线区段钢轨磨耗稳定期型面与磨耗后车轮型面接触性能最好,根据接触斑的变化可以得出曲线区段钢轨磨耗后型面演变规律。
关键词:轮轨型面;曲线钢轨;磨耗;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