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461.TGDI发动机二次喷射优化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研究了不同的二次喷射优化策略对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未燃HC和炭烟的影响情况。通过适当的喷油配比、喷油时刻改善燃烧室内燃油混合气分布情况。利用多因子扫描组合,对某工况下不同喷油配比、喷油时刻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喷油配比、恰当的喷油时刻,能够使油气混合质量较好,炭烟与未燃HC均会减少,排放改善趋势显著。
关键词: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二次喷射;排放特性
-
51462.纳米燃油添加剂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在186FA柴油机上对质量分数为50mg/kg和100mg/kg的CeO2或Co3O4纳米颗粒-柴油混合燃料进行颗粒物排放特性台架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采集到的颗粒物样品进行微观结构形貌及热重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eO2和Co3O4颗粒均可改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与0号柴油相比,混合燃料颗粒物比排放量下降16.4%~35.9%;混合燃料颗粒物排放的粒径分布仍呈单峰分布的特点,峰值均在0.56~1.0μm区间内,微观形态下的粒径和孔隙率明显变小,团聚程度提高;混合燃料燃烧过程中颗粒物发生氧化反应的起燃温度、失重率峰值温度及燃尽温度均有所降低,最大失重率明显增加。
关键词:柴油机;燃油添加剂;排放;颗粒物
-
51463.基于多体动力学的4WID-4WIS电动车运动学建模与逆运动学仿真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集成建模方法,建立了14自由度的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电动车运动学模型。基于所建模型,进行典型工况的运动学仿真和车辆运动的参数化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建立所设计制造的电动车各个车轮协调的基准数据库。
关键词: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四轮转向;逆运动学;多体动力学
-
51464.复合功率分流混合电动轿车驱动模式切换的协调控制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为对带双行星排复合功率分流的混合动力轿车驱动模式切换过程中的转矩进行协调控制,采用基于转矩解耦的控制方法来求解不同切换阶段动力源的目标转矩。在此基础上,针对切换过程中输出端转矩波动和发动机实际转矩难以精确确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发动机转矩估计和电机转矩补偿的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切换过程中输出端的转矩波动和整车的冲击度。
关键词:发动机转矩估计;功率分流;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
51465.柴油机燃用添加DTBP的生物柴油时排放颗粒粒径分布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SAXS)方法测量了柴油机在标定工况,燃用添加4种不同比例(0、0.25%、0.5%、0.75%)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的生物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并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燃料十六烷值对排放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AXS方法可用于柴油机颗粒粒径的测量,以获得单个颗粒粒径的统计分布数据,使测量结果不受颗粒团聚的影响;颗粒粒径近似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在65~67nm之间;随着DTBP添加比例的增加,燃料的十六烷值升高,颗粒的平均粒径略有减小。
关键词:生物柴油;DTBP;颗粒;粒径分布;X射线小角散射
-
51466.进气门晚关机构对高增压柴油机排放与热效率的影响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以某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低速中等负荷工况,通过对比进气门晚关机构开闭两种状态对两级增压系统匹配关系的影响,分析其对柴油机排放和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喷油定时(上止点后-2.5°~8.5°)和EGR率(0%~21%)恒定时,使用进气门晚关(IVCA)机构后HC排放降低,有效热效率下降。当喷油定时不变,BNOxdif与BCOdif随着EGR率的增加而减少;当EGR率保持恒定时,随着喷油定时增加,BCOdif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拐点在4.5°~6.5°(ATDC)之间;同时,开启IVCA机构后,EGR率在15.29%~21.16%,喷油定时在-2.5°~8.5°(ATDC)范围内,Bsootdif均小于0。在保证喷油定时恒定时,EGR率越大,Bsootdif越小。当量比在0.42~0.52范围内,保持喷油策略不变,使用IVCA机构致使进气流量减少,若当量比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增加超过0.07,即可克服由于流量减少导致柴油机缸内平均温度和燃烧持续期增加对NOx生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柴油机;两级增压;进气门晚关;热效率;排放
-
51467.启喷压力对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喷油量的影响机理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以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启喷压力对循环喷油量的影响。通过计算各工况下循环喷油量随启喷压力变化的百分比,研究了各工况循环喷油量随启喷压力变化的敏感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启喷压力对循环喷油量影响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循环喷油量随启喷压力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随着转速的增加,启喷压力对循环喷油量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在各确定转速下,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循环喷油量对启喷压力变化的敏感程度越来越低;低速时启喷压力主要通过影响喷油器针阀开启关闭的运动过程而影响循环喷油量,中高速时启喷压力主要通过影响有效喷油脉宽而影响循环喷油量。
关键词:内燃机;启喷压力;循环喷油量;电控单体泵
-
51468.柴油机DOC辅助DPF再生燃油喷射规律的优化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优化了催化氧化反应器(DOC)辅助DPF再生的燃油喷射规律。采用AMESim建立了DOC和DPF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发动机排放和DPF再生控制模型,将两个软件耦合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先缓后急的燃油喷射规律。结果表明:660是较为理想的DPF再生温度,优化后的燃油喷射规律能够大幅降低DPF再生的二次污染。
关键词:催化氧化反应器;颗粒捕集器;燃油喷射;二次污染;再生
-
51469.高海拔环境下自然吸气柴油机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修正及控制
[汽车制造业] [2015-04-28]
以186FA柴油机为例,依据国家标准中功率调整和燃油消耗率换算方法,开发出自然吸气柴油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高海拔地区大气修正的计算软件,实现了现场环境和标准环境之间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双向修正输出,便于应用在高海拔地区非增压柴油机的生产和实际使用的调试。由分析可知,机械效率对燃油消耗率的大气修正影响较大,且相比于标准推荐值,采用实测柴油机机械效率能提高功率以及油耗修正值的准确性。根据软件计算结果,通过喷油泵限油调整高原地区柴油机实际使用的最大功率,能控制其在高原地区的排气烟度,有效减少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柴油机;大气修正;高原;功率;燃油消耗率;烟度
-
51470.碰撞安全之人体伤害机理浅析
[汽车制造业] [2015-04-15]
要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必须在了解损伤生物力学的基础上,对车辆的结构、内部装置及内饰件进行最优化设计。本文介绍了研究人体损伤的一般方法,以及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主要人体部位的运动过程及损伤产生原理,为乘员保护设计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被动安全;乘员保护;约束系统;伤害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