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特斯拉23Q1 实现营收233 亿美元,同比+24%,环比-4%;毛利率19.3%,同比-9.8pct,环比-4.5pct;营业利润率11.4%,同比-7.8pct,环比-4.6pct;盈利能力下降主要因汽车业务降价;non-GAAP 净利润为29.3 亿美元。23Q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25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4 亿美元,现金等价物224 亿美元。Q1 特斯拉全球生产电动车44.1 万辆,交付42.3 万辆,其中, Model S 和Model X 合计生产1.94 万辆,交付1.07 万辆;Model 3和Model Y 产量为42.1 万辆,交付量为41.2 万辆。1 月初公司开启的全球范围内降价,有利促进了销量反弹,但降价导致盈利能力有所回落。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2009年上海车展新能源汽车“初来乍到”共展出47辆,占所有展出车辆5.12%,2023年参展车型中,传统燃油车型有58款,新能源车有76款,新能源车第一次超过燃油车,实现油电反转。电动车展位吸引了更多目光,电动车已从消费者心中的备选品逐渐转变为必选品,大江东去浪淘尽,属于电动车主动消费的时代已然到来。各大车企在车展上均推出电动车型和智能系统,华为、地平线、百度、黑芝麻智能等近百家展出智能化产品,汽车价值链进一步细化和延长,供应链竞争格局将发生变革。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5-03]
报告期内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幅为-2.41%,跑输沪深300 指数0.21Pct。电力设备申万二级子行业其他电源设备Ⅱ、电池、电网设备、电机Ⅱ、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涨跌互现,分别变动0.56%、-0.49%、-1.93%、-3.28%、-5.06%、-5.42%。重点跟踪的三级子行业锂电池、电池化学品分别变动0.68%、-1.50%。2022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电力设备行业累计下跌28.75%,沪深300 指数累计下跌18.38%,电力设备行业累计跑输10.37Pct。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2023Q1 汽车上市公司的业绩让我们想起了2018 年后的那个行业寒冬。当初大量的供应链由于主机厂此前乐观的预期而进行了快速而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但这样的经营杠杆在后续到来的行业下滑周期中却成了零部件企业的一笔沉重的负担。但这次行情却不同,我们仍然有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以及自主品牌的稳步向上。但行业内卷下的结构性分化也将牵连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掉队。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当口,我们更应自下而上优选具备自身强α能力的企业,亦或是强绑定了优质客户的公司,才有望在乱世中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当下看,自身强α的确定性来自多条主线,包括技术降本、轻量化、域控集成、舒适性配置提升产品溢价等。其中我们看好的公司包括爱柯迪、英搏尔、保隆科技、科博达、继峰股份等企业。而特斯拉、比亚迪的需求相对最为确定,他们的供应链同样值得在合适的价格下注。我们相信需求必将回暖,此刻无需更加悲观。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4 月19 日,PVInfoLink 发布最新光伏供应链现货价格,硅料价格维持缓慢下跌态势,与下游价格拉锯博弈明显。近期硅料价格持续下跌,致密块料主流价格范围跌至每公斤180 元-192 元区间,均价降至每公斤189元水平,主流硅料企业价格均呈现更加明显的降幅,另外颗粒料与块料之间的价差保持承接更大压力。整体来看,由于买方各家的实际需求纯度、体量、时长等因素有所不同,用料需求各有差异,显现出在硅料价格下行的长坡过程中,阶段性购料成本或出现价差,但是不影响整体价格向下走势。目前买方的买涨不买跌情绪较为浓重,行业预测下半年硅料或面临产能过剩情况导致的硅料价格下跌会引发恐跌情绪,可能导致硅料销售短期内难度有所提升。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5-03]
固态电池是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一样承担着在正负极之间传输锂离子的作用,传输机制有所不同。通过引入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可以本质上保证安全性,同时兼容高能量密度正负极,可以满足快充、循环寿命长、高温性能好的要求。从技术路线来看,将从固液混合电池渐进式到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中,硫化物全固态潜力较大,固液混合电池采用氧化物与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已有量产。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由于技术与法规限制,L4 自动驾驶落地仍需时日,高阶辅助驾驶则可通过 OTA逐步拓宽 ODD 域和提升用户体验,对乘用车企而言具备更可预见的商业化价值。作为高阶辅助驾驶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领航驾驶已成为各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其中高速领航已经完成从 0 到 1、今年开始进入从 1 到 10 的放量阶段,而城区领航则从今年开始逐步上车,预计需要 2-3 年实现“从有到优”。我们认为,中短期来看,随着今年车企价格战的打响,前几年一味堆料的趋势将告一段落,务实和性价比将是决赛圈存活的关键词。也因此,车企智能化策略或因产品定价出现分化:低端车型追求极致性价比,提供传统 L2 功能,部分或可满足基本高速领航体验;中端车型因品牌特性而异,高速领航渐成标配;高端车型由用户价值驱动,持续发力城区领航。而长期来看,车企在内部研发方向上追求更高智能化、更优用户体验的趋势是确定的。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智能座舱(传统车厂):2022 年全年按渗透率提升速度(景气度)排序,液晶仪表>中控屏> HUD>行车记录仪;2022 年底上述产品渗透率分别为43%、92%、9%、18%。(1)液晶仪表:2022 年全年液晶仪表渗透率提升10.98%至42.96%,渗透率提升幅度最大;(2)中控屏:渗透率最高的座舱电子产品,全年渗透率提升1.73%至91.73%。(3)HUD:渗透率全年提升1.36%至9.44%,渗透率处在高增临界点;(4)行车记录仪:渗透率提升0.45%至17.59%,市场基本饱和。(5)其他:流媒体后视镜和后排液晶屏2022 年底渗透率分别为3.76%和0.24%,提升幅度分别为0.59%和0.02%,增量装配意愿弱。
[汽车制造业] [2023-05-02]
行业景气度跟踪:产批零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乘联会口径:3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7.9 万辆(同比+13.8%,环比+24.9%),批发销量实现198.7 万辆(同比+9.3%,环比+22.9%)。交强险口径:3 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为158.5 万辆,同环比分别+12.3%/+22.0%。中汽协口径:3 月乘用车总产销分别实现214.9/201.7 万辆,同比分别+14.3%/+8.21%,环比分别+25.3%/+22.0%。出口方面:3 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30.4 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51.2%/+12.2%。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出口同比上升明显。展望2023 年4 月:我们预计4 月行业产量为197 万辆,同环比分别+103.8%/-5.0%;批发为195.5 万辆,同环比分别+106.6%/-1.6%。交强险零售预计158.5 万辆,同环比分别+64.7%/+0.0%。新能源批发预计64.7 万辆,同环比分别+131.2%/+4.9%。
[汽车制造业] [2023-05-02]
上海车展正式开幕。2023 年上海国际车展于4 月18 日拉开序幕,本次上海车展是近2 年最大规模的车展,以“拥抱汽车新时代”为主题展开,参展车型呈现智能化、插混化以及品牌向上的趋势。我们重磅梳理的新能源车在四十款以上,其中以传统自主占比最高。约占60%+,新势力20%+,合资15%:(1)传统自主:新车型爆发,通过新品牌+新车型发力细分市场。比亚迪宋L 概念车、驱逐舰07 亮相,奇瑞、吉利相继推出子品牌。(2)新势力: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蔚来、小鹏新车亮相,理想纯电战略发布。(3)合资:概念车逐步落地,电动化进程加速。大众ID.7 具备热销潜能,本田正式迈向电动化,宝马、奔驰电动提速。本次车展将持续丰富电车市场的供给,为市场增添50+款电车新车,促进油电替代进程加速。随着Q2-Q3 车型上市,有望拉动市场需求,助推后续市场活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