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1.GPS不完备条件下定位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为了解决在GPS卫星信号被遮挡而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钟差预测模型辅助GPS定位的方法。对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实现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将钟差预测值引入到GPS接收机中,实现信号遮挡情况下GPS接收机的定位解算。通过对实测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该钟差预测模型对钟差序列有很好的预测效果;能够在仅有3颗可观测卫星的情况下实现接收机的定位解算。
关键词:不完整星座;接收机钟差;预测;定位
-
1582.高速列车整车气动噪声及分布规律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本文建立包括头车、尾车、中间车、受电弓、转向架在内的 CRH3型高速列车整车三维绕流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用Fluent软件计算不同速度的外部稳态流场,基于稳态流场结果,使用宽频带噪声源模型计算车身表面气动噪声源,得到车体表面声功率级分布;以稳态流场为初始值,用大涡模拟计算车外部瞬态流场,基于瞬态流场用FW-H噪声模型预测高速列车辐射的远场噪声;分析车体表面声功率级和远场总声压级的分布规律,并将车体侧面远场噪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气动噪声源主要是迎风侧车头及受电弓等曲率变化较大的曲面,受电弓滑板表面声功率级最大,高于头车头部15dB;从总声压级来看,受电弓滑板、头车第一个转向架和头车鼻尖处总声压级分别为160dB、135dB、130dB,受电弓滑板处具有最大的总声压级;从车体侧面噪声来看,离地面越近噪声越大。通过将远场噪声计算结果与噪声测试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声压级;声功率
-
1583.高铁区域生态原貌和退化评价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针对高铁建设及高铁路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本文在获取路域区域不同环境生态原貌信息资料后,应用复合生态系统原理、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并根据所收集数据的性质、质量和数量等,运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复合加权模型等方法,对路域原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原貌进行综合多目标、多属性、多层次复杂系统评价分析,建立高铁路域生态本底评价指标体系和高铁路域退化生态系统诊断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湖南省某高铁项目,对其路域生态原貌信息进行整理,实证本文所建立的生态原貌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和高铁路域退化生态系统诊断评价指标体系的正确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生态原貌;环境评价;生态退化
-
1584.高湿度环境下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频谱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为提取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污秽程度的有效特征,本文主要针对污秽放电过程中的泄漏电流进行频谱分析。首先根据泄漏电流的各次谐波幅值在污秽增加时增长速率不同的特点,针对污层充分受潮时采集的泄漏电流数据进行 FFT变换,提取5次谐波与3次谐波的幅值比η;其次以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作为时频信号分析工具,计算泄漏电流时变功率谱曲线形状系数有效值λ,并分别以5次谐波与3次谐波幅值比η和时变功率谱曲线形状系数有效值λ作为污闪预警的特征参数。试验表明,上述两项频谱特征量与污秽度δ都有很好的指数拟合关系。因此在相对湿度较大(>95%)情况下,借助泄漏电流的η值和λ值,可以判断绝缘子表面受污程度,给铁路接触网维护人员开展检修工作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关键词:高湿度;接触网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频谱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时变功率谱
-
1585.并排虚拟成组进闸方式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为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克服单船进闸时间长、效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并排虚拟成组进闸方式,实现进闸船舶成组移泊,以缩短船舶进闸及移泊时间,并对考虑船间干扰影响的船舶进闸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船舶进闸运动的安全性及要求。经三峡船闸试运行,验证并排虚拟进闸方式能有效提升三峡船闸进闸效率。
关键词:水路运输;三峡;船闸;过闸效率;并排虚拟成组;船间干扰
-
1586.基于应力响应的多频率激励载荷识别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根据机械系统应力响应与动态外载荷在频域内的关系,提出基于动应力响应的动态载荷识别方法。对梁结构试样施加多频率成分的激励,并用应力频响函数法识别施加的激励载荷,所识别的载荷精度较高。分析转向架构架轴箱弹簧载荷、动应力载荷识别点实际线路测试数据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ATP梁结构振动加速度、动应力识别点实际线路测试数据,分析结果验证并表明该方法在工程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动态载荷识别;多频率激励;应力响应;频谱分析
-
1587.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动态故障树模型与方法研究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目前,国内外关于动态冗余系统安全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 Markov模型。对于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使用Markov模型进行分析时,其状态空间规模较大,致使其建模及求解过程十分繁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系统失效的角度建立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动态故障树模型,采用概率近似法求出系统的安全失效概率和危险失效概率,并将所得结果与Markov方法所求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故障树概率近似法和Markov方法计算结果十分接近,但计算过程简单且对存储量要求小。说明对于低失效率和短维护时间的铁路信号安全苛求系统,采用故障树概率近似法计算有关安全性能指标切实可行,避免了利用Markov方法求解的繁琐过程,为复杂冗余动态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计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区域计算机联锁;动态故障树;安全失效概率;危险失效概率;概率近似法
-
1588.基于全线矩形天窗的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模式选择优化模型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在全线矩形天窗下提出等线、下线、下线-上线共3种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模式,分析每种模式下列车运行过程。以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列车始发、终到时刻满意度、票价吸引力、影响铁路运输产品供给数量及质量的区段通过能力和运输组织难度为目标函数,构建满足变量逻辑约束、列车运行过程约束、关键地点与运行时刻约束、到发线数量约束的开行模式选择非线性整数规划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应用验证了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00~04:00开设全线距形天窗时,长距离列车OD应选择300km/h的动车组和等线模式,中距离列车OD应选择250km/h的动车组和下线模式。
关键词:高速铁路;开行模式;优化模型;夕发朝至列车;全线矩形天窗
-
1589.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站间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10]
针对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站间通信的安全需求,采取增加安全相关传输功能的措施,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通信协议,该协议采用了序列号、时间戳、超时机制、源和目标标识、安全码等防御措施,以抵御不同的威胁,通过设置安全标志位实现故障导向安全功能。利用OPNET工具对协议的实时性进行仿真,分析了报文长度与总线位速率对最大时延的影响。最后对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并计算出每小时的危险失效率为1.5×10-10,符合欧洲安全标准SIL4的要求。
关键词: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通信协议;实时性;安全性
-
1590.船舶风险诊断推理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5-04-08]
在船舶风险管理中,为从已有的风险监测实例中挖掘出潜在的风险诊断知识,将人工智能的思想应用于风险状态识别,利用基于信息熵的决策树的知识获取方法从监测实例中推理风险与相应特征的对应关系。采用主元分析方法约简条件属性,采用C4.5算法度量风险监测实例表中各条件属性对状态识别的重要性,建立基于状态监测实例库的风险诊断推理模型。通过运用此模型对船体腐蚀程度进行风险监测管理,验证了诊断推理的效果,相应的信息处理流程为船舶的持续风险监控提供了手段支持。
关键词:水路运输;船舶风险诊断;推理系统;知识获取;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