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441.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以实现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整车系统效率最优为目标,对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制定出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并对纯电工作模式切换进入并联工作模式的转矩协调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调节各种工作模式下的临界负荷曲线,并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下进行性能仿真分析,得出油耗最低的最优临界负荷曲线,并将其应用在样车上进行试验,试验油耗为28.9 L/100 km,相对传统的基准车型油耗达到了31.2%的节油率,节油效果明显。
关键词: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能量管理;仿真分析;模式切换
-
51442.面向信息娱乐系统的车内眼动交互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随着社会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普适计算技术的开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功能与操作层级不断增加。为了满足驾驶员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各项功能安全交互的要求,自然人机交互方式和直觉性交互方式得以迅速发展。研究分析了现有的和正在开发的人车交互模式,分析其优劣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车内信息娱乐系统的直觉性驾驶交互方式——眼动交互,开发了眼动交互原型和交互界面。经过原型测试验证了基于抬头显示器(Head-Up Display,HUD)的人车眼动交互的两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眼动交互;界面;直觉化
-
51443.碰撞车速与车辆类型对行人运动和损伤耦合影响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根据相关文献对行人受伤特征的统计结果,选择3例涉及不同车辆类型的典型事故案例,利用MADYMO软件分别对其进行事故再现,并根据真实交通事故采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从而建立了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研究不同车辆类型和碰撞车速对行人头部-车辆相对速度、行人抛距和行人头部、胸部与小腿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碰撞车速对行人运动规律和各部位损伤具有高度相关性外,车辆类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同碰撞车速下:1厢式客车的行人抛距约为微型轿车和普通轿车的1.25倍;2碰撞车速在38~60km/h范围时,厢式客车的头部HIC值约为微型轿车和普通轿车的1.3~2.2倍;3厢式客车的行人胸部...
关键词:人-车事故;车辆类型;行人损伤;MADYMO模拟
-
51444.弹性支撑条件下齿轮轴的疲劳应力谱计算和疲劳寿命预估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以某轿车变速器的中间齿轮轴为研究对象,以变速器壳体支撑刚度为边界条件,建立弹性支撑条件下的齿轮轴总成有限元模型,并对该建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通过临界平面法预估齿轮轴疲劳损伤分布结果表明,齿轮轴损伤较大位置与应力较大位置的分布基本一致;损伤最大值位于齿轮轴的花键齿根部,且远小于损伤临界值,齿轮轴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台架寿命试验表明,该齿轮轴顺利通过试验测试,无失效现象发生。
关键词:轿车;变速器;齿轮轴;疲劳应力谱;疲劳寿命
-
51445.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策略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以多维高斯隐式马尔可夫模型为基础,采用软硬件冗余技术,提出了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策略,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应用于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汽车;线控转向;转角传感器;容错控制;隐式马尔可夫模型
-
51446.面向制动尖叫抑制的制动盘稳健性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在建立盘式制动器复模态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加权尖叫倾向性作为稳健性设计指标的方法,以摩擦系数的波动为干扰因素,采用田口方法进行了制动盘弹性模量、帽部高度、帽部直径和通风散热筋数量的尖叫稳健性设计。分析表明,制动盘的弹性模量对制动尖叫稳健性的影响最大且采用所建立的方法能够获得可有效控制试验制动尖叫的稳健的制动盘设计参数组合。
关键词:制动尖叫;制动盘;田口方法;稳健性设计
-
51447.再制造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粗糙度不确定性测度及应用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本文中对发动机曲轴再制造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首先,从回收曲轴损伤不同、修复工艺不同导致轴颈表面粗糙度存在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再制造曲轴轴颈表面粗糙度不确定性的内涵,以轴颈最佳粗糙度为参考基准,对其不确定性测度进行了研究;然后,考虑到轴颈表面粗糙度不确定性与发动机质量的非线性、模糊和灰色关系,构建了两者的灰关联映射模型,揭示了再制造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粗糙度不确定性与产品质量之间的耦合机理;最后,通过某再制造发动机质量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再制造;曲轴轴颈;表面粗糙度;不确定度
-
51448.基于多体动力学的4WID-4WIS电动车运动学建模与逆运动学仿真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集成建模方法,建立了14自由度的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电动车运动学模型。基于所建模型,进行典型工况的运动学仿真和车辆运动的参数化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建立所设计制造的电动车各个车轮协调的基准数据库。
关键词: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四轮转向;逆运动学;多体动力学
-
51449.载货汽车整车特征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库的技术数据,阐述了载货汽车整车参数特征。从配置参数、尺寸参数、质量参数3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其中,配置参数特征包括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功率、整车轴数、轮胎数量、轮胎型号与总质量的统计关系;尺寸参数特征包括整车外形、货箱、轴距及其他尺寸统计关系;质量参数特征包括整备质量、载质量、载质量利用系数与总质量的统计关系。通过特征分析总结出一些参数规律和趋势,为载货汽车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载货汽车;整车参数特征;统计分析
-
51450.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噪声粗糙度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5-05-10]
鉴于声品质客观评价中,噪声粗糙度算法尚未标准化,本文中提出了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MARA)。选取最大转矩转速(3 800r/min)为研究工况,进行了某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声学性能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汽油时两个测点的声学响应均大于燃用天然气时的声学响应,整机辐射声功率级分别为106.2和103.7d B(A)。但人耳主观感觉却是燃用天然气时的噪声粗糙度比燃用汽油时大。采用MARA客观评价该发动机的噪声粗糙度的结果显示,燃用天然气时测点1和测点2的噪声总粗糙度分别比燃用汽油时大12.2%和4.3%,间接验证了MARA客观评价更接近于人耳主观感觉。
关键词:压缩天然气发动机;汽油机;噪声粗糙度;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