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28
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通生态。高职院校是培养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其课程建设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该文分析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课程建设现状,探讨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课程建设策略,以助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汽车人才。
-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28
如今,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改革很难得到有效实施,部分学生缺乏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与汽车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还存在一定差距。该文分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如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拓展实习途
-
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3-04-28
为全面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与成绩,查找问题与不足,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升专业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从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建设改革措施与成效、下一步建设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
来源: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04-20
探索完善“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可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实践中对接职业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赛融合强化知识技能培养、课证融通保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
基于TPB理论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行业内就业意向实证研究
来源: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3-04-20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汽车类专业学生4S店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同时增加变量实习经历,并验证其对4S店就业意向影响。研究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实习经历均对汽车类专业学生的4S店就业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以行为态度最为显著。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互联网+”时代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紧跟汽车行业的变革及“互联网+”时代发展步伐,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该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促进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整合研究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3-04-15
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工程界,机械图样是重要技术文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AutoCAD是一种便捷的制图工具,能够有效提高技术人员制图的效率和质量,高职院校开设AutoCAD课程,有利于培养机械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文章简要介绍了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内容,并从学科内容、学科关系、学生个人经验以及校内外领域等方面探讨机械制图与Aut
-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15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紧跟时代潮流,没有与时俱进,导致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同时也没有明确未来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得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引进新型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创新,从而培养出一批满足岗位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专业型、综合型、应用型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
-
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源:福建轻纺 发布日期:2023-04-14
建设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变革教学模式,促进行业发展,带动终身教育并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着资源质量不高、更新较慢、利用率不高、忽视了教辅作用、特色不够鲜明以及在企业中推广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注重建设资源库的特色,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推广应用,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库利用率等对策。
-
面向高职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04-12
将混合式教学融入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是推进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满足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现实需求的有力举措。通过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构建“三双”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三段”递进式教学过程、创新设计“四维”全过程教学评价,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生态,并以中国文化课程东方茶韵为例,阐释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