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1.籽瓜种子蛋白质组成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籽瓜种子蛋白质含量为36%~ 40%,其部分必需氨基酸达到或超过FAO的推荐标准.该资源目前主要是用于鲜食或炒制食用,研究系统评价籽瓜种子蛋白质的组成,并对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籽瓜种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蛋白质提取因素与其提取率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籽瓜种子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资源,其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液pH 11.5、温度61.5 ℃加热77 min,此时蛋白质提取率66.8%,该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仅为3.44%,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关键词:籽瓜种子;氨基酸组成;响应面法;工艺优化;watermelon seed;amino acid composi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process optimization
-
1132.小麦淀粉焦磷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为优化小麦淀粉磷酸酯的半干法制备工艺,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选取焦磷酸钠为酯化剂来制备小麦淀粉磷酸酯.应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索了磷酸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H 6.0,反应温度为150℃,磷酸盐用量为淀粉干重的3%,反应时间控制在70 min,小麦淀粉磷酸酯的取代度最大.改性后的小麦淀粉,冻融稳定性、透明度、黏度以及溶解性和膨胀度均比原淀粉高,更适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行业.
关键词:小麦淀粉;焦磷酸钠;改性;性质;wheat starch;sodium pyrophosphate;modification;properties
-
1133.香榧子油溶剂浸提工艺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对香榧子油溶剂浸提工艺及氧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溶剂、液料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香榧子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抗氧化剂及与增效剂的协同作用对香榧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溶剂环己烷、液料比4 mL/g、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65℃,在该条件下香榧子油提取率为95.13%,浸提时间显著影响香榧子油的提取效果(P <0.05);TBHQ和PG是香榧子油有效的抗氧化剂,VC和柠檬酸对TBHQ和PG延缓香榧子油氧化均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添加0.02 %PG +0.02%柠檬酸可使香榧子油贮藏时间延长4倍.
关键词:香榧子油;溶剂;浸提;氧化稳定性;torreya grandis seed oil;solvent;extraction;oxidation stability
-
1134.固定波长UV-VIS光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光强度、光波长、时间对大豆油进行脱色试验,对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及色泽进行了测定,研究分析了大豆油过氧化值、酸价及色泽随温度、光强度、光波长及照射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VIS-450光照脱色的最优工艺条件:光通量2400 lm,温度35℃,时间3h,脱色率为53.2%.UV-365光照脱色的最优工艺条件:光通量2 400 lm,温度35℃,时间2h,脱色率为42.4%.结果表明:UV-365比VIS-450对大豆油品质劣变影响较大;VIS-450比UV-365对大豆油脱色率影响较大.
关键词:固定波长;UV-VIS光;大豆油;品质;脱色率;fixed wavelength;UV-VIS light;soybean oil;quality;decolorization rate
-
1135.乳化剂对可可脂结晶行为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从结晶热力学、动力学及形态学3个方面考察了5种乳化剂对可可脂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甘脂的添加降低了可可脂在25~30℃温度范围内的固体脂肪含量,不利于巧克力的加工.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60)的添加使可可脂晶体的三维球晶生长方式向二维平面晶体生长方式转变,并显著加快可可脂的结晶速率.Span60和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Tween60)缩短了可可脂的半结晶时间,而单甘脂、卵磷脂及聚甘油多聚蓖麻酸酯(PGPR)使可可脂的半结晶时间延长.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乳化剂的添加使得可可脂球晶的直径增大.
关键词:可可脂;乳化剂;结晶;Avrami方程
-
1136.储藏压力对大豆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用2个LHT-1型粮食回弹模量仪储藏大豆6个月,顶部分别加载150 kPa和300 kPa,理论计算得到粮食回弹模量仪的储粮筒内不同位置的压力(87、115、150、161、211、300 kPa).利用质构仪对不同储藏压力下的大豆样品进行压缩试验.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大豆籽粒压缩的最大破坏力(76.77~101.51 N),最大破坏能(68.28~84.12mJ),表观弹性模量(131.99 ~200.29 MPa).结果表明:随着储藏压力的增大,大豆籽粒压缩的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能,表观弹性模量逐渐减小.
关键词:大豆籽粒;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能;表观弹性模量;soybean seed;maximum compressive force to damage soybean;maximum compressive energy to damage soybean;apparent contact elastic modulus
-
1137.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以超声波预先处理小麦胚芽,复合酶(纤维素酶∶蛋白酶=1∶5)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了复合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小麦胚芽油的提取工艺.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比6∶1,超声功率400 W,处理20 min,复合酶用量2.27%,酶解pH为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1h,小麦胚芽油出油率为9.692%.所得小麦胚芽油中棕榈酸17.66%,油酸15.00%,亚油酸59.51%,亚麻酸6.61%,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2%.
关键词:小麦胚芽油;水酶法;超声波;响应面分析;wheat germ oil;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ultrasonic wave;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
1138.物理技术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可以使农产品保收、增产,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但使用农药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可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物理技术或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光照、超声波、电离辐射、低温等离子体、超高压、洗涤、加热等,以期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及提升、相关设备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的集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性.
关键词:物理技术;农产品;农药残留;降解;physical techniques;agricultural products;pesticide residue;degradation
-
1139.高压酶解大米蛋白抗氧化活性及其分子质量分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7-15]
以大米蛋白为原料,经不同压力(0.1、300、500 MPa)处理后,用Alcalase酶水解.以酶解物的还原力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别优化了3种压力条件下的酶解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主要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蛋白在各自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酶解物在1.0 mg/mL时的最大还原力分别为0.125、0.149、0.158.常压(即0.1MPa)对照组中10~15 ku、1~10 ku和1 ku以下等3段分子质量组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6.6%、46.9%、26.5%;300 MPa和500 MPa组中的含量分别依次为16.5%、39.3%、44.2%和11.8%、33.1%、55.1%;可见,酶解物还原力大小与其分子质量的分布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大米蛋白;高压;酶解;抗氧化肽;分子质量;rice protein;high pressure;enzymatic hydrolysis;antioxidant peptide;molecular weight
-
1140.蝇蛆粉和L-肉碱对青鱼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蝇蛆粉和L-肉碱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72.23 ±1.81)g的健康青鱼270尾,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3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2组分别投喂添加25 g/kg蝇蛆粉或150 mg/kg L-肉碱的试验饲料.连续投喂60d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肌肉成分、血液和肝脏的生化指标,并统计青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1a)后的死亡率和相对保护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蝇蛆粉和L-肉碱组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补体C3和C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饲料系数,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此外,蝇蛆粉组还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青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SOD和CAT的活性(P<0.05),而L-肉碱组的相应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一些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成活率、鱼体形体指标以及肌肉组成成分等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攻毒试验也表明,蝇蛆粉和L-肉碱组均降低青鱼的死亡率.因此,在饲料中添加蝇蛆粉25 g/kg或L-肉碱150mg/kg可促进青鱼的生长,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增强鱼体的抗病力.
关键词:青鱼;蝇蛆粉;L-肉碱;生长;免疫;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