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环境下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思考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2-01-15
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传统人工监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造成食品安全管理的漏洞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注重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持续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以此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消除食品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性因素,为人们提供安全饮食,最终提高人们对食品的信任度,有效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良好发展。
-
基于财务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2-01-05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多个环节,因此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较高。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较复杂,需要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控制。为保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效率,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率。
-
基于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食品中胭脂红的研究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发布日期:2022-01-01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胭脂红半抗原,分别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 b/c小鼠及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制备了胭脂红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苋菜红、柠檬黄等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基于该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胭脂红残留。该方法对胭脂红的半抑制浓度(IC_(50))和检出限(IC_(10))分别为10.1 ng/m L和0.98 ng/m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
来源:食品工程 发布日期:2021-12-31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通常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用于分析复杂基质中有机挥发性物质。HS-SPME集采样、萃取、浓缩及样品导入于一体,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易于自动化等优点。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
-
淀粉基可降解材料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30
随着人们对塑料污染问题的持续关注,开发塑料的替代物——生物可降解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淀粉作为一种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天然多糖,被认为是理想的可降解材料来源。本文概述近年来淀粉基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淀粉基可降解材料的添加剂、制备方法、性能表征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淀粉基可降解材料的改进提供参考。
-
食品检测实验室文件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开发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1-12-28
本文阐述了本实验室食品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文件管理模块的开发和应用情况。该文件管理模块包括文件编制、审批、上传、受控、发放和废止等功能,可与检测模块和客户模块关联查询。实际应用表明,该文件管理功能可实现实验室管理体系全部内外部文件的规范化、无纸化管理,较大地缩短了文件修订、审批、发放时间,使员工和客户查阅文件更便捷高效。
-
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检测技术问题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12-25
对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有效检测,可以最大程度地防范食品安全问题,打造更为高效、科学的食品检测与风险防范体系。从实践角度出发,针对常见致病菌的相关类别,需依托相关技术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工作。本文着眼于实际,结合食品常见致病菌的主要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开展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工作。
-
基层食品监管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12-25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基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类型,针对当前基层食品监管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问题,提出规范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流程、改进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建立食品快速检测定量方法体系等应对策略,希望为基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提供参考。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12-25
为强化食品安全管控能力,有效防范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科学应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统筹兼顾各类要素,有序开展食品致病菌检测工作,通过系列检测工作,掌握食物安全基本状况,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文章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前提,尝试整合技术资源,采取必要手段,推动食品致病菌检测的科学化。
-
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原子荧光联用测定食品中硒形态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1-12-15
采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原子荧光联用方式检测食品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亚硒酸钠及硒代蛋氨酸,选择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优化提取条件、流动相浓度及pH值。结果表明,方法在10~200μg·L~(-1)的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2.16~3.78μg·L~(-1),回收率为86.3%~104.4%,精密度均低于5%。方法满足试验需求,能够准确、迅速测定硒形态,建议推广。